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王朝的宫殿,往日里威严庄重,此时却被一层压抑而沉重的气氛所笼罩。未央宫内,刘邦躺在病榻之上,面容憔悴,气息微弱。他那曾经锐利如鹰的双眼,此刻也蒙上了一层浑浊,但偶尔闪过的光芒,仍透露出他内心深处的精明与算计。
宫外,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仿佛是上天也在为这位叱咤风云的帝王即将陨落而悲恸。刘邦微微睁开双眼,目光在宫殿内缓缓扫视,仿佛在回忆着自己这一生的辉煌与艰辛。他想起了年轻时的壮志豪情,想起了在沛县起义时的热血澎湃,想起了与项羽楚汉相争的惊心动魄,更想起了建立大汉王朝后的无上荣耀。
“传朕的旨意,宣云王苏砚、萧何、曹参、周勃进宫。”刘邦的声音微弱却清晰,身旁的宦官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飞奔而去传达旨意。
不一会儿,苏砚四人匆匆赶来。他们身着朝服,神色凝重,脚步匆匆地走进了刘邦的寝宫。四人齐齐跪在床榻前,齐声说道:“陛下,臣等前来见驾。”
刘邦费力地抬起手,示意他们起身。他的目光首先落在了苏砚身上,仔仔细细地打量着他。苏砚身姿挺拔,面容刚毅,眼神中透露出沉稳与睿智。刘邦心中暗自思忖,苏砚此人,才华出众,战功赫赫,且对自己忠心耿耿,但他手握重兵,势力颇大,日后是否会成为大汉王朝的隐患呢?
“诸位,怕是撑不了多久了。”刘邦缓缓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悲凉。
苏砚心中一紧,连忙说道:“陛下龙体安康,定能战胜病魔,大汉江山还需陛下坐镇。”
刘邦苦笑了一下,说道:“生死有命,朕自己的身体朕清楚。朕今日召你们前来,是有大事相托。朕驾崩之后,太子刘盈即位。但太子年幼,生性仁弱,朕放心不下。朕命你们四人为辅政大臣,辅佐太子治理天下。凡是你们四人商议,若实在冲突则以云王意见为准。传旨,云王王位后世之君不可废立,封地一切事宜皆有云王做主,可不用禀报朝廷,无需缴税。”
苏砚心中一震,连忙跪下说道:“陛下,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太子,保我大汉江山稳固。”
刘邦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好了,云王留下,其余人等退下吧。”紧接着,刘邦从枕头下拿出一道黄色的圣旨,递给了苏砚,“苏砚,朕还有一事要托付于你。后宫之中,吕后势力渐大,野心勃勃。朕担心日后她会干预朝政,祸乱朝纲。朕赐你一道密旨,若吕后有任何不轨之举,你可凭借此旨,便宜行事,防止后宫干政。”
苏砚双手接过圣旨,坚定地说道:“陛下放心,臣定当不负陛下所托,守护好大汉的江山社稷。”
然而,刘邦的目光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他接着说道:“苏砚,兄长知你能力不凡,有这常人所不能的能力,事到如今,为兄也不想深究此事,还望你能念及这十几年的兄弟之情,保我大汉江山。”
苏砚抬起头望着刘邦说到:“兄长,弟定然不负今日所托。”
刘邦的眼神渐渐黯淡下来,他疲惫地闭上了眼睛。过了一会儿,他又缓缓睁开双眼,说道:“你们都进来吧,朕这一生,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坎坷,建立了大汉王朝。但朕也知道,这天下并不太平,还有许多隐患和挑战。你们一定要团结一心,治理好国家,让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
就在这时,一阵狂风呼啸而过,吹得宫殿的窗户呼呼作响。刘邦的身体猛地一颤,他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苏砚等人见状,心中一惊,连忙上前查看。
“陛下!陛下!”苏砚等人焦急地呼唤着。
刘邦微微睁开双眼,他的目光最后一次扫视了众人,嘴唇微微动了动,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却没能说出来。他的眼神逐渐失去了光彩,头一歪,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宫殿内顿时一片寂静,众人都呆呆地站在那里,仿佛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过了许久,苏砚率先反应过来,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悲痛地说道:“陛下驾崩,臣等痛失明主。”
萧何、曹参和周勃也纷纷跪地,痛哭流涕。整个宫殿内回荡着他们的哭声,与外面的风雨声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凄凉。
苏砚强忍着悲痛,站起身来。他知道,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他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他看着萧何、曹参和周勃,说道:“三位大人,陛下已经驾崩,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稳定局势,扶太子登基。”
三人点了点头,擦干眼泪,说道:“云王说得对,我们即刻着手准备。”
在安排好刘邦的后事之后,苏砚等人拥立太子刘盈即位,是为汉惠帝。然而,正如刘邦所担心的那样,吕后在刘邦驾崩后,野心逐渐膨胀。她开始在朝廷中安插自己的亲信,试图掌控朝政大权。
苏砚密切关注着吕后的一举一动。他知道,自己必须时刻保持警惕,防止吕后做出危害大汉江山的事情。每当吕后有一些过分的举动时,苏砚都会凭借手中的密旨进行阻止。
有一次,吕后想要封吕氏子弟为王,这明显违背了刘邦生前“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誓言。苏砚得知后,立刻进宫面见吕后。他拿着密旨,义正言辞地说道:“太后,陛下生前有旨,非刘氏不得封王。如今太后想要封吕氏子弟为王,这是违背陛下旨意的行为,臣不能坐视不管。”
吕后脸色阴沉,她冷冷地看着苏砚,说道:“苏砚,你不过是一个臣子,竟敢阻拦本宫。你手中的密旨不过是一张废纸,本宫才是这后宫和朝廷的主人。”
苏砚毫不畏惧地说道:“太后,这密旨是陛下临终前亲自交给臣的,赋予臣防止后宫干政的大权。太后若执意封吕氏子弟为王,臣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陛下的旨意和大汉的江山社稷。”
吕后心中暗自恼怒,但她也知道苏砚手握重兵,势力颇大,不能轻易得罪。她咬了咬牙,说道:“苏砚,你不要以为有了这道密旨就可以为所欲为。本宫暂且放过此事,但你不要逼本宫太甚。”
苏砚知道自己暂时阻止了吕后的计划,但他也明白,吕后绝不会善罢甘休。日子一天天过去,汉惠帝在苏砚等人的辅佐下,开始逐渐熟悉朝政。但他生性仁弱,对吕后十分畏惧,很多事情都不敢违背吕后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