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和苏瑶盯着那几株枯萎的高粱苗,心急如焚。
苏瑶轻轻扒开高粱苗根部的土壤,仔细查看,脸上的神情愈发凝重。
“林公子,你看这根部,有一些细小的白色丝线状物体,这很可能是一种菌类,侵蚀了高粱苗的根系,导致它们无法吸收养分,才会枯萎。”苏瑶指着根部,忧心忡忡地说道。
林羽凑近一看,果然看到那些若隐若现的白色丝线,心中暗暗叫苦。他思索片刻,说道:“苏姑娘,你对这类病症可有应对之法?”
苏瑶微微摇头,神色黯然:“这种菌类较为罕见,我曾在古籍中略有耳闻,但并未记载有效的解决办法。而且,一旦染上,若不及时控制,很可能会蔓延至整个试验田。”
牛二一听,急得跺脚:“这可咋整?难道咱这试验田就这么毁了?不行,俺不甘心!”说着,他撸起袖子,一副要跟这病害拼命的架势。
阿强也满脸沮丧:“忙活了这么久,咋就突然出这档子事呢?”
林羽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说道:“大家先别急。既然苏姑娘在古籍中见过,那说明还是有线索可寻。阿智,你对各类书籍熟悉,咱们这附近有没有藏书丰富的地方,或许能找到相关记载,说不定能找到解决办法。”
阿智挠挠头,思索片刻后说道:“林公子,离咱这儿几十里外的镇上,有个老学究,听闻他藏书万卷,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没准他那有相关的书籍。”
林羽眼神一亮:“好,阿智,事不宜迟,你立刻出发去镇上,找到那位老学究,向他借阅相关书籍,务必尽快赶回来。”
阿智点头如捣蒜:“公子放心,俺这就去,保证快去快回!”说完,他转身就朝着镇的方向跑去。
看着阿智远去的背影,林羽转头对苏然说道:“苏然,你带着阿诚和阿强,把已经枯萎的高粱苗小心拔掉,防止病害进一步扩散。另外,仔细检查其他高粱苗,看看有没有类似的症状。一旦发现,立刻处理。”
苏然点头应道:“林公子放心,我们一定仔细检查。”说罢,便带着阿诚和阿强开始动手处理枯萎的高粱苗。
牛二则在一旁嘟囔着:“俺就不信治不了这小小的病害!等阿智把书找来,看俺怎么收拾它们。”
林羽又看向苏瑶,说道:“苏姑娘,我们也再仔细研究一下这些染病的高粱苗,看看能不能发现更多线索,说不定能找到暂时抑制病害蔓延的方法。”
苏瑶点头,两人再次蹲下身子,仔细观察起高粱苗的病症。
苏瑶一边观察,一边说道:“林公子,你看这菌类生长的位置和形态,似乎与土壤的湿度和透气性有一定关系。或许我们可以从改善土壤环境入手,尝试抑制它的生长。”
林羽微微点头:“苏姑娘说得有道理。我们可以先在试验田周围开几条排水沟,降低土壤湿度。另外,给其他高粱苗松松土,增强土壤的透气性。”
说干就干,林羽和苏瑶立刻拿起工具,在试验田周围挖掘排水沟。
牛二见状,也赶紧过来帮忙。三人齐心协力,不一会儿,几条排水沟就挖好了。
随后,他们又开始给高粱苗松土。林羽一边松土,一边在心中祈祷阿智能尽快带回有用的书籍,找到解决病害的办法。
时间在紧张和担忧中慢慢流逝。终于,夕阳西下的时候,阿智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手中抱着一本破旧的古籍。
“林公子,俺……俺把书带回来啦!”阿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
林羽赶忙接过古籍,和苏瑶一起仔细翻阅起来。翻了许久,终于在一页不起眼的角落,找到了关于这种菌类病害的记载。
“找到了!上面说,这种菌类喜湿怕光,可用一种名为‘日光草’的草药熬成药水,浇灌根部,可抑制其生长。但这‘日光草’……极为罕见,生长在向阳的悬崖峭壁之上。”林羽念着古籍上的内容,眉头再次紧皱。
苏瑶听闻,说道:“林公子,不管这‘日光草’多么难找,我们都要试一试。只要有一丝希望,就不能放弃试验田。”
牛二拍着胸脯说道:“对!公子,俺不怕危险,俺去寻找这‘日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