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栎阳和陇西积极应对危机之时,咸阳城内,林羽和李斯并未放松警惕。
他们深知,虽然目前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敌人不会轻易善罢甘休,更大的危机或许还在后面。
林羽在书房中来回踱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李大人,栎阳和陇西的情况虽暂时得到控制,但那幕后神秘势力尚未完全浮出水面,不知他们还会使出什么手段,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李斯坐在案前,凝视着桌上的地图,缓缓说道:“林国公所言极是。此次事件,背后之人能在栎阳和陇西同时布局,可见其势力不容小觑,且对律法改革的影响极为重视。我们要从多方面入手,加强防范。”
林羽停下脚步,说道:“我觉得可以加强情报收集工作。让夜影的情报网全力运转起来,密切关注咸阳及各地的动静,尤其是那些可能与反对势力有关联的人或事。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李斯点头表示赞同:“此计可行。同时,我们也要对朝廷内部进行清查,看看是否还有其他官员与这些反对势力勾结。律法改革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难保不会有人暗中搞破坏。”
两人商议完毕,立刻着手安排。林羽修书给夜影,详细说明了当前的情况和要求。
“夜影,如今律法改革面临严峻挑战,幕后有神秘势力蓄意破坏。你务必调动所有情报力量,对咸阳及各郡县展开全面排查。重点关注那些近期行为异常、与可疑人员往来密切之人,一旦有线索,速来汇报。”
李斯则在朝堂上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各位官员的言行举止。
在一次朝会上,待众人就律法改革进展各抒己见后,李斯轻咳一声,目光如炬地扫过群臣,缓缓开口:
“诸位同僚,律法革新,乃顺应时势之举,关乎大秦之兴衰,社稷之安危。今于试点城邑推行,初现成效,然亦逢阻力。此阻力,非改革之误,实乃别有用心者作祟。吾等食君之禄,担国之任,当明察秋毫,若觉周遭有悖于改革之举,切不可坐视,务必据实以报。”
这时,一位身着锦袍、面容沉稳的官员出列,恭敬一揖后说道:“李大人所言甚是。律法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变革之际,利益格局重铸,难免有人心怀怨怼,妄图螳臂当车。然我大秦律法,根基深厚,改革之途,虽荆棘丛生,但只要我等群臣一心,秉承陛下圣意,何惧艰难险阻?”
李斯微微颔首,目光落在这位官员身上,似在探寻其内心真实想法,口中说道:“大人所言,深合吾意。然律法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其中利害,不可不察。暗中破坏者,或藏于朝堂之内,或隐于市井之间,吾等需时刻警醒,明辨忠奸,方可保改革顺利推行。”
另一位白发苍苍、拄着拐杖的老臣颤巍巍地站出来,语气凝重地说:“李大人,律法改革,关乎民生国运,老臣以为,除明察破坏之举外,更应注重引导舆情,使百姓深知改革之益,如此,方能上下一心,众志成城。”
李斯面露赞许之色:“老大人高见。律法之改革,旨在利民,若百姓皆能领会其中深意,自会拥护。然其间必有奸佞之徒,混淆视听,误导民众,此乃吾等需着力解决之关键。”
朝会之上,群臣各抒己见,表面上皆对律法改革表示支持,然李斯心中明白,须得谨慎甄别,以防别有用心之人暗藏其中。
与此同时,在陇西,张将军带领士兵们经过几天的排查,终于发现了一些线索。
一名士兵匆匆来报:“将军,我们在边境附近发现了一个可疑的营地,里面的人行动鬼鬼祟祟,似乎在谋划着什么。”
张将军神色一凛:“走,去看看!”他立刻带领一队精锐士兵,悄悄靠近那个营地。当他们接近营地时,听到里面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
“那个张将军太可恶了,一直在追查我们。这次一定要想个办法,让律法改革彻底失败!”一个粗嗓门的人说道。
“哼,我们可以联合附近的外族,让他们再次进攻陇西。到时候局势大乱,律法改革自然就推行不下去了。”另一个声音阴恻恻地说道。
张将军心中大怒,没想到这些人竟然妄图勾结外族来破坏律法改革。
他低声对身边的士兵说:“听这意思,他们还没来得及联络外族。我们必须立刻动手,将他们一网打尽,绝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士兵们纷纷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杀意。
张将军一声令下,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进营地。营地里的人没想到会遭到突袭,顿时乱作一团。
“你们是什么人?竟敢擅闯营地!”一个头目模样的人喊道。
张将军手持长枪,冷冷地看着他:“我是什么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勾结外族,破坏律法改革,今日就是你们的末日!”
一场激烈的战斗瞬间爆发。张将军身先士卒,长枪如龙,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
士兵们也士气大振,奋勇杀敌。经过一番激战,营地中的敌人被全部歼灭。
张将军在营地中搜出了一些信件,上面果然提到了勾结外族的计划。
他深知此事重大,立刻派人将信件送往咸阳,向林羽和李斯汇报。
林羽和李斯收到信件后,意识到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刻。那隐藏在暗处的势力竟然妄图勾结外族,引发更大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