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诏令一出,朝堂震动,天下震撼!
宗室震怒,朝堂风暴
诏令刚一颁布,京城之中便掀起了滔天波澜。
太极殿前,奏章如雪片般飞来,满是反对之声!
“陛下,我宗室世代护持大唐,功勋赫赫,为何要夺我等爵封?”
“陛下!宗室乃皇家血脉,削爵废封,恐寒天下之心!”
甚至有人直接痛哭流涕,跪在宫门之外,请求收回成命。
而就在这时,京城南门,宗室王侯齐聚,竟然亲自带着族人、家仆,怒气冲冲地直闯太极殿!
“李怀恩,你不能如此对待宗室!”
大殿之上,愤怒的宗王们齐齐跪地,请求天子收回成命!
此刻,朝堂之上,气氛凝滞到极点!
百官皆低头不语,文官们屏息,武将们冷眼旁观,整个大殿中,回荡着宗室们的请愿声。
李怀恩端坐龙椅之上,手指轻轻叩击着龙案,面无表情,目光深沉如渊,静静地看着这群怒不可遏的宗王。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朕继位之初,你等便要求封王,意图效仿藩镇,尔等当真不知天命?”
“如今江南已定,朝廷财赋皆归朕手,尔等却仍想着封地自守,朕问你们”
他的目光凌厉地扫过下方跪地的宗王,冷冷地一字一顿道:
“你们,是想学江南士族,亦或是想做第二个割据的藩镇?”
此话一出,宗王们脸色剧变!
朝堂之上一片死寂,宗室诸王全都僵在原地,汗水顺着额角滑落,却无人敢吭声。
李怀恩站起身,负手而立,步步走下台阶,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他们,眯起眼睛,语气陡然冷冽:
“今日,朕不但不会封王,反而要彻底断绝你们世袭之权!”
“爵位可留,但世袭不可!”
“封地可存,但不得私募兵卒,不得设府衙,不得干预地方政务!”
宗室们神色大变,顿时炸开了锅!
“陛下!这等同于废了我们!”
“若宗室失去世袭之权,日后岂非再无根基?”
“请陛下三思!”
“请陛下收回成命!”
众人激动得双手颤抖,连连磕头。
他们知道,这道诏令一旦落定,大唐宗室便彻底沦为虚名,再无地方权力可言!
从此以后,他们不再是能左右地方事务的“宗王”,而只是朝廷供养的闲散王侯,再无权势!
然而,面对这一切,李怀恩只是冷冷一笑,缓缓开口:
“你们若不服,尽可回府,但”
他忽然停下脚步,目光幽冷,森然如刀:
“若有抗旨者,当斩!”
他的声音冷漠无情,带着帝王独有的杀伐果断!
这一刻,所有宗室王侯的心神猛地一颤,汗毛倒竖,脊背发凉!
他们终于意识到
这位新皇,与以往那些懦弱无能的帝王不同,他是真的敢杀宗室!
宗室震怖,权力崩塌
当日,十余名宗亲被革爵,遣返故里!
三日后,数十宗室家族被迫上交封地,彻底丧失地方势力!
五日后,朝廷正式颁布诏令
“自即日起,废除所有亲王、郡王世袭之制,宗室子弟不再封王,改以爵禄制,每月按品级发放俸禄,不得干政,不得私募兵马。”
宗室,彻底变成了养在宫中的“金丝雀”,再无染指政权的可能!
至此,太宗以来世袭而治的宗室制度,被彻底埋葬!
这一刻,整个朝堂震动,百官噤若寒蝉。
所有人终于明白
新皇登基,已是雷霆万钧之势!
任何妄图染指皇权者,都将被无情碾碎!
金陵覆灭,江南士族的根基被连根拔起,王师的铁蹄碾碎了他们三百年来累积的权势与财富。
然而,士族虽败,江南却不能乱。
李怀恩深知,江南世家虽已折腰,但他们仍然掌控着南方的文化、教育、人才资源,若一刀切尽杀士族,只会激起底层文人的绝望与反扑,甚至会让那些尚未臣服的旧贵族心存死志,继续潜伏伺机而动。
江南需安抚,需彻底归附皇权!
于是,一道诏令自长安传至金陵:
“设立江南学宫,凡愿入仕者,可入宫修学,功成者,入朝为官。”
此令一出,江南震动!
学宫初立,旧儒新法
金陵城西,一座恢弘壮阔的新学府正在紧锣密鼓地修建。
琉璃瓦檐,朱红大门,院落深深,学宫中央,一座巨大的藏书阁巍然而立,窗棂上雕刻着苍劲有力的“学无止境”四字,松柏掩映,书香溢满整个园区。
城中百姓纷纷驻足观看,议论纷纷。
“听说了吗?陛下在这里建了一座学宫,以后江南的子弟们都要在这里求学。”
“还能进朝廷当官呢!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是啊,咱们这些穷人家孩子,往日里连书院的门都进不去,现在却有了机会。”
然而,在人群的另一侧,几名世家子弟却神色复杂,眼中透着隐忍与愤怒。
“荒唐!”一个身穿锦袍的青年愤然道,“我们世家子弟,自祖辈起便受皇恩,自幼便在私塾修习圣贤之道,如今居然要与那些寒门庶族混读?”
“朝廷分明是在削我们的权势!”另一个人低声咬牙道,“这哪里是学宫?分明是夺我们士族根基的利刃!”
然而,无论他们如何愤怒,现实已不可更改。
江南学宫的大门,已然敞开!
四院并立,权力更替
这座学宫,并非沿袭旧有士族私塾的传统,而是朝廷直接设立,所有课程、考试、官职授予,皆由中央主考,拔擢人才,选贤任能。
学宫设四院,各司其职:
经世院:研习《周礼》《大唐律令》,教授国策、法制,培养治国之才。
策论院:研究军政、漕运、盐铁,以实践为导向,着重培养治理地方的实务官员。
文辞院:考究诗书文章,书写典章制度,选拔能执笔制诏的文官。
武学堂:教授骑射兵法,磨练武艺,培养文武兼备的将领。
这些课程,不再局限于四书五经,而是更具实际价值。
过去,士族子弟只需饱读诗书,便可凭家族门第入仕,而如今
“若想做官,不再靠世家推荐,而是要凭真才实学!”
此举,如惊雷震耳,轰然掀翻了江南旧有的“门生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