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这时也开口了,“我不打没把握的仗,眼下,最关键的,是等待时机。”
张耳一听,更急了,道:“可到那个时候,恐怕汉王已经不在了啊!”
“就算汉王在我面前,我也不会改变主意,汉王,会理解我的。”
话音刚落,帐外便传来传令兵的大喊声。
“报!!!”
“启禀大将军!荥阳城破!汉王连夜出逃!”
“什么?!”
张耳顿时目瞪口呆!
他是被派来监军的,可现在,因为韩信按兵不动,导致荥阳城破,这笔账,最后肯定要算在自己的头上!
可在看看韩信,他依旧是那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这时,蒯通也得到消息姗姗来迟。
“大将军!不好了大将军!”
刚进入营帐,蒯通便看到传令兵,和张耳等人满脸担忧。
而赵匡胤则站在沙盘前,仔细思索着什么。
见状,蒯通快步来到赵匡胤身前道:“大将军,您还在考虑什么呢?还不集结军队吗?”
赵匡胤不慌不忙的盯着眼前沙盘道:“汉王,对我们最大的期许是什么?”
“整顿军力,囤积粮草。
准备,与楚军决战。”
赵匡胤点点头道:“我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度过难关。”
“再说了,汉王不是已经逃走了吗?无非是丢了个荥阳,我们哪儿也不去。
告诉樊哙,按兵不动。”
“诺!”
荥阳破城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韩信大营。
不过樊哙等人却并未对此感到着急,毕竟这些日子的相处下来,樊哙已经完全信任韩信了。
他知道,韩信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况且,跟着韩信久了,樊哙也开始懂得动脑子了。
营帐中,樊哙一边喝着酒,一边吃着肉道:“曹参,我觉得韩大将军这么做,肯定是有他的道理的,更何况,汉王不是已经跑出荥阳城了吗?”
曹参则摇了摇头,眉头紧锁道:“可韩大将军当初是答应了汉王的啊!我不是担心汉王,毕竟汉王已经脱离了危险。
我是担心大将军,遭到汉王责罚啊!”
樊哙一听,顿时暗道不妙!
“是啊!我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
张耳这时立马冲了进来道:“这都什么时候了?你们两个还有心思在这里喝酒?!
你们还是汉王的部下吗?还是汉王的兄弟吗?!
在大将军这,怕是把汉王都给忘了吧?!”
樊哙一脸懵逼的盯着张耳道:“怎么了?汉王不是没事儿吗?”
张耳摇了摇头道:“只是暂时没事,楚军破了荥阳,下一步就是关中!汉王逃得了一时,还能逃得了一世吗?”
樊哙想了想,连忙看向一旁的曹参。
曹参连忙开口道:“可现在我们也没办法啊!我们距离荥阳太过遥远,远水解不了近渴,况且我们的粮草也不足以撑到荥阳。”
“可汉王知道吗?”张耳道:“汉军将士们知道吗?
他们盼着大将军前去救他们呢!如同久旱盼甘露啊!”
言罢,张耳眼珠子又是一转,他私下张望一番,接着凑到樊哙耳边道:“二位将军,我听说,韩大将军,这是想要自立为王!”
樊哙一听,立马摔了酒杯道:“张耳你胡说什么呢?大将军待你不薄!”
曹参也大手一挥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大将军不是那种人!”
“大将军如今按兵不动,也是为了汉王啊!你也不是不知道,咱们大将军,从不打没把握的仗嘛!”
曹参也保证道:“常山王,这点我可以保证,大将军对汉王,那是绝无二心!还请常山王明鉴!”
张耳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次日一大早,刘邦便灰头土脸的出现在了韩信大营。
历史上,此时的韩信正在熟睡,等刘邦把大军都带走了,他才回过神来。
但这一次,赵匡胤早早地便在大营门前迎接刘邦。
见刘邦从马车上下来,韩信立马拱手献上大印道:“汉王!末将已等候多时!就等您来调兵遣将!”
刘邦刚一下马车,就懵了。
他一脸好奇的看了眼赵匡胤手上的大印,又看了看赵匡胤,一把夺过赵匡胤手中的大印道:“干得好,幸亏你按兵不动,否则这些人,也得让项羽那群虎狼给吃掉!”
拿走大印后,刘邦又道:“对了,我封张耳为赵国大王,你呢,在弄些新兵来,这些人我先带走了,给你留三万,准备好去打齐国。”
“樊哙,你去准备一下,大军开拔。”
“诺。”
樊哙刚要走,忽然又想到了什么,连忙转过身看向刘邦道:“对了大王,您就给大将军留三万人攻打齐国啊?”
刘邦白了樊哙一眼,然后看向赵匡胤道:“三万人不够?”
“够。”
赵匡胤毫不犹豫道。
“够就好,不够跟我说。”
言罢,刘邦头也不回的带着大军向西开拔。
等刘邦一行人走远了,蒯通这才凑了过来道:“大将军这是何意?汉王就给了你三万人,你怎么打齐国啊?”
赵匡胤深吸了一口气,没有说话。
这就是他的目的,他的目的,是尽快进攻齐国,成为齐王!
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快点给自己正名。
只要有了齐王的身份,到时候,自己才有名义练自己的兵。
早在几天前,赵匡胤就已经重新编制了一下部队,今天刘邦给自己留下的三万人,都是自己精挑细选,对自己绝对忠诚的猛士。
刘邦离开后,心里也开始不断的盘算着。
一方面,他开始有些佩服这个“韩信”,本来他打算对韩信发火的,可这韩信居然早就知道自己要来,早就算到了。
说明他不是不想救自己,而是知道自己一定会找他,那他就没必要与楚军硬碰了。
聪明。
刘邦笑了笑。
但另一方面,他心中又免不了对樊哙开始了猜忌。
这樊哙,是自己的兄弟,可刚刚他满脑子都是韩信!
在韩信大营待了几个月,他是不是都快忘了自己这个大哥了?
倒不是刘邦小心眼,而是到了他那个位子,就免不了对手下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