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 李安然表示赞同,“而且砖窑或水泥窑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缺陷。”
“是什么呢?” 田润叶和英子等人纷纷好奇地问道。
“环境保护。” 李安然给出了答案,然而众女们一脸茫然。
在连温饱都难以解决的年代,谈论环保听起来确实有些不可思议。
“这个概念确实有些超前,现在先不谈了。” 李安然并未过多解释,“当我看到叶子带来的茶叶,听她讲起这种茶的历史时,我意识到每个地方都有类似的特产。”
“但由于运输和销售渠道等多方面的限制,许多特产离开了原产地后便不再闻名。比如这种伏茶,在许多地方依然是一种稀缺资源。”
“如果我没记错,这种茶砖采用了发酵工艺,在古代是游牧民族最喜欢的饮品。它可以去腻解渴,被誉为‘消腻佳品,青稞良伴’,也是丝绸之路和茶 ** 道上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
“安然,你真的懂得很多!” 田润叶敬佩地说道。
作为本地人,她对茯茶的了解远不及李安然,但这主要是因为李安然是因为上一世的信息来源广泛,再加上今生踏入超凡领域后,精神力量增强带来的记忆力超群。
他可以清晰地回想起上世的经历,尤其是网上的各类信息,成为了他的移动大百科全书。虽然这些信息未必全面,但其中有价值的部分仍然不少。
“这就是多读书的好处。” 李安然谦虚地笑了笑,“看到叶子带来的这种茶砖,我不禁想到我们屯里还有什么特产?”
“木材!” 燕子迅速回答道。
大家都愣了一下,随即笑出了声。“木材也能算特产吗?”
“还真这么计算。”李安然点了点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不过依赖老林子谋生的不止是我们,所以燕子所说的木材虽算特产,却没有什么特点。”
“安然哥,那老林子里的人参、鹿茸、貂皮这些也不算特别了?”英子连忙问道。
“可以这么说,但你提到的这些人参、鹿茸、貂皮相对来说比木材更好。”李安然摇摇头,“漫山遍野的树木可以砍伐制成木材,但想得到这些珍贵的物品却很不容易。”
“古话说得好,物以稀为贵。你提到的这些东西正因为稀缺才有特点,但同样由于稀缺,难以大量生产和开发,其价值也就有限了。反倒是叶子带回来的茯茶,却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好项目。当然,我不是建议我们也做这个项目。如果我没记错,茯茶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因为它独特的生产工艺。”
“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都是其他地方无法复制的优势,至少现在是这样。我此次回来,希望找到一条同样可持续发展且不受外部条件太多限制的道路。”
“比如,是否可以在这里种植适合东北地区的茶叶?这就是我刚才请求叶子帮忙的原因,希望通过她家的关系,帮我们引进一些茶种和茶树试种一下。”
“当然,不仅仅是茯茶,我还会请人寻找国内其他不同的茶种回来,看看是否有可能把茶叶发展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即使不成也没有关系,无非是多花些时间而已。”
“除了茶叶,还有像大枣这样的果树。提到这个,英子,老林子里的松树、椴树多吧?”
“多得很!”英子点头说道。
“对呀,这也是一个可行的项目。”李安然笑了笑,“当然,这些树的生长周期很长,短时间内难见成效,但归根结底,只不过是多花些时间而已,成与不成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一次实践。”
“在我看来,无论是进行农村建设还是学习教育,实践都是将想法变为现实的唯一途径。只要我们勇于去做,哪怕没有成功,也能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这对未来同样大有裨益。”
看着李安然而语,不仅成绩优秀的田润叶感到钦佩,连土生土长的燕子也不例外,心中都感到震撼不已!
相比之下,那两个偷偷溜走现在连封信都不写的家伙,真是天壤之别!真的是人比人气死人,货比货得抛弃啊!
一转眼间,从四九城回到岗岗营子已经一个多月了。
东北的春天来得略晚一些,但不断萌生的绿意和日渐喧嚣的森林依旧在告知居住在这片黑土地上的人们:春天已至!
一入春,农田的工作也随之变得繁忙。
村民们结束冬歇后,按照老支书的安排开始复工赚工分,而今年村民们脸上的笑容似乎比往常更多了。
虽然李安然建议控制规模,砖窑和水泥窑并未进一步扩大,但每周都能生产出大量的成品。除了留一小部分供村里使用外,其余大部分都会被镇上拖走。这些红砖和水泥会用来抵销岗岗营子过去的债务,多出来的部分,大半用来购买新的原材料继续生产,剩余的小半所产生的利润则会进入岗岗营子的公共账户。
这笔资金不仅用于村内的各项建设和农业项目,还会发放到村民手中,让原本不值钱的工分变得更有价值。同时,这让村民们的生活今年比往年更加宽裕和美好。
村民们的想法很简单,只要知道砖窑和水泥窑能够源源不断带来好处,让大家不再背债,生活变得更加舒适,所有人都满心欢喜,干活也更加卖力。
尤其当他们经过新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学校时,听到167教室传来的琅琅书声和清晨升国旗时响起的国歌,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希望。
其实,村里并不是没有认为读书无用的人。即便上学不要钱,学校还包中午餐,但在有些人看来,年幼的孩子已经可以充当劳动力,即便不能赚工分也可以帮家里做事。
这种想法非常普遍,不仅仅是岗岗营子,整个东北地区乃至全国都有不少持有这种观点的人。
长久生活在社会底层,使他们形成了固定思维:读书有什么用?自家孩子能怎么样还不清楚?奢望孩子光宗耀祖简直是白日做梦!
种田放羊、娶妻生子,孩子长大了再继续这样的生活,这已成为他们的本能观念。
如果换作其他地方,村里可能不会勉强这些家庭送孩子上学,因为强行扭在一起的瓜总不会甜。
但在岗岗营子,老支书与李安然、田润叶等知青深入交谈后,决定亲自带领人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
这所谓的“做工作”有时确实有些过激,被老支书等人“教训”的例子也不少。
尽管过程曲折,但结果却是圆满的。如今,所有孩子的每一天,包括英子和小迷糊,都在学校的教育中度过,充满充实与希望。
不仅可以学习对他们必定有益的知识,还能享用一顿免费的午餐。
午餐的食材由村里集体支付,大家认为这些费用花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合情合理,因此没有异议。
为了让孩子们获得更多的营养,李安然每隔一段时间会从山上带回来一头野兽。
有时候是野猪,有时候是狍子或鹿,最夸张的一次则是一头黑瞎子。
这东西身上最珍贵的熊胆卖给了供销社的刘静大姐,熊皮他没卖掉,而是好好硝制了一下,变成了一张优质的皮子。他计划将这张皮子寄往北京,不论是自己用还是送人都比卖掉更合适。
不仅如此,应田润叶等人的强烈要求,李安然还兼任了体育老师的职务。
虽然没有体育器材和场地,但这都不是问题,他自己想办法克服。
他并没有打算培养体育高材生,况且村里的孩子未来真正能够走出这里的人不会很多,大多数还是会留在这里继续生活和繁衍。因此,他在上体育课时重点教授拳法和 ** 技巧。
每天早晨,国旗升起之后,李安然会带着大大小小的孩子们练习拳术。
不仅是孩子们,连田润叶等老师也会一起练习,毕竟强身健体对谁都是好事,没有人愿意自己体弱多病。
每天练习拳术加上午间营养丰富的饭菜,一整天都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何乐而不为呢?
除了体育课,李安然还担任了生活实践课的老师。
第一堂实践课内容非常简单——养兔子!
在后院的养殖大棚里,从山上捕来的兔子被分开饲养在一个个用红砖和水泥建成的围栏中。
这是因为这些野兔不同于家养的宠物兔,它们掘洞和啃咬木材的能力极强。
若用木材建造围栏,可能用不了多久就被啃得千疮百孔。
为了让兔子们健康成长,李安特意将围栏挖得很深,并填上厚实的泥土,撒上草种和移栽青草,使这些草料在围栏中自然生长。
等草地长成一定的高度,兔子就会被移到对应的围栏中,而原本草料被吃光的围栏则会重新播种和栽草。这样,兔子的粪便就能作为天然肥料促进草料生长。
当然,仅靠自然生长的草料还不够。学生们的一项任务就是按一定比例配制和投喂复合饲料,同时还要翻整围栏内的泥土,确保粪便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学生们还需观察每只兔子的生长情况并进行记录和讨论,撰写心得体会。
起初,村里的人们,包括老支书,对那个养兔场都不以为意。
在他们的想法里,养兔子可不是容易的事,但这至少给了孩子们一个新的娱乐活动,总比他们四处乱跑要强得多。
然而,时间的流逝证明了一切。那些被抓进来的小兔子迅速长大,并且那些被抓回来的兔子也开始一胎接一胎地繁殖。
不过半年时间,养兔场的规模就已经不得不多次扩张。
毕竟,“养小兔小鸡,每月一窝”,尽管这话说得不尽全对,但兔子的繁殖速度确实令人咋舌!尤其是这些被圈养的兔子,不用日日担忧安全,吃的喝的都有保障,生长速度远远超过了那些在野外终日提心吊胆的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