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从陈老头那里获取关键线索后,凌轩和苏瑶愈发真切地感受到,京城的局势恰似一张错综复杂的巨网,而他们正深陷其中,每迈出一步都必须万分谨慎。为避免打草惊蛇,他们决定先暗中探查主考官与神秘人之间的关联,同时密切关注考场动态,全力保障学子们顺利应试。
考试前夕,京城的大街小巷热闹喧嚣非凡。各地赶来参加会试的学子们穿梭其间,他们中有的意气风发,尽显自信之态;有的则神色紧张,难掩内心的忐忑。然而,灾区学子舞弊的传闻,犹如一片浓重的乌云,始终沉甸甸地笼罩在这片繁华之上。茶馆酒楼里,人们依旧对此事津津乐道,各种猜测与谣言肆意弥漫。
“听说那灾区学子舞弊之事已是板上钉钉,背后肯定有大人物撑腰,不然怎敢如此胆大妄为。”一位身着绸缎的公子哥,悠然端着茶杯,摇头晃脑地说道。
“可不是嘛,科举的公平都被他们破坏殆尽,真该予以重惩。”旁边一位老者随声附和,脸上满是愤慨之色。
这些刺耳的言论,如同一把把锐利的利刃,直直刺痛着凌轩和苏瑶的心。他们心里明白,在这般舆论环境下,想要为学子们洗清冤屈,无疑难如登天。但他们从未萌生过放弃的念头,反而更加坚定了查明真相的决心。
为了深入调查主考官,凌轩凭借自身人脉,结识了一位在吏部任职的小吏。这位小吏为人正直,听闻凌轩的遭遇后颇为同情,遂答应帮他收集主考官的相关信息。而苏瑶则精心乔装打扮,巧妙混入考场附近的杂役之中,试图从内部挖掘更多线索。
苏瑶在考场后厨帮忙时,听到几个杂役正在低声议论。
“哎,你们说这次的舞弊案到底是不是真的啊?那些灾区学子看着也不像是坏人呐。”一个年轻杂役满脸疑惑地说道。
“谁能说得准呢,但上面传得有鼻子有眼的,而且主考官最近脾气大得很,稍有不顺心就大发雷霆。”另一个年纪稍长的杂役回应道。
苏瑶心中一动,佯装不经意地搭话:“主考官平时不这样吗?最近是出什么事了?”
年纪稍长的杂役打量了苏瑶一眼,压低声音道:“这你就有所不知了,听说啊,主考官最近和一个神秘人往来频繁,自从跟那神秘人接触过后,就变得神神秘秘的,老是一个人待在书房里,也不知道在谋划些什么。”
苏瑶心中暗喜,看来陈老头提供的线索确凿无疑。她继续不动声色地打探:“那你们见过那个神秘人吗?长什么样啊?”
杂役无奈地摇了摇头:“没见过,只晓得是个穿着黑斗篷的人,每次来都把自己遮得严严实实,看着怪阴森吓人的。”
苏瑶又与杂役们聊了一阵,试图获取更多信息,可杂役们所知有限。不过,这已进一步坐实了主考官与神秘人之间关系的可疑。
与此同时,凌轩从吏部小吏处了解到一些关于主考官的过往。原来,主考官近年来在官场一直谋求晋升,奈何政绩平平,多次未能得偿所愿。而且,他的经济状况似乎颇为窘迫,背负着一些外债。这一系列信息,让凌轩越发怀疑主考官为谋取利益,与神秘人勾结,精心策划了这场舞弊诬陷的阴谋。
然而,仅有这些间接线索远远不够,他们急需找到确凿证据,诸如主考官受贿的账目明细、与神秘人的往来信件等。就在凌轩和苏瑶为此绞尽脑汁之际,考场这边,学子们即将迎来至关重要的考试。
考试当天,天色尚未破晓,学子们便在镇远镖局镖师的护送下,早早来到考场外。考场外早已聚集了众多学子及其家人,场面热闹却又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但当灾区学子现身时,周围瞬间安静下来,一道道异样的目光如芒在背般投向他们。
“看,那些就是被传舞弊的灾区学子,居然还真敢来考试。”
“说不定就是来走个过场,妄图以此证明自己的清白,哼,没那么容易得逞。”
学子们紧紧攥着拳头,强忍着内心的委屈,在凌轩和苏瑶充满鼓励的目光下,排队步入考场。凌轩和苏瑶则与王猛一同守在考场外,密切留意着周遭的一举一动。
考场内,学子们端坐在考桌前,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内心的紧张。他们深知,这场考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前途命运,更关乎灾区的声誉,关乎能否洗刷身上的冤屈。当试卷发下的那一刻,他们迅速进入状态,奋笔疾书。
然而,考试进行到一半时,变故陡生。考场内突然一阵骚乱,一名监考官大声怒喝:“你们瞧瞧,这几个灾区学子的试卷竟然如出一辙,这还不是舞弊是什么?”
此言一出,考场内瞬间炸开了锅。其他学子纷纷投来惊讶与鄙夷的目光,议论声此起彼伏。
“果然是舞弊,竟如此明目张胆。”
“这种人就该逐出考场,取消考试资格。”
灾区学子们满脸震惊与委屈,纷纷大声辩解:“我们没有舞弊,这是有人蓄意陷害!”
负责此次考试的副主考官也匆忙赶到现场,他看着两份所谓“一模一样”的试卷,脸色阴沉似水:“考场上证据确凿,你们还有何话可说?来人,将这几个学子带出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苏瑶恰好赶到考场内。她刚才在考场外察觉到一丝异样,便急忙赶了进来。苏瑶大声喊道:“且慢!在真相未明之前,不能仅凭这两份试卷就判定学子们舞弊。这极有可能是有人故意设局陷害。”
副主考官冷冷地瞥了苏瑶一眼,冷哼道:“你又是何人?在此胡搅蛮缠。如今证据摆在眼前,你还想狡辩?”
苏瑶毫不畏惧,坚定地说道:“我是陪同灾区学子前来考试之人。这些学子的品行与努力我都看在眼里,他们绝不可能做出舞弊之事。这试卷必定暗藏蹊跷。”
此时,凌轩也闻讯匆匆赶来。他向副主考官躬身行礼后说道:“大人,此事疑点重重,还望大人能给学子们一个辩解的机会。我们愿意全力配合调查,若真有舞弊行为,我们绝不袒护。但若是有人陷害,也不能让学子们蒙冤受屈。”
副主考官眉头紧皱,思索片刻后说道:“好吧,看在你们态度诚恳的份上,暂且给他们一个机会。但若是查不出个所以然,你们都脱不了干系。”
凌轩和苏瑶暗自松了一口气,赶忙安抚学子们不要惊慌。随后,他们仔细查看那两份试卷。乍看之下,两份试卷的答案的确极为相似,但凌轩和苏瑶敏锐地发现,其中一份试卷的笔迹略显生硬,似乎是刻意模仿另一份试卷。
苏瑶指着试卷说道:“大人,您请看这两份试卷,虽答案相近,但笔迹却存在细微差别。这份试卷明显是有人蓄意模仿,企图陷害学子。”
副主考官仔细端详后,也觉得事有可疑:“即便如此,也不能完全证明他们的清白。还需进一步深入调查。”
就在这时,考场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原来是一群百姓听闻考场内灾区学子舞弊被抓,纷纷围聚在考场外,义愤填膺地要求严惩舞弊者。
“严惩舞弊者,还科举公平!”百姓们振臂高呼,情绪激动不已。
副主考官面露难色,对凌轩和苏瑶说道:“你们瞧瞧,现在舆论压力如此之大,若不能尽快查明真相,我实在难以交代。”
凌轩深知此刻情况危急,诚恳地对副主考官说道:“大人,请再给我们一些时间。我们定会查明真相,给您和在场所有人一个满意的交代。”
副主考官无奈地点点头:“好吧,我最多再给你们两个时辰。两个时辰后,若没有结果,这些学子还是要按舞弊论处。”
凌轩和苏瑶深知时间紧迫如救火,他们迅速展开调查。苏瑶在考场内四处询问其他学子和监考人员,看是否有人察觉到异常情况。凌轩则赶到考场外,与王猛一同对那些带头闹事的百姓进行排查,怀疑其中有幕后黑手的爪牙。
苏瑶在询问一位监考人员时,得知在考试前,曾有一个陌生杂役在考场内鬼鬼祟祟地四处走动。苏瑶心中一动,立刻顺着这条线索追查下去。经过一番寻觅,终于在考场的杂物间找到了那个杂役。
那杂役一见苏瑶,神色瞬间慌张起来,转身拔腿就跑。苏瑶眼疾手快,一把将他抓住:“你跑什么?说,是不是你在捣鬼?”
杂役吓得脸色惨白如纸,连忙跪地求饶:“姑娘饶命啊,我也是被逼无奈呀。有人给了我一大笔银子,指使我在考试时趁乱把两份事先准备好的试卷,放在那两个灾区学子的桌上。”
苏瑶心中大喜,这正是关键证人。她追问道:“是什么人指使你的?长什么样?”
杂役战战兢兢地说道:“我没见过他的真面目,他一直穿着黑斗篷,声音沙哑。他给我银子的时候还说,只要我办成这件事,以后还有重赏。”
苏瑶带着杂役,迅速找到了凌轩和副主考官,将情况详细陈述。副主考官听后,脸色骤变:“居然有人敢在考场内如此胆大妄为,看来此事背后必定另有隐情。”
此时,距离副主考官规定的两个时辰只剩下不到半个时辰。凌轩和苏瑶心里明白,虽然找到了关键证人,但还需要更多铁证,才能彻底洗清学子们的冤屈,同时揪出幕后黑手。
凌轩突然灵机一动,想起之前在树林木屋中发现的那封记录阴谋的信件,上面的笔迹或许能与神秘人联系起来。他立刻让王猛快马加鞭赶回他们在京城的宅院,取来那封信。
王猛策马疾驰,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将信送到。凌轩将信上的笔迹与杂役描述的神秘人联系起来,并向副主考官详细解释了他们之前的调查经过。副主考官看着信和杂役,陷入了沉思。
就在这时,考场外的百姓们依旧在高呼口号,要求严惩舞弊者。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副主考官深知此事必须尽快妥善解决,否则难以平息民愤。
经过一番权衡,副主考官决定暂时相信凌轩和苏瑶所言,让灾区学子继续考试。但同时,他也表示会将此事如实上报朝廷,等待进一步的调查与裁决。
凌轩和苏瑶向副主考官诚恳道谢后,终于稍稍松了一口气。学子们满怀感激地看着他们,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花。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中,他们再次凭借坚持与智慧,暂时稳住了局面。
然而,他们清楚,这仅仅只是个开始。幕后黑手必定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京城的局势依旧波谲云诡。他们必须在朝廷展开调查之前,找到更多确凿无疑的证据,彻底揭开这场科举舞弊风波的真相,还学子们一个公道。而此时,在京城的某个阴暗角落里,那个神秘的黑衣人正阴沉着脸,死死盯着考场的方向,谋划着下一个更为险恶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