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六,时怀瑾受伤后第一次上朝。
弹劾他的奏章一直被留中不发,如今他再度出现在朝堂,言官更加激愤,纷纷出列弹劾。
慕容昱咬了咬牙,再压不住心中的怒火,猛地一拍龙椅,站起身来。
“师父重伤初愈,你们便百般刁难,是何居心?”
“不管怎样,他是朕的师父,是母后的救命恩人!”
他一怒,刚刚义愤填膺的言官纷纷低垂下头,大气不敢出。
骆怀慎微蹙着眉,看向云琼华,眼神中满是忧虑。
云琼华刚要开口,时怀瑾便上前一步,对慕容昱拱手。
“刚刚弹劾臣的奏章,皆是子虚乌有,臣奏请,将弹劾之人尽数革职。”
慕容昱闻言一愣,脸上的怒意骤然散去,有些不解地望向时怀瑾。
“虽说弹劾不妥,但……”
“皇上与本宫也累了,有什么明日再议,今日便到这里。”
云琼华的声音自薄纱后响起,打断了慕容昱的话。骆怀慎闻言,立刻扬声奏报退朝。
下朝后,慕容昱跑到云琼华身前,拉住她的手走到僻静处,摒退了宫人。
“阿姐,那些人抓着师父的错处不放,罚一罚他们也好。”
“只是师父今日也太奇怪了些,往日都是教我宽仁,今日却直接奏请罢黜言官。”
云琼华捏了捏慕容昱的手,微勾起唇角。
“不过一年,你这手便大了一圈。”
慕容昱正沉浸在刚刚的争执之中,听见云琼华的话猛然一愣,低头看向自己的手,缓缓开口。
“……长大了一岁,自然长了些个子。”
云琼华将他的手握在掌心,放柔了语气。
“成祖十二登基,十六亲政,你如今十一,便还有五年。”
慕容昱呼吸顿了顿,眼眸中闪过亮光。
“昱儿一定努力成为明君。”
云琼华笑了笑,轻点了点头。
“会的,一定会的。”
“你如今长大了,有些事,我便与你直言。”
她顿了顿,望向慕容昱,眼神中满是郑重。
“先帝废政,官场已是一潭死水,不破不立。”
“时怀瑾是有不少政绩,但他上位不正,又多逢迎之事。清理官场,便越不过他。”
慕容昱怔愣片刻,忽然紧握住云琼华的手。
“可是除了大伴与阿姐,便是师父对我最好,我……”
“你师父也是这样的心思。”
云琼华拍了拍慕容昱的肩膀,“否则他便不会做出这么多狂悖的事。”
慕容昱闻言身躯一震,不可置信地看向云琼华。
“师父他……”
“他罪不至死,你且将他调去偏远州县主政一方,等做出成绩,你再调他回京就是。”
云琼华伸手,摸了摸慕容昱的发顶。
“自他而起,清理禄蠹,改革吏治,才能盘活官场。”
“官场清正,新政才能彻底推行;新政推行,百姓便能吃饱穿暖;百姓富足,才能支撑与燕国的大战。”
“昱儿,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你我不能以私念阻碍国政。”
“你明白吗?”
慕容昱眼神闪烁,紧紧攥住云琼华的手,头颅低垂。
许久后,他低声开口,声音已带上了哭腔。
“昱儿明白,昱儿都听师父和阿姐的。”
云琼华心中不忍,又摸了摸他的头,亲自将他送到了文华殿。
时怀瑾重伤初愈,谢太傅辞官,侍讲的差事便给了翰林院。
云琼华旁听了一会儿,便悄悄离开,赶回了仁寿宫。
她前脚进门,后脚书意便来通报。
“娘娘,柳大人到了。”
云琼华点了点头,又向书意走近一步,开口询问。
“时怀瑾呢?”
书意压低声音,“已按娘娘的吩咐,让时大人候在大殿侧间。”
云琼华命书意宣柳璟入内,又在环瑶的搀扶下走进了大殿,在正厅坐下。
柳璟缓步入殿,对云琼华行了一礼,便静立在殿中,目光落在身前的地面上。
云琼华望着他拘束的模样,端着茶盏,唇角不自觉浮现笑意。
“本宫骤然宣你来,你就不想问问,本宫有什么事?”
柳璟沉默了一会儿,低声开口,清冽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沉郁。
“时大人之事。”
云琼华喝茶的动作一顿,缓缓放下茶盏,有些惊讶地看向柳璟。
“你再猜猜,本宫想让你干什么?”
柳璟依旧低垂着头,声音低沉。
“朝中对时大人弹劾不断,民间更是群情激愤,娘娘与皇上一直将弹劾的奏章留中不发,便是在等情绪最浓时,发雷霆之怒。”
云琼华眼神亮了亮,接着追问。
“为何而怒?”
“时大人身为百官之首,却言行无状,私结朋党,所以发怒。”
云琼华轻笑一声,望了环瑶一眼。环瑶立刻上前,递给了柳璟一个信封。
柳璟看着环瑶手中的信封,眉头皱紧,没有伸手去接。
环瑶见他如此,有些无措地望向云琼华。云琼华随意摆了摆手,让环瑶回来,而后笑着对柳璟开口。
“为何不接?你知道这里面是什么东西?”
“左不过是与之前弹劾云仲昌时一样,放着时大人的罪证。”
柳璟猛然抬头,望向云琼华,眼中是浓郁的失望。
“娘娘,时大人与云仲昌不同,臣虽不认可时大人的行径,但却认同他的为人。”
“且柳璟曾言,不愿结党,哪怕是与娘娘结党。”
“今日之事,恕柳璟难以从命。”
他将官帽摘下,放在一旁的桌案上,而后向云琼华端正一拜。
云琼华望着跪在殿中,背脊笔直的柳璟,眯了眯眼眸,忽然轻笑出声。
她望向侧间,朗声开口。
“时大人,本宫劝不动他,劳烦你出来,与柳大人一见吧。”
柳璟满面惊讶,猛地瞪大眼睛,随云琼华的目光望向侧间。
时怀瑾一袭宽大的绯红官服,缓步自侧间走出,来到柳璟身前,扶起了他。
“能得你如此评价,是时某之幸。”
“只是此事势在必行,算时某,拜托柳大人了。”
时怀瑾说完,便要向柳璟叩首。柳璟连忙扶住他,下意识望向云琼华。
云琼华也起身,自环瑶手中拿过信封,走到柳璟身前,再将信封递向他。
“改革吏治,筹措军需,需动官场。”
“剩下的本宫不说,你也能想明白。”
“时大人若真担得起你的认可,也自有起复之日。”
柳璟望了信封许久,终是轻叹一口气,接下了云琼华手中的信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