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帝淡淡地说:“既然喜欢这样做,那么让朕也学一学,一味地做下去,看看结果会怎样!
切记,这些都是因为你们才会丧命的!”
于是,在御书房内,太子与李承泽一连跪了足足两个时辰。
一直到两人面色苍白,庆帝才允许他们离开。
李承渊在一旁观摩全程。
除了罚跪和交付那份官员名单外,庆帝始终未多加责备或训斥。
这使得李承渊意识到,庆帝的沉默反而更加令人生畏,他感觉这只是开始,后续肯定还有更严厉的惩罚。
这两人的所作所为的确太过分了,若不给他们一点教训,恐怕他们会变本加厉。
对此,李承渊并无异议,反正与自己并无关联。
即使庆帝真的生气,也未必会迁怒于他,除非抓到他的证据。
经过一个时辰的陪伴,李承渊才被庆帝准许返回王府。
结果刚回到家便发现府上已被搜查,显然庆帝已对其起了疑心,甚至派出侯公公亲自前来王府查办。
幸好红薯拥有玉石小镜,及时将司理理和滕梓荆一家藏起来。
如此一来,王府内几乎没有什么可隐藏的东西了,一片“整洁”。
搜查结果无果后,侯公公等人只得空手而回。
得知此事的李承渊暗中松了口气。
好在第二块玉石小镜及时送到红薯手中,不然还真要棘手。
现在想来,他们在御书房滞留那两个小时是为了配合查府行动。
只是不知庆帝是否也同时对太子府和秦王府进行检查。
——御书房内,三个皇子离去后,侯公公手持报告单快步进来呈交。
“陛下!这是查府的结果,请您过目!”
庆帝展开折子细读。
首先查看的是太子府的结果,阅毕忍不住大骂一声:“混账!”然后查看秦王府情况,又骂了一句:“混账!”
看到礼郡王府结果时,庆帝惊奇问道:“没找到司理理?”
“回禀陛下,没有!完全没有痕迹。”侯公公道,“郡王府规模不大,我们查得很彻底,墙面、地板都没有遗漏。”
“难道真不是李承渊所为?”庆帝疑惑。
侯公公低声回答:“陛下,三皇子确实无关。
据暗探报,事发当天三殿下一直在府中写作,并未出门。
唯一九品高手青鸟也在东市闲逛了一天,我们的人都在盯梢,可以肯定她未曾离城。”
庆帝若有所思地点头,继续阅读。
阅毕之后,他诧异:“李承渊府上就这么点东西?”
“回禀陛下,属下也很惊讶。
确实很干净,贵重物件不多,大多都是宫廷赏赐。
除此之外郡王府几乎没有任何值钱之物。
而且,连仆人也只有八十多个。”
“李承渊有不少商铺吧?”
“陛下,这些可能都入不了三殿下法眼,赚不到什么银子,他还是醉心文墨居多。”
庆帝闻言,心情稍霁。
无论如何,总算在自己的三个儿子中找到了一个相对“安稳”的孩子。
虽说这小子确实有些贪恋美色,但少年时期对异性有好奇心也属正常。
更何况老三还是个读书人,而书生多情古已有之,并没有什么不妥的。
要说唯一的遗憾,恐怕就是他复杂的身世了吧。
每当想起李承渊的真实来历,庆帝脸上的微笑总会逐渐消散,陷入深思,仿佛心事重重。
礼郡王府内,李承渊正浏览着最新的情报。
刚得到的消息称,中午时分,范闲与鉴察院的黑骑一同步入京城。
他们才进城门不久,京都府便立刻要将范闲带走问话。
毕竟有举报称范闲牵涉某案件,京都府依照规矩询问再合理不过了。
然而,鉴察院的黑骑却拒绝交人,坚称此案件已由鉴察院接管,要把嫌疑人带回审讯。
面对这样的回应,京都府非但没有不满,反而异常积极地迅速办理移交手续——这一烫手山芋终于有了接盘的人!
于是,范闲甚至没来得及回家,就被直接带到了鉴察院。
至于进入鉴察院后会面临什么处境,外界无从得知。
但在李承渊看来,范闲在那里就如同回到自己家一般。
尽管朱格未必对他友好,如今陈萍萍回京主持鉴察院工作,事情应该会有所不同。
陈萍萍虽然刚到宫里,暂时还未返回。
实际上,关于范闲的案件细节已经变得无关紧要。
无论他是自卫还击抑或主动出击,除了林相可能还在意之外,几乎无人关心其过程,更在意的是范闲是否真正导致林拱之死。
对于林相而言,最重要的是确认他的儿子是不是死于范闲之手。
具体缘由已成次要。
个人立场和关注焦点自然各有差异。
而这个案子的结果如何,李承渊心里也有数。
庆帝绝对不会坐视不管亲生子。
即便没有必要的重大原因,皇帝也不舍得让范闲面临严重后果。
更何况,范闲在朝廷仍有许多重要作用未完成。
因此,在李承渊看来,范闲不会受到严惩。
唯一棘手的恐怕是来自林相的后续反应。
作为朝中重臣,林相当然不会轻易放手,若决意追责到底,那就算范闲不死,也会大为棘手。
因此,关键在于庆帝和林相的态度。
如果两方都能谈妥此事,也就顺利多了。
当晚,李承渊决定拜访陈萍萍商议对策——无论如何都要尽力协助范闲度过难关,毕竟同为亲人。
正在春宵楼养神的李承渊突然被红薯打扰,“殿下,婉儿郡主在楼下等您。”
“嗯?婉儿来了?”李承渊一怔,忙道:“快请上来!”
“是!”红薯行礼离开。
片刻后,林婉儿登楼而来,身旁伴有一名红衣女子,正是好友叶灵儿。
“参见三表哥!”
“臣女参见三殿下!”
“别这样见外,”李承渊连忙挥手示意,“我们家人不必如此客气。”
“谢三表哥。” 林婉儿神情憔悴,勉强微笑,旋即剧烈咳嗽起来。
“咳咳咳……”
李承渊关切不已,立即安排她坐下休息。
随后转向叶灵儿道:“听闻你武艺高强,我家中丫鬟一直想与你切磋。
不知道是否有兴趣过招?”
“这……好吧。”叶灵儿略显犹豫地答应了。
听到要进行比武,叶灵儿眼中瞬间亮了起来。
她对武学痴迷不已,每次提到比武就会兴奋得失去分寸。
不过这次情况非同寻常,所以叶灵儿迅速镇定下来,并没有立刻应承,而是先看了看林婉儿的表情。
林婉儿微微点头,示意叶灵儿不用担心她的状况。
想到婉儿之前提起过,在众多表兄弟中只有三表哥李承渊对她最好,一出事,她最先想到的就是这位三表哥。
因此这里应该不需要她过多照料林婉儿。
叶灵儿想罢不再犹豫,向李承渊拱手道:“那殿下,我就先告辞了!”
李承渊微笑着说:“好,去找红薯,她会好好招待你的。”
“不必担心,我自己能找到路!”叶灵儿说完就风风火火地下楼而去。
很快,房间里就剩下李承渊和林婉儿两人。
等到只剩两人时,李承渊坐到林婉儿的对面,眉头轻皱:“婉儿,你还在咳嗽吗?我给你的药不奏效?”
林婉儿感受到李承渊的关心,心中一暖,连忙答道:“不是的,三表哥,药我还未服用。”
“为什么不服用?”李承渊不解地问道。
林婉儿低声解释说:“因为三表哥说过我要装病,我怕自己演技不过关坏了事。
再说了,范闲给我配制的药物效果很好,我一直没有服用。”
李承渊闻言,哭笑不得:“你呀,这倔强的性格真拿你没办法。
既然这样,婉儿,你还带着我没让吃的药在身边吧?”
“当然带在身边呢。”林婉儿从腰间香囊中取出一颗回元丹,“我知道这药宝贵,所以时刻带在身上。”
“那你现在吃了它吧,已经不再需要你装病了。” 林婉儿却一脸疑惑地问:“为什么突然不需要我装病了呢?”
李承渊叹了口气说:“与范闲有关的事情,婉儿我不瞒你了,但你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把药吃了。”
林婉儿明白了李承渊是为了她的好。
此刻她只想身体恢复得更好一点,才能有余力去做更多的事情。
于是点了点头,取药服下,李承渊马上递过一杯水。
吞下丹药不久,林婉儿便感觉肚中的药物发挥作用,胃部涌起一股热流顺经脉流动至四肢百骸后归返内脏,完成了体内一个小周天的循环。
只觉得浑身充满力量,气力充沛,尤其是呼吸更加顺畅,胸口也不再那么压抑。
这一刻,林婉儿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舒畅之感。
这一瞬间,使她既惊叹于药物的强大,又感动于李承渊对她无私的帮助。
“婉儿,你感觉如何?”李承渊好奇地问道。
这还是他头一次见到有人服用回元丹,非常想了解药效的实际表现。
林婉儿连忙点头回应:“很好,我觉得现在的身体完全好了,没有丝毫不适!”
“见效如此迅速?”李承渊惊讶道,“看来这丹药真是了不起的东西!”
婉儿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三表哥,你给的丹药太珍贵了,我……婉儿实在受之有愧。”
李承渊摆手示意无妨:“不要这么说,作为你的表哥,为你治病是理所应当的。
更何况我也是替别人给你的!”
婉儿微微一怔后突然问道:“表哥所说的他人……是范闲吧?”
提起范闲的名字,婉儿的脸色明显白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