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在这时,一传令兵忽然冲了进来。
“报!启禀大王!汉王的受印特使已经抵达城阳,就快到达临淄了。”
听到这,赵匡胤又一次陷入了沉思。
现在,齐王的封号自己有了,算是名正言顺了。
并且项羽还打算送自己一块地,自己这下两头吃,会不会有点不好?
赵匡胤最担心的是,双方知道自己的行为后,联起手来除掉自己,那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不过这样的担忧显然是多余的,毕竟自己要了项羽赠予的土地,并不能证明的了什么。
其次,以项羽的性格,也必然不会与刘邦联手,他的目的就是灭了刘邦,而不是灭了自己。
想到这,赵匡胤点点头道:“传令,做好迎接特使的准备。”
话音刚落,对面的武涉忽然皱眉道:“齐王,难道您不打算接受项王赠予的大梁城了?”
赵匡胤摆了摆手道:“怎么会,我当然要接受,这与我接受齐王封号并不冲突。
另外,虽然我事实上已经是齐王了,但名义上,我毕竟只是个假齐王,有人曾告诉过我,假齐王这个封号,名不正言不顺,若想长期统治齐地,我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
武涉闻言,这才放下心来。
“那,大王,您的意思是,先假意效忠汉王,在等到您得到了齐王封号后,再背叛他?”
武涉又开口问道。
赵匡胤此刻有些不耐烦,这个武涉,就非要自己把话说的那么明白吗?
赵匡胤白了武涉一眼,紧接着看向一旁的张良。
张良注意到赵匡胤在往自己这边看,也明白赵匡胤的意思了,于是微微点头,没有说话。
这细微的举动,并没有被武涉所察觉到。
赵匡胤这时起身道:“你说的没错,好了,武涉先生,您先请到驿馆内休息吧,明日我会差人送您返回彭城。”
“多谢齐王,那在下就先告退了。”
等武涉离开后,张良连忙来到赵匡胤身旁开口道:“大将军,若能得到大梁城,我们便能与汉王的关中接壤,到时候,不论是私下里联络,还是来往运输粮草、援兵,都是十分方便的。
但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守住大梁呢?
大梁一无河川,二无关隘,想要守住此城,可不容易啊!”
张良想的是,赵匡胤想要假意与项羽联合,取得大梁后,再与刘邦联手灭了项羽。
当然,赵匡胤也希望张良是这么想的。
他点点头道:“说的没错,大梁此城,地处平原,周围没有任何关隘可以防守,想要守住大梁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以楚军的勇猛程度,堪堪能够守住大梁,但我们的话……要智取。”
“智取?”
张良眉头紧锁,不解的看着赵匡胤。
赵匡胤很明白,他所建立的大宋,有短板,自然也有长处。
宋朝的短板显而易见,由于刚刚结束了五代乱世,且周围强国林立,连汉地都没能完全收复,这在古代的大一统王朝中,算是垫底的存在。
但长处,则是城防。
宋代的城池建设,可以说是冷兵器时代的巅峰,这也完全是因为当初赵匡胤定都开封后,发现开封无险可守后才决定加强城防建设的。
宋代以前的城池,靠的都是险要关隘来阻挡,例如唐代的长安城,其城墙防防民兵贼寇还可以,真遇到大军,城墙一点用处都没有。
宋代以前,包括强盛的汉唐,都城的防守靠的都是关隘河川等地形优势,主动出击,败了,便卷铺盖跑路,没人指望城墙的那点作用。
可到了宋代则完全不同,人们开始重视城墙。
马面、瓮城、内外城接踵而出。
包砖的城墙又抵御了雨水的冲刷,千年屹立不倒。
赵匡胤并不知道的是,后期的宋朝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城防的建设更甚,南宋的钓鱼城甚至能凭借一城之力守住元军三十多万人整整三十多年的进攻。
这放在楚汉时期,是很恐怖的存在。
毕竟秦始皇一统六国也用不着三十多年啊!
想到这,赵匡胤开口说道:“我们守城,只要守住大梁,楚军便拿我们没有任何办法。”
“守城?”
张良不解道:“我们用什么守?守在何处?”
“守城。”赵匡胤重复道:“守城本身。”
守城本身,这个词在楚汉时期是如此的陌生,以至于张良依旧没有听懂赵匡胤的意思。
这个时代的城墙,全部都是夯土砌成,别说抵御进攻了,就是常年不修的情况下,雨水都能将城墙冲刷的一干二净。
这个时代的城墙,抵御流寇都是问题,何况诛灭暴秦后,各地连年战乱,城墙大梁这种没有任何险要地形的城池,其城墙早就破败不堪。
没人有钱修的起大梁的城墙。
张良开口道:“大将军,恕我直言,我来时路过大梁,那里的城墙多年未经修缮,早就已经破败不堪,最低矮处,仅到腰间,且城墙上连个墙垛都没有,如何守得住?”
“那便重新修缮。”
言罢,赵匡胤看着张良道:“我会命令整个齐国、赵国、燕国的烧砖匠,从今日开始烧砖,全部顺路运往大梁,我们用砖石包裹夯土来制作城墙。”
张良愣住了,他眉头紧锁道:“砖?”
赵匡胤一听,也愣了一下。
他差点忘了,这个时代还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砖。
“算了,我会想办法,还请军师无需多虑。”
言罢,赵匡胤叫来蒯通。
现在赵匡胤手下的人才还是太少,蒯通一人分多职,同时也担任工部尚书。
“蒯通,我要给你一份重要的任务。”
言罢,赵匡胤连忙来到桌台边,拿起笔墨,简单绘制了一下他记忆中,开封府的城墙结构,然后交给蒯通道:“你能看出此乃何物吗?”
蒯通眉头紧锁的看了看,接着一脸惊讶道:“此物为……城墙?可这城墙外的方形物体是何物?石?殿下是要以石包裹夯土制成城墙?”
赵匡胤摇了摇头道:“不,这不是石头,此物,叫砖,以黏土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