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讯结束后的次日,李斯遣人给林羽送去一封请柬,邀他前往府邸一叙,共品香茗。
林羽深知李斯不仅在大秦朝堂举足轻重,其法家思想更是影响深远,便欣然赴约。
踏入李斯府邸,庭院清幽雅致,处处透着一股书卷气。
李斯早已在亭中设好茶座相迎,见林羽到来,起身微笑相迎:“林公子能拨冗前来,斯深感荣幸。”
林羽拱手回礼:“李大人相邀,羽岂敢不来。早闻李大人府上茶香四溢,今日终能一品。”
二人入座,仆人轻提茶壶,为他们斟上热气腾腾的香茗。茶香袅袅升腾,弥漫在亭间。
李斯端起茶杯,轻抿一口,说道:“昨日与林公子一同审讯,林公子果敢睿智,斯钦佩不已。审讯之道,除了运用法家‘术’之手段,林公子的见解也让斯眼前一亮。”
林羽谦逊一笑:“李大人过奖了,羽不过是就事论事。倒是李大人对法家‘法、术、势’的运用炉火纯青,令羽受益匪浅。”
李斯微微颔首,目光中透着思索:“法家之道,以法治国,以术驭臣,以势立威,旨在建立一个秩序井然、赏罚分明的国家。林公子常年游历,见多识广,不知对法家思想有何独到见解?”
林羽放下茶杯,神色认真地说道:“李大人,法家思想博大精深,在当今乱世,实乃治国理政之良策。然时代变迁,社会发展,有些观念或许也可与时俱进。”
李斯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哦?愿闻其详。”
林羽思索片刻,缓缓说道:“法家强调‘法’的权威性,这固然重要,但在执行过程中,是否可多些灵活性?比如,对于一些轻微犯罪,是否可以通过教育和改造来替代刑罚,给人以改过自新的机会,如此既能体现大秦律法的威严,又能彰显陛下的仁德。”
李斯微微皱眉,说道:“林公子所言虽有几分道理,但法若不严,何以服众?若开此先例,恐有人借此逃避罪责。”
林羽笑着摇摇头:“李大人,羽并非主张放松律法,而是认为律法的目的不仅在于惩罚,更在于引导民众向善。若能在合适的情况下,采用教育与刑罚相结合的方式,或许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再者,对于人才的选拔,法家注重以功论赏,但除了功绩,是否也应考量品德和才能的全面发展?如此,大秦方能广纳贤才,长久兴盛。”
李斯陷入沉思,片刻后说道:“林公子的想法颇为新颖,从长远来看,或许确有可取之处。只是这施行起来,恐怕困难重重。”
林羽接着说道:“李大人,变革虽难,但并非不可为。只要循序渐进,以大秦之国力,陛下之英明,定能逐步实现。而且,在法治的基础上,若能融入一些人文关怀,使民众从内心敬畏律法,而非仅仅畏惧刑罚,如此大秦根基必将更加稳固。”
李斯目光灼灼地看着林羽,心中暗自惊叹。林羽这些想法,虽与传统法家思想有所不同,但却充满了前瞻性和创新性。
“林公子,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斯虽研习法家思想多年,却从未从这些角度思考过。林公子的思想,犹如一股清泉,为法家注入了新的活力。”李斯由衷地说道。
林羽赶忙说道:“李大人谬赞了,羽不过是抛砖引玉。法家思想源远流长,羽也只是略抒己见。”
李斯摆摆手,说道:“林公子不必过谦。今日与林公子的一番探讨,让斯对法家未来的发展有了新的思考。若日后法家能在林公子这般新思想的影响下不断完善,大秦必将更加昌盛。”
林羽心中一动,他深知李斯在法家的地位举足轻重,若能得到他的认可,对于未来推动一些理念的实施将大有裨益。
“李大人,若有需要羽之处,羽定当全力以赴。法家思想若能不断革新,不仅是法家之幸,更是大秦之幸。”林羽诚恳地说道。
二人在茶香中畅谈许久,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
李斯对林羽愈发欣赏,而林羽也明白,自己与李斯的这一番交流,或许已为未来在大秦推行一些新的理念埋下了种子。只是,在这复杂多变的局势下,这些理念能否顺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