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郡蔡阳县,广袤的田野在烈日下泛着金黄的光芒。
几个少年正挥汗如雨地在田间劳作着,他们稚嫩的脸庞上满是疲惫。
一个少年停下手中的活,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叹了口气说道:
“唉,这日子真是越来越难过了。”
另一个少年也随声附和道:
“是啊,朝廷里推行改革,可咱们老百姓的日子不但没好起来,反而更苦了。”
一时间,不少人皱着眉头,气愤地说:
“就是,我家本来就没多少地,现在这改革一来,赋税不但没减,反而还加重了。”
又个少年直起腰,用粗糙的手掌抹了把额头的汗水,神秘兮兮地说道:
“嘿,你们可曾听闻?这几年呐,云梧苏家的人四处奔走组织救灾呢。就说咱南阳郡,前些日子也来了苏家的人。”
说着,他扭头看向刘秀,眼神里带着几分打趣与期待,继续说道:
“刘秀,你平日里不是心心念念想着做执金吾嘛。如今苏家子就在咱这地界,你去登门拜访拜访,说不定啊,就有机会得偿所愿,这执金吾的美梦啊,指不定就能成真咯!说不得还能娶了阴丽华了”
这几个少年皆是刘氏宗族的人,但随着推恩令的不断实施,家族的封地和财富被越分越散。到了他们这一代,早已没了昔日皇族的辉煌,甚至连当地的豪族都比不了。
平日里,他们只能像普通农户一样,在田间辛苦劳作,维持生计。虽然不算贫苦,但也只能勉强度日。
刘秀,在这群少年中显得尤为特别。他长相英俊,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举手投足间自带一种沉稳和坚毅。
数年前曾到长安求学,偶然间看到执金吾出行,盛大的场面和威严的气势让他大为感叹,发出了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的感慨。
听到几人大笑,刘秀也跟着笑道:
“哈哈哈哈,好,若我真的得到举荐,娶了娇妻,你们可要随大礼啊”。
对于众人的话,刘秀其实早有想法。他虽在田间劳作,过着看似平凡甚至有些落魄的日子,但他的内心深处,从未停止过对未来的谋划。
自从发出那番感慨后,“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便成了他心中熊熊燃烧的火焰,时刻激励着他。
他知道,以自己如今落魄宗族子弟的身份,想要实现这两个目标,谈何容易。而如今他的机会到了,只要能得到这位苏家子的看重,自己定能踏上一条康庄大道。
第二日,天边才泛起鱼肚白,刘秀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南阳郡的救灾队伍。此时洪水虽已退去不少,但灾区依旧是一片狼藉,满目疮痍。
刘秀帮助搬运救灾物资,救助受伤的百姓,搭建临时的避难所。
在救灾的过程中,他展现出了过人的智慧和领导力,使得救灾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
刘秀衣着不算华丽,但干净完好,不似那些贫苦百姓衣衫褴褛的样子。在一众灾民和救灾人员中,他显得有些特别,然而他却和大家一样卖力救灾,脸上却没有丝毫的抱怨与懈怠。
这些成功引起了苏文行的注意。
苏文行出身苏家旁支,年仅18岁,却已展现出远超同龄人的沉稳与干练。
在苏家看来,当下局势波谲云诡,王莽的激进变革使得天下民怨沸腾,动乱纷起。
因此面对王莽的改革,苏家更是选择了拒绝执行。这一强硬的态度,无疑激怒了王莽,但苏家底蕴深厚,王莽也不敢轻易对其发难。
对于苏文行这些派往四处救灾的人,除了救灾还有一个重要任务,便是在这乱世之中寻觅一位能够力挽狂澜、改变当下混乱格局的英雄人物。
于是,趁着休息的间隙,苏文行踱步走到刘秀身边。
他微微拱手,带着几分温和的笑意问道:
“这位兄弟,看你气质不凡,不似寻常百姓,却在此处如此尽心尽力救灾,实在令人钦佩。不知兄弟姓甚名谁,来自何处?”
刘秀连忙停下手中的动作,恭敬地回礼道:
“苏公子客气了,在下刘秀,乃是皇室落魄宗族子弟罢了。眼见百姓受灾,心中不忍,便想着能出一份力是一份力。”
苏文行点了点头,接着问道:
“刘秀兄弟这几日如此卖力,想必心中有所筹谋,不妨与我说说。”
刘秀微微一怔,随即坦然一笑:
“苏公子明鉴。实不相瞒,我虽出身皇族后裔,却家道中落,如今不过是一介平凡农夫。但我心中一直怀揣着抱负,渴望有朝一日能有所作为,为天下百姓谋福祉。此次救灾,于我而言,既是一份责任,也是一个机会。”
苏文行饶有兴致地看着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刘秀接着说道:
“我深知,在这乱世之中,若想成就一番事业,不仅要有过人的才华和智慧,还需有广阔的人脉和机遇。
如今大汉山河飘摇,天灾频仍,百姓苦不堪言。苏家却能高义在肩,派遣家族子弟奔赴四方,组织救灾事宜,足见苏家心怀苍生、仁善为怀。
此次我投身救灾,一则是见这受灾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心中不忍,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助他们暂渡难关;
二则也是仰慕苏家诸位贤才之名,渴望能结识像公子您这样心怀天下、能力卓绝之人。”
苏文行赞许地点了点头,说道:
“那你所说的有所作为,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对于刘秀这样的人,苏文行也多有见到。如今四处天灾,起义不断,许多人都能预见大汉如风中残烛,更有野心家想成为下一个君临天下的皇帝。
朝堂之中,王莽数次想要加九锡,但苏景哲联合部分大臣压制下,也并未成功。
如果能取得苏家子弟支持,这些无疑是成功了一半,因此多有接近他的人。
刘秀眼神坚定,语气激昂地说道:
“我曾到过长安,见过执金吾出行时的威风场面,那时我便立下誓言:‘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追求,更是我想要证明自己的决心。我渴望能在仕途上有所建树,凭借自己的能力为国家效力,让百姓过上安稳的生活。”
苏文行听后,心中暗暗称奇。
他没想到这个这个偏远到落魄的刘氏宗亲竟有如此远大的志向。
他笑着说道:
“刘秀兄弟,你的志向令人钦佩。不过,要实现这些目标并非易事,需要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我有一个建议,不知你是否愿意听。”
刘秀连忙说道:
“苏公子请讲,刘秀洗耳恭听。”
苏文行说道:
“我云梧书院汇聚了各方贤才,也有许多经世致用的学问。救灾之后,你可愿与我一同前往。这对你实现抱负会有很大的帮助。”
刘秀听后,心中一阵狂喜,他激动地再次行礼
苏文行笑着说道:“不必如此多礼。你我年纪相仿,志趣相投,往后以兄弟相称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