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将军,那臣这就让人通知各部兵马?”
听杨安如此说,李靖顿时兴奋回道。
毕竟作为武将,南征北战,纵马疆场,那可是他的梦想。
“嗯,去吧。”
杨安颔首,只是话刚说完,他却又忽然叫住了李靖,对他再次道:“顺便再将我阿姐与王世充叫来,就说我有事找他们。”
“没问题,大将军。”
李靖应了一声,立刻就离开了。
杨安也在李靖走了后,又等了会,大概半个时辰后,他就看见南阳公主和王世充一起过来了。
刚来,南阳公主就对杨安问:“安儿你让我们来,可是你要离开了?”
“嗯,明日大军开拔。”
“之所以叫你们过来,也只是再叮嘱一下高句丽的局势。”
杨安嗯了一声,然后才继续道:“如今这高句丽,大抵已经没多少反叛势力了。”
“即便有,也只是小股兵马,相信你们也能剿灭,这些我其实不担心。”
“我最担心的是,高句丽的后续治理。”
“此事你们须在扫平高句丽叛乱势力后,立即向朝廷禀报,请朝廷拿出一个具体章程来。”
“当然了,若是能采用人口置换,或者混居之法,那就最好不过了。”
对于高句丽后续治理的重要性,南阳公主和王世充也清楚。
故此听杨安这样说,他们俩这才应下道:“放心吧,我们心中有数,一定会及时和朝廷联络。”
“嗯,这样就好。”
“若是这样的话,你们就先回去吧。”
杨安点头,这才示意南阳公主与王世充离开。
只是都要走时,王世充却又忽然回过头来,对杨安问:“哦对了大将军,我那女儿,是否也该分娩了?”
王世充可不是来护儿那夯货,连自家宝贝孙女何时分娩都不记得。
王世充对他女儿王丽琼的分娩日期,早就推算清楚了。
故此这会,他肯定知晓他女儿要分娩了。
“嗯,算算日子,琼儿确实也快分娩了。”
“不过此事岳丈你就莫要担心了,我爹和我娘都在洛阳,肯定不会让琼儿有事。”
杨安笑了笑,随后才对王世充再次道:“另外,若是高句丽局势稳定了,岳丈也可带我阿姐与霍红棉,先行返回洛阳。”
“如此也正好可以看看琼儿,还有你那外孙。”
“哈哈哈,那就多谢大将军了。”
王世充顿时大笑说道,说完这话,他才又和杨安寒暄了几句,然后便离开了。
杨安也在王世充走了后,没多久便返回了高句丽王宫。
回到王宫,去了一趟霍红棉寝宫,陪霍红棉温存了一夜。
第二日清晨,杨安便带着李靖,麦铁杖众人,以及他们此次征伐高句丽的七十五万大军一起,从平壤城出发,一路向西,朝突厥草原赶去了。
一边赶路,杨安还一边心中琢磨,也不晓得老杨头得知咱杨某人,抢了他的战事以后,会是何种反应?
会不会暴跳如雷?
甚至一想到这,杨安嘴角都不自觉扬了起来,心情也好了不少。
可他心情好时,他的父皇杨广,这会却心情糟糕到了极点。
尤其是听见给使营统领尼洛周禀报,说是净土寺的住持慧景法师,最近几日忽然加快了联络其他僧侣的速度,或许这一两日,就有可能煽动百姓时,杨广更是冷冷盯着尼洛周。
直到尼洛周都被吓的瑟瑟发抖了,杨广才淡漠道:“去,给朕宣齐王入宫。”
“诺,陛下。”
尼洛周领命,转身就离开了。
“还真要自己找死啊?”
“朕虽然在利用你们,可朕好歹也信了这么多年佛。”
“只要你们老实待着,朕也不是那种嗜杀之人。”
“可你们为何要逼朕呢?”
等尼洛周走了,杨广这才自言自语嘀咕,说完这话,他便坐在大业殿内,静静等着齐王前来了。
然而齐王还没来,萧皇后却忽然进了大业殿,看的杨广也怔了怔,然后才疑惑问:“皇后怎的来了?”
“咋了?难道陛下这大业殿,臣妾不能来?”
萧皇后幽怨反问,随后才对杨广意味深长说:“陛下,您亏待荣国公了。”
“何意?皇后这是何意?朕何曾亏待来护儿了?”
瞬间,杨广一懵,满脑门的问号。
在他看来,他可从没对谁小气过啊?
但现在这,怎么回事?
“没有吗?”
“若是没有,陛下何故不给瑛儿所诞下的皇孙封王?”
“荣国公为国征战,瑛儿又是太子侧妃,以后的贵妃,陛下得赶紧封王。”
萧皇后这才提醒说道。
一句话,使的杨广顿时就一拍脑门说:“哎呦,疏忽了,是朕疏忽了。”
“不过此事也不能怪朕啊?还不得怪安儿嘛?”
“一年五个娃,朕都快让他这些子嗣给整迷糊了。”
杨广肯定不会将错误归咎在自己身上,此时能对萧皇后承认疏忽,就已经破天荒了。
至于让他亲口承认有错?那不可能。
朕乃皇帝,皇帝又岂能有错?
“陛下不是前阵子还说,安儿这是壮大皇室血脉吗?”
但萧皇后却眨眨眼,然后才对杨广问:“咱还是说说封王的事吧,陛下打算给杨吉那孩子封个什么王?”
嗯,杨吉。
这便是杨广苦思冥想数日,为杨安二儿子所取的名字。
还是一如既往的没水平。
甚至别说水平了,还不如先前的杨拓好听。
不过杨广觉得这名字好,寓意着吉人自有天相,别人也不敢多言啊?
当然这也不叫事,祖父给孙儿取名字,取甚就是甚。
可这不叫事,为杨安的二儿子杨吉封王这事,却让杨广头疼了。
以至于萧皇后这话才一说出,杨广就迟疑问:“皇后以为,该封个什么王?”
当然了,这肯定不是说杨广不清楚该封什么王?
太子的子嗣,按规制一般都是郡王,只有太子登基之后,才会为子嗣改封亲王。
可问题就在于,来瑛是杨安的平妻,而且她的祖父还是荣国公来护儿。
这就让杨广有点迟疑,不清楚是否要打破规制了?
毕竟来护儿为国征战,他这做皇帝的,也不能太抠门了。
“此事臣妾也挺为难。”
“按理说,一个郡王就足矣。”
“但荣国公正在为大隋出生入死,封他外孙一个郡王,就显得咱小气了。”
“可若是亲王,那就过了,也并非好事。”
“所以这事,还得陛下您来定夺。”
被杨广这么一问,萧皇后思索了下,然后才沉吟回道。
“嗯,皇后所言有理。”
“郡王不足,亲王又太过。”
杨广也嗯了声,随后忽然道:“既然如此,那就干脆封郡王,可建王府,皇后意下如何?”
杨广这就等于采用了一个折中的法子。
因为亲王才有建府之权,郡王可没有。
但现在,杨广册封来护儿的外孙郡王,却又给了建府之权,其实就是在实权上增加了一些。
这一点,萧皇后也明白。
故此听杨广这么说,萧皇后也这才颔首道:“嗯,如此倒也可行。”
“哈哈哈,那就这么定了。”
“来人,传朕旨意......”
顿时,杨广大笑一声,立刻就准备下旨了。
但萧皇后却忽然阻止说:“陛下且慢,陛下,要不就再等几日吧?”
“再等几日,王世充的女儿王丽琼也该分娩了,届时陛下一并封了算了。”
“总归按照王世充如今的功绩,陛下也该给王丽琼晋升为太子侧妃了。”
“嗯,说的也是。”
“此次征伐高句丽,王世充功不可没,他的女儿确实可以晋升太子侧妃。”
“甚至别说他女儿了,就连王世充,还有当初前往策反渊太祚的长孙无忌,张公瑾,裴宣机三人,朕也得赏。”
杨广嗯了一声,还准备再和萧皇后说些什么呢?
忽然,东宫太监总管黄德却跑了过来,对杨广和萧皇后行礼说:“老奴参见陛下,见过皇后娘娘。”
“启禀陛下,皇后娘娘,太子殿下采女王丽琼要生了,老奴特来告知陛下与皇后娘娘。”
黄德也就是例行公事,禀报一声罢了。
“要生了?”
可杨广听到这,却怔怔盯着黄德,随后才对身边萧皇后戏谑说:“瞧瞧,皇后你瞧瞧。”
“怪不得人常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呢?”
“安儿为了能造反当皇帝,无所不用其极。”
“如今他这三儿子,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啊?”
“为了能让朕早些封其为王,还没到日子就提前出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