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
“皇爷爷!”
“快传太医!”
朱元璋被气得昏迷后,此时的大明瞬间乱成一锅粥。
明成祖时期
朱棣勃然大怒:“来人!让朱瞻基过来!”
等心惊胆战的朱瞻基到来后,朱棣直接痛心疾首地说道:“我的好皇孙!你看看你生的好儿子!”
“可是爷爷,他还没出生呢!”
朱瞻基有些不服,未来的儿子作妖,为啥倒霉的是他?
朱棣闻言一愣,也对,那个小畜生还没出生呢!
“那你以后就立朱祁钰为太子,朱祁镇那凉快哪呆着去吧!”
明成祖朱棣挥了挥手,心情烦躁地说道。
他也是对朱瞻基这个皇孙喜欢的不行,不然也不会让朱高炽继承皇位了。
此时也不能拿朱瞻基出气,只好让自己孙子长点心。
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明英宗时期
朱祁镇望着天幕,脸色铁青地吼道:“一派胡言!天幕妖言惑众!”
群臣闻言皆是不语,心中却在思考,是否应该再拥立朱祁钰上位呢?
【朱祁镇的一生是权力、人性与历史的复杂交织。】
【他既是帝王权谋的失败者,也是命运博弈的幸存者。】
【后世对其评价两极,但不可否认,他的经历深刻影响了明朝中期的政治走向。】
【正如网友所言:】
【叫门天子荒唐事,夺门复辟笑谈中。千秋功罪谁评说?土木堡前血犹红。】
“如此昏庸之君,竟然庙号为英宗,实在是太具有嘲讽性了。”
唐太宗李世民摇摇头,颇为感叹地说道。
“没想到明朝竟然出了这么一个皇帝,真是可悲可叹。”
宋太祖赵匡胤同样感叹道。
【接下来咱们聊聊另一个梗。】
【绝命毒师,斧声烛影,高粱河车神赵光义!】
赵匡胤还没感叹完,瞬间愣住了,这天幕不是说的二弟么!
看着跪在地上的赵光义,他上去就是一脚!
“哥!你又打我!”
赵光义嗷唠一嗓子,又惊又痛地喊道:“天幕还没说我做错什么呢!”
赵匡胤哼了一声,说道:“肯定没好话,先打了再说!”
【宋太宗赵光义,北宋第二位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之弟。】
【他的一生充满政治权谋、军事冒险与文治革新,既是宋朝制度奠基的关键人物,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帝王之一。】
“等会儿!北宋?朕的大宋还分南宋北宋?”
赵匡胤满脑子问号,天幕给出的信息量太大了。
【赵光义出身武将世家,随兄赵匡胤参与陈桥兵变,助其建立宋朝。】
【他历任开封府尹、晋王,长期掌握京城军政实权,形成与赵匡胤分庭抗礼的双头政治。】
【976年,赵匡胤猝死,赵光义深夜入宫后宣布继位,正史仅载赵光义是奉太后遗诏,但野史则是暗示其弑兄篡位。】
【野史描述中,太祖赵匡胤大病,招晋王赵光义议事,左右不得闻。】
【席间有人看见宫内烛影摇动,仿佛赵光义离座退避,又过片刻,听到斧子戳地击物的声音。当夜,太祖驾崩。】
【这一事件,被后世人称为烛影斧声。】
“好你个畜牲!敢阴谋篡位!”
赵匡胤听到这里时,脸色铁青,一套太祖长拳就打到了赵光义脸上。
“皇兄饶……命!”
已经成了猪头的赵光义吓得不停地磕头赔罪,脑袋上已经有了血迹。
“哼!朕观你平日所为,恐早已有不臣之心!”
赵匡胤挽着袖子,咬牙切齿地说道。
【赵光义宣称杜太后临终要求兄终弟及,但该盟约真实性被司马光等史学家质疑,可能为继位合法性编造的政治工具。】
“你这个畜牲果然有谋权篡位之心!朕何时与你做了约定?”
赵匡胤抽出宝剑,放在赵光义脖子上,就等着天幕播放完,再决定要不要杀他。
【赵光义即位后,清洗太祖旧臣,提拔亲信吕蒙正等寒门士子。逼迫弟弟赵廷美流放致死,确保皇位传子。】
【此外,宋太祖之子赵德昭、赵德芳皆为早亡,后世之人怀疑是赵光义下毒杀害侄子,确保皇位的安稳。】
【因为之前,赵光义就曾毒死唐后主李煜,所以他又获得了一个绝命毒师的称号。】
“逆贼!”
听到这里,赵匡胤再也忍不住了,直接一剑削断赵光义的右臂。
“杀兄篡位,除掉弟弟,毒杀侄子。好好好,好一个宋太宗!”
赵匡胤怒极反笑,又把赵光义的左臂削了下来。
宋太祖不理会疼的哇哇叫的赵光义,继续观看天幕。
【979年,宋太宗亲征辽国,在高粱河惨败,身中箭伤乘驴车逃亡】
【他从幽州出发,经过一夜的奔逃,于次日凌晨到达了涿州,一夜之间跑了将近两百里,却没有被身后的辽国骑兵追上。】
【所以赵光义才会被后世之人称为高粱河车神,驴车漂移也成为历史名梗。】
“畜牲!丢我赵家的人!”
赵匡胤越听越是生气,又是一剑,插在了赵光义的大腿上。
“嗷!”
本来因为失血过多而陷入昏迷的赵光义,被再次疼醒,发出了非人般的惨叫声。
“来人!把晋王的嘴给堵上!”
赵匡胤觉得赵光义太吵了,直接让人侍卫脱下袜子,塞到他嘴里。
终于安静了,赵匡胤继续观看天幕。
【雍熙三年,宋太宗趁辽朝新君初立之机,派三路大军北伐。】
【结果大败,名将杨业殉国,北宋从此转入战略防御。】
【高粱河、雍熙两败,直接导致宋朝积弱,燕云十六州成百年遗恨。】
【赵光义一生试图用文治武功挣脱“太祖之弟”的阴影,却终被钉在“高粱河车神”“烛影斧声”的戏谑标签中。】
“扑通!”
天幕话音刚落,一颗大好头颅飞起,滚落在地上。
赵匡胤面无表情地吩咐侍卫:“来人,给晋王收尸!”
宋太宗时期
“你们这是要造反啊!”
宋太宗赵光义面对数百名全副武装的大内禁卫,连连后退。
“请把皇位归还给太祖一脉!”
“请陛下退位!”
数百人齐声喝道,赵光义面如死灰。
【其实宋朝还有一个梗,不过那个太令人血压狂飙了。】
【那个梗,我们放到最后来讲。】
【现在先来讲一讲唐朝的名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