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先生,这峣关可如何是好?瞧那地势,高耸险峻,易守难攻,咱们要硬闯,怕是折损不少兄弟。”一个士兵满脸愁容,挠着头,眼巴巴地看着身旁的苏砚。
苏砚身材挺拔,面容刚毅,此时正紧盯着远处那高耸的峣关城墙,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硬攻确实不可取,这峣关守军众多,且占据地利,咱们若强行冲锋,无异于以卵击石。得想个法子让他们自乱阵脚。”
这时,营帐的帘子被轻轻掀起,一个身着素袍、气质儒雅的人走了进来,正是张良。张良面带微笑,拱手说道:
“苏兄所言极是,强攻绝非上策。我倒是有个想法,不知苏兄意下如何?”苏砚转过身,眼神中透露出期待,说道:“子房请讲,你我一同商议”。
苏砚便把自己之前观察到的情况和初步想法说了出来:“我派人打探过,这峣关守将是个贪财好利之徒,而且刚愎自用,听不进部下的劝告。我想,咱们可以先派人携带大量金银珠宝去贿赂他,说咱们愿意和他合作,一起推翻秦朝,到时候共享荣华富贵。”
张良听了,点了点头,说道:“苏兄此计甚好。不过,仅仅贿赂他还不够,我们还得想办法让他的军心更加动摇。”苏砚问道:“子房有何高见?”
张良说道:“我们可以散布一些谣言,就说秦朝朝廷已经怀疑他有二心,准备派人来替换他。这样一来,他的士兵们心里肯定会慌,军心一乱,我们就更容易下手了。”
苏砚听了,拍手称赞:“子房果然智谋过人,此计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刘邦派了一名能言善辩的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前往秦军大营。使者见到守将后,恭敬地献上礼物,说道:
“将军,如今秦朝大势已去,天下义军蜂起。我家主公刘邦心怀仁义,志在推翻暴秦,拯救苍生。将军若能弃暗投明,与我家主公合作,不仅可以保全身家性命,还能封侯拜相,享受荣华富贵。”
守将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眼睛都直了,心里开始打起了小算盘。但他毕竟是秦朝的臣子,还是有些犹豫。使者见状,又说道:
“将军,您可知道,如今朝廷内部奸臣当道,对您这样的忠臣并不信任。他们一旦发现您与我们有来往,定会将您治罪。不如现在就与我们合作,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苏砚派人在秦军士兵中散布谣言,说朝廷已经怀疑守将有二心,准备派人来替换他。秦军士兵们听了这些谣言,人心惶惶,军心开始动摇。
守将听到这些谣言后,心中更加慌乱,他开始怀疑朝廷对自己的态度,对坚守峣关也产生了动摇。
苏砚得知离间计已初见成效,便决定趁热打铁,发动突袭。他挑选了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由自己亲自率领,趁着夜色,悄悄绕到峣关背后。这支部队人人身手矫健,马术娴熟,他们在苏砚的带领下,如鬼魅一般在山林中穿梭。
当接近秦军大营时,苏砚一声令下,骑兵们纷纷下马,手持利刃,悄无声息地向秦军大营摸去。此时,秦军大营中一片寂静,士兵们大多已经入睡。苏砚带领着骑兵们迅速突破了秦军的防线,冲进了大营。一时间,喊杀声四起,火光冲天。
秦军士兵们从睡梦中惊醒,顿时乱作一团。他们没想到义军会从背后突袭,根本来不及组织有效的抵抗。苏砚挥舞着手中的长剑,左劈右砍,如入无人之境。他的身后,骑兵们也奋勇杀敌,将秦军杀得节节败退。
在峣关正面,刘邦率领着大军发起了进攻。秦军腹背受敌,军心大乱,很快就失去了抵抗的意志。守将见大势已去,想要逃跑,但被苏砚的骑兵追上,当场斩杀。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义军终于攻破了峣关。
刘邦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进入了关中,咸阳城已近在咫尺。然而,峣关之战的胜利并没有让苏砚放松警惕。
他深知,秦朝虽然失去了峣关这一重要屏障,但他们绝不会轻易放弃。果然,不久后,秦朝调集了大量的军队,准备在蓝田一带与刘邦的义军进行最后的决战。
刘邦得知这一消息后,心中有些担忧。他急忙找到苏砚,说道:“砚弟,如今秦军卷土重来,兵力众多,我们该如何应对?”
苏砚沉思片刻,说道:“主公不必忧虑。秦军虽然人数众多,但他们刚刚经历了峣关之战的失败,士气低落。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再次施展计谋,击败他们。”
苏砚提出了一个诱敌深入的计策。他让刘邦的军队在蓝田一带佯装败退,引诱秦军追击。同时,他在秦军必经之路的山谷中埋下了伏兵。
刘邦依计行事,命令军队故意露出破绽,向后撤退。秦军见义军败退,以为有机可乘,便不顾一切地追了上来。当秦军进入山谷时,苏砚一声令下,埋伏在山谷两侧的义军如猛虎下山一般,向秦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秦军顿时陷入了混乱之中,首尾不能相顾。苏砚亲自率领一支精锐部队,从秦军的侧翼杀出,直捣秦军的中军大营。他冲入敌阵,与秦军将领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
那秦军将领也是个有几分武艺的人,他挥舞着大刀,向苏砚砍来。苏砚身形灵活,轻松地躲过了这一刀,然后反手一剑刺向秦军将领的胸口。
秦军将领急忙侧身躲避,苏砚趁机一脚踢在他的腿上,将他踢倒在地。苏砚举起长剑,正要结果他的性命,突然从旁边冲过来几名秦军士兵,将他团团围住。
苏砚毫不畏惧,他左挡右杀,剑招凌厉,不一会儿就将这几名秦军士兵砍倒在地。
战场上杀声震天,血肉横飞。义军们在苏砚的鼓舞下,奋勇杀敌,将秦军打得节节败退。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秦军终于支撑不住,纷纷溃逃。
蓝田一战,秦军元气大伤,再也无力组织有效的抵抗。乘胜追击,直捣咸阳经过峣关之战和蓝田之战的胜利,刘邦的义军士气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