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渊摆手示意平息,“各位的心意我已经清楚,请听我继续讲述。”
随后宣布任命十三先生为“打更人”组织首领,由宫羽担任副统领负责辅助,红薯担任总顾问处理王府情报事宜。
该组织内部分为四个等级:金锣需达到八品以上的修为,银锣需达到六品以上,铜锣至少要有三品水平;至于普通成员则称为“白役”。
而金锣由李承渊亲自选拔,其他职位则交给十三先生定夺。
“甄平被暂时授予金锣的身份。”
这些任命安排,的确显示出他对团队结构的独特思考。
在情报处理方面,十三先生展现出了足够的才能。
从《琅琊榜》里他成为梅长苏的贴身情报助手,就能看出他的能力已经深得梅长苏的信任。
事实证明了他的确当得起这份信任。
这生,十三先生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把妙音坊经营得红红火火。
时至今日,妙音坊的情报网络已遍布数千人,他们多数藏匿于京都的各个角落,其余的则分散到了庆国和北齐各地。
毫无疑问,十三先生作为一个情报组织的领导者非常合格。
只是他年事已高。
若是普通的情报机构,十三先生依然可以胜任。
但李承渊心中所设想的打更人组织,对他来说显得有些勉强。
无奈之下,李承渊目前只能依靠他。
毕竟,李承渊身边暂时无人可以替代十三先生,而且打更人一时半会不会公诸于世,所以暂时使用十三先生也是权宜之计。
随着李承渊未来资源增多,没准能找到更为合适的人选。
至于其他人,如宫羽的能力也十分不错,担任副首领完全没有问题;红薯作为王府的管家,在信息分析上有着极高的专业素养;甄平则纯粹是个武斗型角色,负责安全保卫,至于管理能力反而不那么重要。
众人对这一安排均没有异议,因为其他人员几乎没有能够适应新职位。
青鸟虽有能力担任金锣一职,但她是李承渊的贴身侍女,主要任务是保护李承渊的安全。
她个人也无意加入打更人,只想永远陪伴在李承渊左右。
接下来,李承渊吩咐万三千在京都打造乾坤书局总部作为打更人的办公地点。
这个选择非常巧妙,一方面因为书局每天有大量的纸张消耗,能掩盖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书库丰富的书籍可以方便存储信息,加上这里人流众多、职员繁忙,是掩护情报工作的好场所。
鉴于此,建筑规模必须宏大。
因此,李承渊指示按鉴察院的标准设计乾坤书局总部。
出于低调考虑,不必声势浩大,分阶段建设也不迟。
为此,他还给万三千提出了一些建议并获得了后者的响应,答应尽快督办。
新情报道组织成形后,妙音坊的重要性将降低。
李承渊命令尽快撤回所有情报相关人员,并放任妙音坊自行生存下去。
随后,李承渊听取了万三千关于王府商业发展的汇报:王府旗下共拥有33家商铺,包含多家分店与行业涉及广。
包括但不限于有间客栈和有味轩等品牌店铺,还有新开设的“一点浩然气”的浩然镖局,由甄平带领。
此外,还有一些诸如粮油食品和布匹药材类的商品贸易,不过这些琐碎业务由万三千总结汇报给李承渊,他听完表示很满意,还决定组建青云商盟,并任命万三千为盟主、绿蚁做总顾问,确保财务清晰。
值得一提的是,梧桐苑的丫鬟中,绿蚁以棋艺着称,聪明绝顶,各方面才能都非常卓越。
只不过与擅长全面规划的红薯相比,绿蚁更适合担任“军师”的角色。
因此,李承渊一直让绿蚁协助红薯。
在红薯将王府管理得有条不紊的过程中,绿蚁的贡献不可或缺。
如今,王府的五大丫鬟——红薯、绿蚁和青鸟,都能独当一面;而桑文和黄瓜则相当于李承渊的“秘书”。
桑文精通文字,懂得音乐,能够帮助李承渊抄写书籍、演奏音乐,并让他心情舒畅。
黄瓜则负责照顾李承渊的饮食起居,她是府内的开心果,虽然有些笨拙,但天生爱笑,府里所有人都喜欢她的笑容。
看到她微笑,大家都会不自觉地跟着会心一笑。
这次会议,全面梳理了李承渊目前的实力布局,几乎每个人都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包括杨万里!
杨万里现在是李承渊的幕僚,负责社交应酬,处理官方事务。
尽管这些事情他并不特别喜欢,但他甘愿承担,因为他志向远大,深知这是成为高官的必经之路。
虽然有时做得不轻松,但杨万里感到充实且充满斗志,更重要的是,他遇到明主,让他内心安定并充满奋斗的动力。
这一次会议提升了王府的凝聚力。
会议后,万三千连夜离开,其他人都各自返回住所休息。
原本李承渊也想早点休息,因为他次日要亲自出城执行任务——追捕司理理。
不过由于宫羽好不容易来访,李承渊便把她留下来共度夜晚。
在寝殿中,宫羽的声音格外动人。
次日清晨,风云变幻!
司理理前一天焚烧花船后离开京城,分兵六路,混入人流中向北行进。
作为牛栏街案件的唯一突破口及北齐在庆国的最高级密探,她的动向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追踪最积极的便是鉴察院一处以及范闲和王启年。
一大早,他们正准备出城追击,却被朱格带领一队拦下。
朱格想要司理理以求换取利益,不希望范闲破坏他的计划。
然而半路突然出现了户部侍郎范建率领的禁军,为范闲保驾护航,迫使朱格不得不退让。
范建的到来使得范闲顺利出城。
鉴察院一处对此颇为不甘,有人发现拦截的马似乎是军用马匹,表明那是天子亲军。
朱格感叹道:“这说明陛下非常信任司南伯!” 院长离京时特别交代过,尽量不与司南伯正面冲突,除非涉及谋反或弑君。
属下不解:“为何一个户部侍郎如此特别?”
朱格回答:“那是在潜龙之时期间就相伴左右的老朋友啊。”
属下还想询问,朱格挥手制止:“范闲个人不足为惧,关键是要抓紧追捕,务必将司理理拦阻在边境内。”
礼郡王府中,李承渊早餐完毕并准备妥当前,一直在等待十三先生的消息。
上午巳时三刻,终于收到密报:“殿下,十三先生传来消息,司理理乔装成普通百姓,刚刚折返回京都,正欲从东门离开!”
李承渊立即起身,换上面具,伪装成范无咎的样子,并穿上斗篷掩盖全身。
老黄扮作一位江湖侠士,头发散乱,贴了满脸胡须。
两人装扮齐全后,立刻骑上战马疾驰向城门!
城门附近的搜查相当严密,但李承渊和范无咎两人毕竟是男子,且有几名城卫认出了范无咎,知道他是二殿下身边的贴身护卫。
因此,根本没人敢仔细检查他们,便迅速放行。
二人顺利出城后,直奔东方而去。
没走多远,路边突然出现一人,轻步走近他们身旁,低声说道:“问心无愧白天事。”李承渊愣了一下,随口回应道:“不怕打更夜晚声?”
那人立即答道:“回大人话,我是打更人铜锣,擅长追踪,司理理刚刚经过此地,请大人跟我来!”说罢,铜锣牵过自己的战马,飞身而上,风驰电掣般冲向前方。
李承渊望着这位自称铜锣的打更人,哭笑不得。
他原本给打更人的口号竟被当成了接头暗号?
不过他也明白,十三先生办事效率极高,昨晚宣布新情报组织后,第二天早上就见到打更人铜锣了。
这说明十三先生早已为此做好充分准备,只要命令一下达,便能立即行动。
此时最重要的是赶紧追上司理理。
李承渊挥鞭一抽,催促着座骑紧追其后。
与此同时,在另一处负责北线追踪的范闲也开始察觉到不对劲。
聪明如他,细致思考过后,发现了司理理采用的瞒天过海计策。
经与王启年讨论,确认她佯装朝北逃离实则另有所谋。
范闲意识到司理理的真实意图是要分散大家注意力引向北方,然后悄然返回京都,从东门出去径直向东,前往澹州最后由海上折返北齐。
这无疑是个极富巧思的计划。
可惜遇上范闲后只能功亏一篑!范闲立即决定调整追捕方向,带着王启年转向东方全速追踪,并凭借轻功抄小路穿行山林间。
即便晚于对方出发也终于咬住目标,保持不离太远。
而在追了一段时间后,李承渊发现步行用轻功反而快些,于是同老黄弃马而改用轻功前进。
尽管如此,他们始终保持着对前边司理理踪迹的关注毫不担忧错过。
李承渊完全可以在任何时候追上前面逃犯,但他故意选择让司理理先走一段,为的是给她设个陷阱!
所以在以轻功能更快追上的方式抵达之前地点后,李承渊刻意避免与之正面相遇而是悄悄提前一步赶到那家客栈。
他最初担心选错地方,但后来觉得这种顾虑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