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在所有观众饿得怅然若失中猝然黑屏。
看着自己手机屏幕反射出来那饥肠辘辘的脸,他们不约而同的点了关注,然后打开饿美了准备点一份外卖。
“怎么样?吃饱了吗?”龙老六抱胸睨着他。
之前看老大做了这么多好吃的,他们总该能吃上几口吧?
哪成想龙五这小子竟然一滴都不剩,这个时候完全不念兄弟情谊,要不是……老大就站在旁边,他们早就……
龙五看了眼霁祥带着淡淡问询的眼神,呲着大白牙笑得满足:“七分饱七分饱,主子做的饭我永远都不会腻,还能再吃下几桌。”
霁祥心里叹了口气,忽视龙五‘海汪汪’的大眼睛,轻声道:“过犹不及。”
嘴上这么说,还是把厨房里一堆甜点的存货拿出来分了出去。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开业第一天的吉祥早餐店在午时最热烈的阳光照耀下上了锁。
或许是人间法则的压制,霁祥每天都感觉身体沉沉的,患上了一种吃了想睡,睡醒想吃的病。
缓步上楼,一天下来,那小小的灶君神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长大了许多,之后的速度应该会慢下来。
霁祥目光下移,看着供桌上糕点,摩挲了下指尖,见四周无人,还是意动地伸出了手。
嗯……遵循人间法则,勤节俭,不浪费。
预料之中的酥甜并没有在口中蔓延开来,霁祥愣了两秒,没味?
又嚼了两下,确实是一点味道没有。
奇怪了……
自己做的东西,霁祥还是很肯定没有漏放些什么,那么就只有一个原因。
他想起了民间的一个传说,一些人认为祖先或神灵在供奉过程中 “品尝” 了贡品,所以食物的味道会发生变化,变得寡淡无味。
虽然东西还在,但已经虚有其表,味道早都被先人吸走了。
可问题是,他供奉的不是自己的灵身吗?
霁祥眼神迷茫一瞬,打量着身前的灶君神像,祂面上笑意盈盈,两颊的肌肉微微鼓起,带着几分富态。
难道是被自己的神魂给吃了?
对贡品味道消失的问题暂时没有头绪,已经养成下午茶习惯的霁祥还是准备先做几份存货备着。
既然这一周都是河南专题,霁祥也没打算将多余的精力放在其他地区上。
河南美食文化源远流长。
早在 3700 多年前,厨师出身的商汤宰相伊尹就创立了 “五味调和”“九沸九变,火之为纪” 的餐饮理论,成为中华食文化的鼻祖。
从商朝、周朝宫廷的三羹、五齑,到隋、唐洛阳的大宴、水席,再到北宋汴梁的民间小吃,豫菜从未跌下过帝王将相的餐桌。
单单是能拿出来做早餐的美食就够全校师生不重复地吃上一个星期。
河南传统饮食结构更倾向于注重午餐和晚餐的丰盛程度。
早餐一般较为简单,以粥、馒头、包子等为主,午餐和晚餐则会有较多的菜品,包括肉类、蔬菜、豆制品等,主食以面条、馒头、米饭等为主。
这使得人们在午餐和晚餐时已经摄入了足够的能量和营养,对于下午茶的需求相对较低。
可谁让霁祥店里养了足足五个大胃王和一个大胃皇,人间又没有外界灵气补充自身,只能依靠食物来维持,吃得难免多了些。
一天四顿是很有必要的。
于是,霁祥想到了一个很有特色的吃法:火烧夹一切!
似烧饼而比烧饼大,像肉盒而比肉盒焦,个大肉多、外焦里嫩、香而不腻。
有带馅和夹菜两种形式,馅为细碎五花精肉或羊肉与作料面拌和均匀,面伸开后卷入其中。
夹菜的内容更是丰富,有鸡蛋、火腿、豆腐串等,再搭配绿豆芽,风味别具一格。
以上还只是火烧中的一种:延津火烧。
除了这还有四边开花,焦酥香软的孟州油酥芝麻盖烧饼;细丝盘绕,酥脆甜香的息县油酥馍;有咸有甜的水冶酥烧饼……
说干就干。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采用最朴素的烹饪方式,忙碌了两个小时的霁师傅成功做出了烧饼全家。
念及店内还没有饮品售卖,霁祥便打起了牡丹花茶的主意。
牡丹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已成为贡茶之一,明清时期也被列入《续茶经》当中。
程序不算复杂,就是他全程在小世界中进行,并且不能中途离开,不然采摘好的牡丹就要变成牡丹干尸了。
确认店内门窗密封后,霁祥猛地拉上窗帘,等布帘缓缓停下晃悠的弧度,室内早已是空空如也,只有供桌上的幽香还在袅袅上升盘旋。
另一边,霁祥的身影缓缓出现在小世界内。
极目远眺,漫无边际的牡丹花海如波涛般向远方蔓延,与天际相融,仿佛没有尽头。
场地内,各种珍稀牡丹品种争奇斗艳,花丛间,纵横交错着一条条小径,道路两旁盛开的牡丹探出花枝。
花灵穿梭在花丛中,精心照料着这些牡丹,它们仔细地修剪枝叶、摘除残花,动作娴熟而专注。
场地的一侧,临时搭建起了几座古朴的工坊。
制作花茶的工序总结起来就是:采摘→清洗→晾干→杀青→二次烘干→包装储存。
其中各种温度的控制霁祥都能用体内的紫烟火来进行调控。
选定牡丹的几个品种之后,现实只过去了短短几秒钟的时间,他就带着足以堆满一整个房间的成品回到了卧室。
剩下的工作就是龙一等人的活了。
霁祥带着满身的花香进入浴室洗了个澡,躺在床上静静等待第二天的到来。
山城大学早上七点半。
伴随着陆陆续续的闹钟声,许文博第一个睁开眼,意识到今天早上要干什么的他,猛地坐起身。
平时都要卡点起床进教室的舍友们竟然都开始穿衣服了。
许文博对这一变化心知肚明,因为他也是因为那个原因而早起的。
几个人都没有说话,洗漱后火速冲出了宿舍楼。
今天赶早八的人明显要比昨天的要多得多,也是他们上了半个学期课以来见过这个点最多的人流量。
一想到所有人近乎如出一辙的目的地,许文博等人的心中涌上一股无比焦急的情绪。
是的,吉祥早餐店在他们山城大学火了,昨天的校园墙几乎全是推荐和求安利,各种晒图打卡照片看的人口水横流。
别的学院许文博不了解,但他们这个专业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三分之一的同学都收藏了校园墙上分享的菜单。
起得来的争分夺秒,起不来的让别的有早八的朋友带,没有人脉的就找代买,于是就造就了山城大学难得一见的早高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