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宫大殿上。
压抑的气氛如乌云般沉沉地笼罩着。文武百官屏息敛气,分列两边,神色间满是凝重与忧虑。新生的大汉王朝,虽已经初定中原,但边疆的战火却从未止息,匈奴频频对边境发起袭扰。
韩王信所镇守之地,首当其冲地承受着匈奴的强大压力。在匈奴这日复一日的重压之下,韩王信的意志竟然逐渐崩塌,不顾自己身为大汉臣子的身份,在利益与恐惧的驱使下,心生叛意。
他与匈奴勾结攻打太原郡。这一叛逆之举,瞬间划破了大汉边疆表面的平静,让局势急转直下。
朝堂之上,众人皆知,这不仅仅是一场地方叛乱,更是大汉威严与国家安全面临的一场严峻挑战,一场关乎王朝命运的风暴,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朝着大汉袭来。
刘邦高坐在龙椅之上,声如洪钟般吼道:
“朕待诸位爱卿不薄,自问恩义有加!可这韩王信,竟胆大包天,勾结匈奴,犯我大汉疆土。朕身为大汉天子,岂能坐视不理?朕意已决,此番定要御驾亲征,扫平匈奴,扬我大汉国威!”
汉朝初立,根基未稳,此时竟遭遇藩王与外敌勾结叛乱的严峻局面。刘邦深知局势的危急与复杂,唯有他御驾亲征,方能凝聚人心、稳定动荡的朝局,同时震慑其他异姓王。
此言一出,殿中顿时炸开了锅。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御史大夫周昌急忙出列,跪地叩首道:
“陛下,匈奴人野蛮凶悍,且居无定所。我军长途跋涉前去征讨,恐会陷入不利境地。还望陛下三思啊!”
刘邦眉头紧皱,正欲反驳,却见苏砚从队列中走出,双手抱拳,朗声道:
“陛下,周大人所言虽有道理,但匈奴之患如芒在背,若不及时铲除,日后必成大患。如今我大汉初定,正需一场胜仗来稳固国威,振奋民心。且我军兵强马壮,士气正盛,此时出征,未必不能取胜。”
刘邦听了苏砚的话,点了点头道:“镇国王所言极是。朕心意已决,此番出征,定要让匈奴人知道我大汉的厉害!”
刘邦点齐三十万大军,任命樊哙为先锋,苏砚为中军主将,浩浩荡荡地向匈奴进发。大军一路北行,苏砚深知此次出征责任重大,一边安抚军心,一边仔细研究行军路线和匈奴的作战特点。
汉军初入战场,士气如熊熊烈火般高昂。刘邦凭借着多年南征北战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麾下汉军将士的勇猛无畏,迅速在初战中斩获胜利。战场上,汉军锐不可当,匈奴军队则节节败退,丢盔弃甲。
这一连串的胜利让刘邦豪情满怀,立马仰天大笑道:“哈哈哈哈,想那匈奴不过如此,朕此次定能将他们一举荡平,扬我大汉国威!”
众将士也都纷纷振臂高呼:“陛下神勇,大汉必胜!”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
在这一片欢呼声中,前哨探军刘敬却眉头紧锁,察觉到了异常。急忙赶到刘邦面前,急切地说道:
“陛下,此事有诈!臣在侦查时发现,匈奴只派出了一些老弱残兵与我军交战,他们故意露出破绽,其精锐部队很可能正埋伏在暗处,这极有可能是匈奴设下的诱兵之计啊!陛下,还请您谨慎行事,切不可轻易冒进!”
刘邦听了,脸色一沉,不以为然地说道:
“刘敬,你莫要在这里危言耸听!朕征战多年,什么阵势没见过?如今我军势如破竹,匈奴已然是强弩之末,此时不乘胜追击,更待何时?你这般言论,莫不是在扰乱军心?”
刘敬心中焦急,额头冒出冷汗,大声说道:“陛下,臣绝不敢扰乱军心,这确是臣亲眼所见,还望陛下三思啊!”
刘邦却不耐烦地一挥手,怒道:“够了!你再这般啰嗦,军法处置!朕意已决,继续追击!”说罢,便率领着先头部队继续向前追去,只留下刘敬跪在原地,满脸无奈与担忧。
然而无人注意到的是,一名士兵竟偷偷脱离队伍,急速向后方大军方向跑去。
汉军继续追击,很快来到了白登山附近。突然,四周尘土飞扬,喊杀声震天。无数匈奴骑兵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将汉军紧紧包围。
刘邦心中一惊,这才意识到中了匈奴的奸计,急忙组织汉军突围,但匈奴的骑兵太过强悍,汉军一次次的突围都被击退。眼看着汉军的伤亡越来越大,刘邦心急如焚。
就这样过了三日,汉军困守白登山,粮草渐乏、士气低迷,形势愈发危急。刘邦心急如焚,望着四周如铁桶般围堵的匈奴大军,心中满是悔恨,悔不该不听刘敬之言。
......
“报——,已探查到陛下被围困至白登山!”斥候匆忙来报。
“好,大军即刻集结!”苏砚神色冷峻,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他迅速转身,目光扫过麾下的将领,大声喝道:
“樊哙,你率一万精兵从左翼冲锋,撕开匈奴防线,务必打乱他们的阵脚!”樊哙抱拳领命,眼神中满是坚毅,转身去点兵。
“夏侯婴,你带八千骑兵从右翼迂回包抄,截断匈奴的后路,防止他们增援!”夏侯婴领命而去,动作干脆利落。
“其余将士随我正面强攻,直捣匈奴中军!”苏砚一马当先,挥舞着手中的长枪,吼声如雷。
大军出征之初,苏砚便暗暗告诫刘邦切勿盲目追击、脱离大军。为此,他安插一名可靠士兵,吩咐一旦陛下脱离大军追击就即刻来报。知道刘邦可以抵抗七日的他,为避免惹人注意,等候三日,才佯装探查到刘邦消息。
苏砚率领的大军向匈奴军阵发起了猛烈的冲击。苏砚身先士卒,冲入敌阵,长枪如蛟龙出海,所过之处匈奴骑兵纷纷落马。他左突右杀,如入无人之境,匈奴的防线在汉军的猛烈攻击下逐渐松动。
战至激烈处,苏砚远远望见了匈奴单于的旗帜,大喝一声,拍马疾驰而去。匈奴单于见苏砚来势汹汹,也亲自提刀迎战。两人刀枪相交,火星四溅,大战数十回合。
苏砚越战越勇,瞅准时机,刺中单于肩膀,单于惨叫一声,鲜血顿时染红了衣衫。单于深知今日难以抵挡苏砚的勇猛,不敢再恋战,忍痛拨转马头,在亲卫的掩护下狼狈逃走。
匈奴军见单于重伤逃走,顿时军心大乱。汉军趁势猛攻,匈奴防线彻底崩溃。苏砚率军一路杀到白登山下,与被困的刘邦会合。刘邦望着浴血奋战、浑身沾满血迹的苏砚,满是感激:“义弟,没想到你又一次救了为兄啊!”
大军回长安后,刘邦大摆庆功宴,犒赏三军。苏砚因在白登之围中救驾有功,被加封为相国,总领朝堂一切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