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苏月近来忙碌异常,整个人都瘦了整整一圈,她瞧在眼里,疼在心头。
从那以后,她便每日绞尽脑汁地变换着各种花样,精心为苏月炖煮一些滋补汤品。
而这些汤的秘方,可都是她不辞辛劳,专程跑到镇上去向经验丰富的大夫虚心求教得来的呢!
自从曹母来到这里之后,苏月的生活一下子变得轻松自在了许多。每天不仅能够品尝到那碗香气扑鼻且暖人心窝的补汤。
而且没过多久,她那原本因为过度劳累而日渐消瘦的身躯竟然慢慢地重新丰腴了起来,面色也愈发红润有光泽了。
每当夜幕降临,尹铭宇结束一天繁忙的工作回到家中时,同样有着专属于他的那份补汤在等待着他。
与苏月所喝的那一碗有所不同,尹铭宇的这份补汤在配方上经过了曹母的巧妙调整。
苏月担心曹母长期住在自己家里可能会觉得无聊乏味甚至心生寂寞之感,于是灵机一动,决定在后院开辟出一小片菜园子。
这样一来,曹母在闲暇之余便能亲手栽种各种各样的蔬菜瓜果,既能活动筋骨又可以消磨时光,真是一举两得!
果不其然,当尹母拥有了这片充满生机的小菜园之后,心情愈发愉悦舒畅。
对这个家更是留恋不舍,住在这里的每一天都让她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惬意和满足。
每天早上,她能陪着孙子孙女玩耍,下午还能到菜园子里拔拔草、浇浇水,吃上自己种的新鲜蔬菜,别提多方便了。
然而,到了村里农忙的时节,她还是回到了老家。
苏月原本打算雇人帮忙收割庄稼,但曹父觉得花钱雇人太不划算,坚持拒绝了,认为家里人多干几天也能把活儿干完。
苏月见曹父这么坚持,也就不再提找外人帮忙的事了。
在家人开始下地收割的那几天,苏月和尹铭宇都回到了村里。苏月和奶娘在家照顾孩子、煮饭,尹铭宇则跟着家人一起到地里干活。
忙了整整七天,才收割了大半的庄稼。
尹母心疼地望着自家大儿子那疲惫不堪、仿佛被抽走所有力气的模样,心中不禁泛起一阵酸楚。
她深知儿子不仅要辛勤劳作于田间地头,还要挤出宝贵的时间用于学习知识,实在是太过辛苦劳累。
尹母满含关切地劝导大儿子与尹铭宇先行返回家中歇息调养,剩下尚未收割完毕的庄稼则交由家中其他人慢慢来处理完成。
按照目前的进度估算,大概只需再过个几日功夫,便能将所有的农作物尽数收入囊中。
一开始的时候,苏月心里其实并不太情愿就这样早早打道回府,她觉得自己应该留下来多帮衬一些农活才好。
尹母苦口婆心地对她说:“月儿啊,你还是跟铭宇一起先回去吧!
一来呢,你可以在家里好好照料一下铭宇。
二来嘛,咱们这庄稼活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干完的,你们年轻人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呐!”
经不住尹母这般软语相劝,最终苏月只好顺从地点点头,带着尹铭宇一同踏上了归家之路。
到家之后,两个人如释重负般地瘫倒在床上,整整休息了一整天,方才逐渐恢复过来些许元气。
随后没过多久,他们便又马不停蹄地各自投身于繁忙紧张的日常工作当中去了。
尽管白天里几乎没有什么闲暇时光能够相聚相守。
但每当日夜幕降临之际,当两人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奔波,可以再次团聚之时,彼此之间那份深厚浓郁的情感反而因此变得更为坚不可摧起来。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一般飞速流逝着,不知不觉间,两个可爱的小家伙已经悄然长大。
并开始慢慢地掌握起翻身这项新技能!
虽说由于平日里父母需要忙于生计,真正陪伴在他们身边的时间相对较少,但每当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望见爸爸妈妈出现在眼前的那一刻,总会情不自禁地咧开小嘴露出灿烂如花的笑容来。
令人欣慰的是,即便父母给予他们的陪伴略显稀缺,可孩子们并未因此而生疏冷淡。
反倒始终与双亲保持着亲密无间的关系。
这种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无疑成为了苏月在忙碌之余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源泉所在,就连尹铭宇亦是如此感受深切。
每次下班回到家中以后,他总会迫不及待地来到孩子们身旁,一边轻柔地抚摸着宝贝们粉嫩圆润的小脸蛋儿,一边声情并茂地给他们讲述那些充满趣味的童话故事书。
这是他们一家四口的小幸福时刻,苏月有时也会坐在一旁陪着,逗得孩子们笑个不停。
这样的休闲时光虽然难得,却也让尹铭宇和苏月有了片刻的放松。最近他们两人都忙得不可开交。
苏月是因为收到了附近几个村落的合作意向,她名下的店铺又进一步扩张,这才忙得不可开交。
曹家村秋收后,苏月教了一个家里的厨房帮工如何制作红薯粉丝,然后在村里建了一个作坊,安排他去那里指导其他人,把收来的红薯加工成粉丝,再运往各地的商铺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