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香寺中,清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在庙宇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第二天,吴玄安一早起身,叫了元春和林黛玉来。
“一会儿我们去进进香吧,毕竟昨夜在这里借宿,总得添些香油钱表示一下。”吴玄安说道。
元春点头,面带微笑:“郎君安排就是,正好带妹妹在这里散散心。”
林黛玉也轻声说道:“也不知道这蟠香寺和寒山寺如何,不过总归都是庙宇,想来也差异不到哪里去!”
早晨用过早饭之后,三人便一同前往大殿。庙里香火缭绕,方丈玄悲恭候在侧,吴玄安拿出香油钱投入功德箱之中,可惜他小洞天内的功德并没有增加,所以说功德箱投钱,只是俗世间的财源来往。
“玄悲方丈,麻烦您代我们上香。”
玄悲方丈取香递给他们三人,吴玄安随便拜了一下,元春和林黛玉则是看起来很诚恳,合掌祈愿,默默祝福。
拜完佛,时间还早,吴玄安对元春说:“元春,你带林妹妹去隔壁尼姑庙宇走走,我打听一下这个寺庙来历。”
“啊,郎君,打听这个干什么?”元春和林黛玉都不解。
“没什么,就是感觉这里挺特别的,想了解一下人文历史。”吴玄安找了个理由。
“那郎君且去,早些回来!”
“放心吧!”
递给她们一个放心的眼神,而后转身朝庙宇佛像观察。
至于林黛玉和元春,早上的时候发现山腰处有片梅林,那花已经是晚季了,所以她们想趁着未凋零的时候去瞧瞧,索性那边都是女尼姑,只带丫鬟和婆子。
元春和林黛玉漫步,走进了一片梅林。梅树上开满了白梅,清香四溢。
林黛玉见状,喜道:“这梅花真美!”
“是啊,这里真不错。”元春赞同。
两人走在梅林中,紫鹃和雪雁跟在后面,静静欣赏梅花。林黛玉在梅树下吟道:“初春暖,晚梅香,花影摇曳,雪融犹然吐蕊芳。”
元春微笑道:“妹妹这句真好,这梅花三月初已是晚梅了,但香气依旧不减。”
元春与林黛玉漫步于梅林之中,梅花点点,香气袭人。
二人品评着梅花的妍丽,元春微笑道:“还有一点,这梅花虽洁白如玉,然其傲雪而开,雪融仍坚韧其象。”
林黛玉点头赞同,似又明白了些命运之理,轻声回应:“风雪再烈,亦不可屈服。”
正谈间,忽闻一旁亭子中传来女子的低语声,也似在讨论梅花之美。
两人凑近去听,隐约听见其中一人说道:“今年的梅雪倒是收集了不少,就是准备的罐子不够,浪费了好些呢!”
另一女子轻轻笑言:“梅雪落于地,滋补大地,泽润其根,也不算是浪费。”
这时,两人也发现了元春和林黛玉,“二位姑娘缘于此处,敢问是哪家的贵女?”
元春见状,便道:“我乃贾家的元春,此乃我的表妹林黛玉。”林黛玉轻轻施礼,面带微笑,显得温婉而俏丽。
“这位姐姐可是修行之人?”林黛玉问,那女子宛如观音一般,生的清冷秀丽。
那女子点头:“小女妙玉,于尼庙中带发修行,倒是这位妹妹,看起来是个娇弱的身子。”
林黛玉微微点头!
“小女邢岫烟,与父母租住于山下的小庙中,妙玉姑娘是我的师傅。”另一女子笑着道,神情自然,透着几分洒脱。
“师傅?”元春与林黛玉不解?
妙玉则是摇头,“说不得师傅之称,我与邢姑娘交好,闲暇之时教她些词文要意,引为知己。”
元春和黛玉闻言,便明白了,随即便觉两位女子气质不凡,心中也愈加亲近。
“妙玉姑娘,先前我们二人进香的时候,听一个女师父提起女尼庙中有一女子颇有才情,想必就是你吧!”元春开口问道。
妙玉不敢认这个夸赞,“元春姑娘说笑了,我只读些书,哪里敢说才情。倒是这位林姑娘的那句初春暖,晚梅香,花影摇曳,雪融犹然吐蕊芳,此深得我心!”
林黛玉被她拐着弯夸了一句,心中有些害羞,“谢谢!”
这时邢岫烟提议道:“既然我们相遇,便是缘分,不如各自引几句梅诗,如何?”
“嗯,妙玉师父想来才韵不低,可能一见?”林黛玉点头,看向妙玉,她总感觉和这个姑娘很有缘分。
“也谈不上高低,然梅花之韵,确有诗句可吟。”妙玉微微一笑。
“那便不限体类,各自发挥如何?”元春提议。
“不限也好,总归自由。”邢岫烟点头。
春意渐浓,梅花傲然绽放,四位女子聚于梅林,情韵悠扬,纷纷以晚梅作诗。
林黛玉轻盈而立,凝视着梅花,心中思绪万千,遂吟道:“片朵傲雪自逢春,
点滴清香润心魂。孤芳不惧风霜苦,一曲愁肠似可闻。”
妙玉连连点头:“好灵气的诗,字字珠玑,宛如梅花般清丽而坚韧,林姑娘可是经历什么大起大落,仿若新生!”
林黛玉颔首,脸上微露笑意,这妙玉太懂她了,“妙玉姐姐,何从听来?”
妙玉闻言这句姐姐,她已明白林黛玉意思,只是点头,而后接下文念诗:“夜来一阵春风至,轻轻拂动梅花枝。何惭冷艳无他艳,只愿明月共我知。”
“清晰雅致,高洁如明月,好诗!”林黛玉品完。
元春和邢岫烟相看一眼,前者略微嗔怪,“你们两个起这么高,我如何接得?”
妙玉倒是不好意思,看向林黛玉,“不高,不高。元春姑娘,何必小觑自己。”
“哎,这得容我好好想想。”元春略感压力,心中思索片刻,便也轻声吟道:“梅花初放映晨曦,犹似愁情寄远期。漫舞风中随影落,不觉春归满地滋。”
“温婉期远,优雅如春日般温柔,姐姐此诗也是好的。”林黛玉点出主旨,莫让元春尴尬,妙玉和邢岫烟也是点头表示认同。
“邢姑娘,到你了。可有了?”
元春问邢岫烟,她稍显拘谨,环顾三位才高八斗的女子,心中暗自鼓励,遂吟道:“梅花点缀青山里,幽香随风入梦痴。
轻寒初识花间语,愿伴春风共此时。”
“可好入得你们耳中?”邢岫烟问,心中还是有些自卑的。
三女轻然一笑,点头,“自然入得,灵秀动人,充满希望……”
听出邢岫烟诗中对美好时光的向往,遂既也了解到了她的家庭情况。
尽管邢岫烟的诗句略显单薄,但其对春梅的描绘也显得清新可人,流露出她对美好时光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