大唐,这片广袤无垠的华夏大地,承载着千年的文明与辉煌。在一系列艰难险阻的改革与整顿之下,朝堂之上曾经如乌云蔽日般的纷争,终于渐渐消散。曾经混乱无序的朝廷内部,秩序得以重新梳理,各项政策如同春日里破土而出的新芽,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顺利推行开来。百姓们告别了往日的惶恐与不安,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安宁生活。
长安,这座屹立在中原大地的都城,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机。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朱雀大街上,集市便如被唤醒的巨兽,瞬间热闹起来。小贩们扯着嗓子,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交织成一曲充满烟火气的市井乐章。绸缎庄里,色彩斑斓的丝绸在微风中轻轻飘动,柔和的光泽映照着人们的脸庞;香料铺中,馥郁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引得路人纷纷驻足,深吸一口,仿佛所有的疲惫都被这香气驱散。街头巷尾,孩子们嬉笑玩耍,他们穿着崭新的衣衫,手中拿着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无忧无虑的笑声回荡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大人们或是在店铺中忙碌,或是悠闲地聊天,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处处彰显着盛世的繁荣与祥和。
然而,就在这一片歌舞升平、看似祥和的时刻,一封加急军报如同一颗威力巨大的重磅炸弹,无情地打破了这份来之不易的平静。在遥远的边疆地区,一股新兴的外敌势力如同一头凶猛的恶狼,悄然崛起。他们的领土与大唐接壤,早已对大唐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垂涎三尺。如今,他们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贪婪,悍然发动了侵略战争。刹那间,边疆大地烽火连天,硝烟弥漫。宁静的村庄在战火中化为灰烬,百姓们被迫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年迈的老人在废墟中哭泣,他们浑浊的双眼满是绝望,颤抖的双手抚摸着残垣断壁,仿佛在寻找着曾经的温暖;孩子们惊恐地躲在大人身后,他们稚嫩的脸庞满是恐惧,紧紧抓住父母的衣角,眼神中充满了对未知的害怕。无辜的百姓在敌人的铁蹄下痛苦呻吟,整个边疆陷入了一片水深火热之中。
紧急军报快马加鞭,飞速传入长安。消息一到,整个皇宫瞬间被阴霾所笼罩。小宝得知此事后,龙颜大怒,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站起身来,眼神中透露出愤怒与坚定。他深知,边疆的安危就如同国家的命脉,关乎着整个国家的生死存亡,绝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与疏忽。小宝立即紧急召集大臣们进宫商议对策,一时间,朝堂之上气氛凝重,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场危机的严重性。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而压抑,仿佛能听到每个人沉重的呼吸声。大臣们纷纷进言,各抒己见。宰相李林甫向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臣以为当派遣经验丰富、久经沙场的老将王猛挂帅出征。王将军身经百战,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和沉稳的指挥能力,定能够以稳扎稳打的战术应对敌人,步步为营,确保战争的胜利。”李林甫为官多年,深谙官场之道,他推荐王猛,一方面是出于对王猛能力的认可,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这次举荐,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势力。
这时,御史中丞杨国忠站出来,反驳道:“陛下,老臣却有不同看法。敌军来势汹汹,我军当派出精锐的骑兵部队,凭借骑兵的高机动性,迅速出击,如同利刃一般直插敌人的心脏,给敌人以迎头痛击,在最短的时间内扭转战局。”杨国忠向来与李林甫不合,他提出不同意见,一方面是真的认为自己的策略可行,另一方面也是想借此机会打压李林甫的提议,彰显自己的智慧。
小宝端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凝重,认真倾听着每一位大臣的建议,心中仔细权衡着各种方案的利弊。他深知,这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战争的胜负,关乎着无数将士的生命,更关乎着大唐的未来。就在众人争论不休之际,程俊,明月的丈夫,毅然挺身而出。他身姿挺拔如松,站在朝堂之上,宛如一棵屹立不倒的苍松。他的目光坚定而炽热,仿佛燃烧着一团为国家而战的火焰。程俊高声说道:“陛下,臣愿主动请缨,加入军队,奔赴边疆,为保卫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的声音坚定有力,充满了决心和勇气,在空旷的朝堂上久久回荡,如同洪钟般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
程俊自幼便沉浸在诗书的海洋之中,不仅对经史子集烂熟于心,对兵法谋略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的研究。他常常在书房中研读兵书至深夜,那些古老的兵法智慧仿佛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战场的大门。他曾无数次在脑海中模拟战争场景,思考着如何排兵布阵,如何出奇制胜。多年来,他心怀报国之志,一直渴望能有机会为国家效力,在他的心中,国家的安危高于一切。如今,边疆危机爆发,战火纷飞,百姓受苦,他深知这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心中的使命感如同一把熊熊燃烧的烈火,驱使着他挺身而出。
小宝看着程俊,眼中流露出赞许的目光。他深知程俊虽然没有实际的作战经验,未曾亲身经历过战场的残酷厮杀,但他的学识和智慧或许能为军队带来全新的思路和策略,就像一阵清新的风,为沉闷的战局带来转机。然而,小宝也深深明白战场的残酷,那是一个充满了血腥与死亡的地方,每一刻都有生命消逝。他担心程俊的安危,毕竟程俊是明月的丈夫,明月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朝廷出谋划策,为国家做出了诸多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实在不忍心让程俊轻易涉险,去面对那未知的危险。
小宝沉思片刻,目光中透露出关切与担忧,缓缓说道:“程俊,你这份炽热的报国之心朕十分赞赏,朕能感受到你对国家的忠诚和担当。但战场凶险万分,生死难料,每一场战斗都充满了变数,你可要想清楚了。”小宝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犹豫,他希望程俊能慎重考虑,毕竟这一去,生死未卜。
程俊毫不犹豫,斩钉截铁地回答道:“陛下,臣已深思熟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如今边疆告急,百姓正遭受着敌人的欺凌和战火的折磨,臣怎能坐视不管,袖手旁观。臣愿以死报国,万死不辞!”程俊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他的话语如同誓言,回荡在朝堂之上,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保卫国家,守护百姓。
李林甫微微皱眉,心中有些不悦。他觉得程俊一个毫无作战经验的书生,贸然请缨,实在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他忍不住开口说道:“程俊,战场可不是你想象的那般简单,那是要真刀真枪拼杀的地方,稍有不慎,便会丢了性命。你还是三思而后行吧。”
程俊看向李林甫,恭敬地说道:“宰相大人,我深知战场凶险。但我自幼研习兵法,虽无实战经验,却也有自己的见解。如今国家有难,正是我学以致用之时,我愿在战场上磨炼自己,为大唐效力。”
杨国忠在一旁冷笑一声,说道:“哼,说得轻巧。不过是个书生,空有一番理论,到了战场上,恐怕连刀都拿不稳。”
程俊不卑不亢地回应道:“御史中丞大人,实践方能出真知。我虽为书生,但也有一腔热血。我相信,只要心中有信念,有谋略,定能在战场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朝堂上众人议论纷纷,有的支持程俊,认为他勇气可嘉,学识不凡,或许能为军队带来新的活力;有的则对他表示怀疑,担心他的加入会影响军队的作战。小宝听着众人的争论,心中也在权衡。他知道程俊的决心,但也不能不顾及军队的实际情况。
最终,小宝说道:“程俊,朕欣赏你的勇气和决心。这样吧,朕任命王猛为元帅,你作为参军,跟随大军一同出征。在军中,你要多向王元帅学习,将你的学识与实战相结合,为我大唐立下战功。”
程俊跪地谢恩:“谢陛下信任,臣定当不负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