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剑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于是派遣其门下徒弟诱使夏侯现身,并相约而定,趁着张远离京之时联手狙杀张远,以此为其门下的逝者复仇!
然而可叹的是,夏侯中了圈套。
实际上东方剑真正的目标是铲除他!
这样一来,既为死去的徒子徒孙报仇,又能将责任栽赃给张远,从而一举两得!
陛下,从长安街事件到郊外伏击,整件事情皆出于东方剑与北齐国的诡计!
他们此举的目的在于诱导我国朝堂内乱,从而使北齐能够乘虚而入、发起侵略战争!!
陛下,北齐心机如此险恶,简直为人不齿!臣恳请陛下颁下诏令,早日讨伐北齐!”
王世忠陈述完,韩大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他还曾猜测王世忠将会如何替张远洗脱罪名,但从未料想到他会借此机会引入东方剑并发起国战!
这一招完全符合皇上的意愿,皇上早就想开战却始终没有借口。没承想,王世忠竟借这案件为皇帝提供了完美理由。
至此案结了局,张远无过,战争有了依据,堪称一箭三雕!
唯一遗憾的是赵文之死被歪曲真相……
意识到这里,韩大人心中隐隐感到一阵寒意。他更加庆幸之前陈将军及时前来沟通了一番,否则若非提前告知,即便案子按此结论完结,赵文岂非白死?
如今陈将军用赵文的性命换取大宝智商恢复,也让家族不至于全面衰败。
与此同时,圣上听闻王世忠“最终陈词”
之后也十分欣喜,只是这种情绪未曾流露在外。取而代之的是震惊地追问:“你刚刚说什么?要出兵?”
王世忠迅速点头回答:“是的,请立即出兵!”
“出兵……”
皇帝沉思良久,故作谨慎地表态道:“动武关乎国家命运,不可草率!”
接着他看向韩丞相询问意见:“老卿觉得此事怎样?”
韩丞相站起身来,重重叩首跪地大声呼喊道:“恳请陛下为小儿讨回公道!”
皇帝赶紧安抚:“老爱卿贵为百官之首,不应行此重礼啊!”
韩若诚依旧跪拜不起,眼中布满血丝望着帝王,犹豫再三才咬牙应声道:“臣信任陛下裁决!”
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叹息曰:“既然如此,朕立刻降旨责令东夷城交人归案。至于北齐那边……朕虽向不轻易诉诸兵戈,怎奈彼等咄咄逼人、欺人太甚,这场战怕是避无可避了!朕当集结全国力量讨伐背义之徒。老爱卿是否安心?”
韩相心底悲怆至极,事态发展至此他也无言反驳,“明白。”
听到肯定的回答后,圣上升起身子庄严说道:“好!既然已了解明白那么整件事就可以尘埃落定了!王世忠——”
“在!”
王大人恭敬拱手等待旨意。
燕明查案有功,却蒙受不白之冤,理应补偿,这样吧,你马上释放燕明,并下旨封他为太常寺协律郎,即刻上任!”
“臣遵旨!”
王公公拱手答应。周相听了这话,心中再次一震。
他清楚,圣上这是说给他听的。
皇上知道他还对燕明存疑,怕他报复燕明,所以在面前列出燕明的官职,明示燕明是圣上要栽培的人,不容挑衅!
这是警告,亦或是威吓!周相心中发寒!
此刻,他再一次感到庆幸,幸好有了赵瑞,否则他子周成这次不仅会死得不明不白,反而成为他人手中的一枚棋子,到头来真的是含冤莫雪!
抬眼望向圣上,周相头一回觉得,这人坐这皇位当真让大周痛心!假如现在坐龙椅的是赵瑞呢……
念头一闪而过,瞬间在周相心底疯长,难以遏制!
事情告一段落,圣上打发走了周相。
周相刚走,皇上立即将怒气转移到赵瑞身上:“赵瑞,你好大的胆子!”
赵瑞赶忙低头认错:“儿臣知罪。”
“呵!你知道自己的错误?”
皇上冷冷说道,“分明是你知法犯禁,无法无天!”
“求陛下恕罪,儿臣确实一时糊涂冲动。”
赵瑞果断承认过错,而后掏出怀中单筒望远镜递交给朱太监。
朱太监心领神会,接过望远镜呈递给皇上。
皇上不明就里,拿起望远镜问道:“这是什么?”
“回禀陛下。”
赵瑞解释道:“这是郡主吴悠赠送给儿臣的东西,据说此物是她偶然所得,能清晰看到八百米之外的景物,乃军旅侦察珍品。
要是用于军方,将发挥极大的作用。
可惜吴悠不懂军事,但觉此物重要,特委托儿臣代其拜访监察院,想与范公子讨论一下,没有告诉他人。
儿臣以为此物对朝廷意义非凡,又不愿硬夺其物,只好应承下来。
然而儿臣对监察院完全不知如何潜入,无奈只得强闯进去!儿臣明白自己已铸成大错,所以离开监察院后第一时间前来向陛下请罪。
无论陛下怎么责罚儿臣,都决不推诿!恳请陛下治罪!”
旁观的王公公听完赵瑞一番言辞后,表情颇为生动!此刻只想着感叹一句。
赵瑞,果然是个人才!
此次强行闯入监察院之事不大不小,具体还要看皇上的决定。
最关键的是赵瑞能否把皇上哄好安抚住。
王公公认认真真思考了许多办法都觉得赵瑞定会遭到皇上申斥,却没想到赵瑞竟然能找到这么巧妙的托词。
将望远镜伪造成吴悠给予赵瑞的答谢之礼,这样一来赵瑞就有充分合理的理由闯监察院了。
不管怎么说,不论是圣上还是王公公都很明白,那望远镜必然是赵瑞的杰作。
平日里吴悠根本不出郡主府邸,何以会得到这等珍稀之物?但二者皆默契地未曾点破。
毕竟真相不是核心,核心是赵瑞给出的理由足见可信性,如此足矣!
再者而言,当前最牵动皇上心思之事即是进击北辽。而望远镜在两方征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张天霖送来的这架千里镜,相当于给景皇即将发起的全国大战增添了一份重要的安全保障。这礼物着实送到了景皇的心坎上,想不让陛下满意都难。
再者,司夜的事宜也顺利解决,与楚国开战的理由已经齐备。眼下正是景皇最为欣悦之时。
不出差错的话,张天霖这一系列环环相扣的举措,定是让景皇此刻满心欢喜。
故此,王老院主忍不住感叹:张天霖不过十九岁,处理事务竟能周全至此,从初始至终了,所有难点皆能圆满处置。如此深的心思,确实难得!
正如王老院主所料,景皇在得知这千里镜可远观八百米之外后,兴致陡然大增。
当下也不再责备张天霖唐突,连忙取过千里镜对准眼前,结果却只看到漆黑一片。
“为何什么都看不到?”
景皇疑惑地向张天霖发问。
张天霖答道:“陛下尚未打开护罩,并且大殿内光线昏暗视野不佳,若想观看清楚,最好前往殿外。”
“那还等什么?快些移驾 ** 吧!”
景皇兴致勃勃,当即起身往外行去。
路过张天霖身旁时还不忘吩咐一句:“记得推着王院长一同前去。”
“遵命。”
张天霖应了一声,来到王院长身后的轮椅旁,轻轻推起向前走去。
王老院主的脸上泛起了淡淡的笑意。仅仅是被张天霖推着就让他感觉甚为愉悦。毕竟这是张天霖头一次替他推轮椅呢!
一路上二人皆沉默无语。
皆因知晓这位景皇乃是大宗师境界。九品高手便能够隔墙听音,更莫要说大宗师的修为。
所以尽管景皇脚步轻快已走到前方一段距离,但如果此时二人低语几句,亦会逃不过景皇的耳目。
并且张天霖心中猜测,或许景皇就是想知道他和王老院主是否会私下交谈,才会刻意安排这样的场景。
张天霖此次冲击御监察使,表面上是对御察机构造成了冒犯,实质上则是借此机会与该机构建立了一定联系。
然而景皇生性多疑。
极可能对张天霖和王老院主之间的关系产生疑问。
因此在御察机构之中张天霖对王老院主“态度冷傲”
,甚至当众揭其短处的行为反而能让景皇安下心来。
即便如此,景皇依然心存疑虑,真可谓难以讨好啊!
片刻之后,三人抵达 ** ,景皇于池畔站定。
随之取出千里镜摸索一番后拆下了护罩,重新举起看向远方。这一刻,景皇发现了真正令自己震撼之处。
身为大宗师修为的景皇,凭肉眼便足以清晰观望百步之外。而此刻借助千里镜,更是可以看清千米之遥的具体情景。
无奈宫殿周围地界狭小,通过千里镜仅能看到远方的宫墙,未免让景皇稍感不满。
转念一想便登上不远处的高台楼宇。
刚将王老院主送上二楼,便看到景皇的身影已然攀至三层。
张天霖啼笑皆非,只好招呼侍从搭建梯阶,小心将王老院主抬至楼上。
等费了一番工夫才到三楼的时候,便瞧见景皇正握着千里镜看得兴致盎然。
景国王宫东西长度六百余米,南北宽度接近千余米。他们如今所在之地处于东南方位。故而景皇立在这高楼之上,能清晰观望宫殿东南方向外墙之外的景象。
他竟连外面商贾行人往来都能收入眼中!
这般奇异宝物,当真令景皇爱不释手,称颂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