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如一阵疾风,迅速传遍了整个皇宫。汉文帝得知此事后,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啪”的一声,吓得旁边的太监差点瘫倒在地。
“启儿,他怎会如此冲动!”汉文帝怒不可遏,大步流星地朝着偏殿走去。一路上,他的心中既愤怒又担忧。愤怒的是刘启如此莽撞,酿成大祸;担忧的是此事必然会引起吴王的不满,甚至可能引发一场巨大的风波。
当汉文帝赶到偏殿时,刘启正跪在地上,眼神呆滞。地上的刘贤已经没了生气,鲜血将周围的一切都染成了触目惊心的红色。
汉文帝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他看着刘启,眼中满是失望和痛心,“启儿,你为何如此冲动?这刘贤虽言语冒犯,但你也不该下此重手!如今闹出了人命,这可如何是好?”
刘启扑通一声,重重地磕了个头,额头在地面上撞出了一道红印,“父皇,是儿臣一时糊涂,犯下了大错。儿臣愿意承担一切后果。”他的声音带着哭腔,充满了悔恨。
汉文帝叹了口气,他知道此刻责罚刘启也无济于事,当务之急是如何处理这件事情,避免引发更大的麻烦。他沉思片刻,说道:“此事暂时不宜声张。先将刘贤的遗体送回吴国,就说他是突发疾病而亡。”
刘启低着头,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儿臣记住了,多谢父皇不罚之恩。儿臣日后定会谨言慎行。”
汉文帝摆了摆手,“你先下去吧,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刘启站起身来,脚步踉跄地退了下去。
朝堂之上,大臣们得知吴王世子刘贤被太子刘启打死一事,顿时炸开了锅。御史大夫李稷神色严峻,率先站了出来,他认为应该严惩刘启,以安抚吴王。
“陛下,太子此举实在是鲁莽至极。吴王乃是一方诸侯,势力不容小觑。如今他的世子死在了长安,吴王必定会心生怨恨。若不妥善处理,恐会引发大乱啊。太子之过,不可轻饶,当废其太子之位,以谢吴王。”李稷忧心忡忡地说道,他的目光中透露出对局势的担忧。
话音刚落,太中大夫赵禹连忙反驳。他为人刚正不阿,向来敬重太子刘启。
“此言差矣!刘贤言语冒犯太子,本就有失臣子之礼。太子一时冲动,也是人之常情。若因此严惩太子,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我朝皇室?而且太子仁厚,此次只是意外,不可因一次过错而废之。”赵禹言辞恳切,声音洪亮,朝堂上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气氛变得异常紧张。
相国苏昭均缓缓起身,不紧不慢地说道:“陛下,太子年少气盛,此次之事确属冲动之举。然刘贤冒犯在先,亦有过错。若严惩太子,恐寒了皇室之心,亦让天下人误解我朝赏罚不公。但吴王那边也需妥善安抚,以免生乱。依臣之见,可先将刘贤的遗体送回吴国,再派使者前往吴国,向吴王解释清楚,表明太子并非有意为之,乃是意外。至于太子之位,切不可轻易废除,他日后若能改过自新,必能成为一代贤君。”
苏昭均的一番话,既为刘启开脱,又考虑到了吴王的感受,同时还稳定了朝堂的局势。
“都住口!”汉文帝大喝一声,朝堂顿时安静了下来。“此事朕自有决断。先将刘贤的遗体送回吴国,再派使者前往吴国,向吴王解释清楚。太子之事,暂不追究,但日后定要严加教导。”汉文帝说道,他的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远在吴国的吴王刘濞正在书房中批阅公文,突然一名信使匆匆赶来,跪地呈上书信。吴王刘濞心中隐隐有了不祥的预感,他颤抖着双手打开书信,只看了一眼,便觉得眼前一黑,差点昏了过去。
“贤儿……贤儿啊!”他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哭声。
他的谋士们听到哭声,纷纷赶来。看到吴王如此悲痛,他们也都低下了头,不敢言语。
“是谁?是谁害死了我的贤儿!”吴王刘濞突然站起身来,双眼通红,如同一只愤怒的狮子。
谋士们面面相觑,其中一位名叫田禄伯的谋士小心翼翼地说道:“大王,听闻世子是在长安与太子刘启博弈时,被太子用棋盘砸死的。”
“刘启!刘恒!”吴王刘濞咬牙切齿地怒吼道,“好啊,他们竟然如此狠心,杀害了我的儿子。此仇不报,我誓不为人!”
谋士们连忙劝道:“大王,此时不宜冲动。如今朝廷势力强大,我们若贸然起兵,恐难以取胜。不如先派人去长安打探消息,再做打算。”
吴王刘濞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他知道谋士们说得有道理,但心中的怒火却难以平息。
“好,就依你们所言。先派人去长安打探消息。但此仇,我绝不会轻易罢休!”吴王刘濞说道。
几天后,朝廷的使者来到了吴国。使者见到吴王刘濞后,恭敬地行礼,说道:“吴王殿下,此次前来,是为了世子之事。世子在长安突发意外,不幸去世。陛下深感悲痛,特命臣前来吊唁,并将世子的遗体送回吴国安葬。”
吴王刘濞面上挤出一抹悲痛之色,摇着头道:“唉,此事本就是我儿的过错啊。他在长安与太子相处,定是行事莽撞,冲撞了太子,才导致这样的意外发生,陛下不必为此愧疚。”然而,他低垂的眼眸中却闪过一丝阴狠与愤怒。
使者听了吴王这番话,心中稍定,连忙说道:“吴王殿下深明大义,太子殿下也是一时失手,还望吴王殿下能够节哀顺变。”
待使者走后,吴王刘濞猛地一拍桌子,眼中满是不屑和愤怒,“哼,突发意外?他以为本王会相信他们的鬼话吗?我儿分明是被刘启小儿所害!”
他召集了自己的亲信和谋士,说道:“如今朝廷如此欺负我们,我儿的仇不报,我无颜面对列祖列宗。我决定起兵反抗朝廷,诸位可有何良策?”
谋士们纷纷献策,田禄伯建议联合其他诸侯国一起起兵,以壮大声势;另一位谋士桓将军则建议先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以逸待劳,一场暗藏的危机,正在悄然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