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孟唯安和薛全宁出生以前,孟怀瑾和付闻樱对两个小孙女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规划与期许。
夫妻俩日夜畅想着,协力勾画着美好的蓝图,展望未来——他们要把这两个孩子培养得格外出色,丝毫不输她们的父母,将来也好承接祖辈、父辈传下的家业。
当然,对尚未出世的孩子们来说,老两口的想法的确是有些太过长远了。
但这,也只能说是人之常情,并无怪异之处。
毕竟,为人长辈的,又有谁会不希望自家孩子有出息,出类拔萃,卓尔不群,给自己挣面子呢?
孟怀瑾和付闻樱不敢说自己是什么完美无缺、全无私心的圣人,他们也不过是两个会与他人较长短,攀比儿孙成就的俗人罢了,总是免不得有那么几分小小的私欲的。
然而,在两个小宝贝出生以后,或许是因隔代亲的缘故,夫妻俩被孩子们童真又可爱的黏人小模样给打动了,又或许是老两口深夜里回顾往昔,想起了小时候的孟宴臣。
总之,孟怀瑾和付闻樱几乎是在骤然间,便全盘放弃了他们先前的种种打算。
——罢了,孩子的健康与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她们将来能成长为什么样的大人,终究还是要看个人的天分与资质的,更得看她们的志向与努力程度。
拔苗助长是千万要不得的,他们也强求不来。
再说了,教育孩子合该是孟宴臣和薛明若这对父母该考虑的事儿,他们做爷爷奶奶的,好端端地又插什么手呢?
可别再做那自以为是,成日里指手画脚,净惹孩子们厌烦的老家伙了。
……
老两口的底线大抵就是这样一点点退让,直至几近于无的。
到最后,孟怀瑾和付闻樱对孟唯安、薛全宁便只剩下了两个再简单、朴素不过的要求。
一是,即便不能成为她们父母那样的英才,最起码也得做一个正直、善良、道德的人,一言一行绝不能堕了孟家的脸面与名声。
二是,必须得好好培养两个孩子的眼界,提高她们的眼光。
无论如何,绝不能像她们的“前姑姑”许沁那样,带两个黄毛小子回来,说是她们精挑细选的丈夫,孟家未来的孙女婿!
经历了许沁和宋焰的事儿,老两口时至今日仍是心有余悸,极为后怕,他们是坚决不能容忍,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笑话在他们孟家再度上演的。
只是,基因的力量果真是玄妙无比的——孟唯安、薛全宁与没心肝的许沁不同,她们并非是毫无自制力与行动力,需要家长时时刻刻督促着,推着往前走,更令长辈们操心不断的孩子。
她们就像是当年的薛明若一样,是两个实打实的卷王,妥妥的内卷之神。
——
“卷”这个字,姐妹俩可以说是深深地刻在了骨子里,烙印在了心里,更是涵盖到了生活、学习、日常等方方面面。
小到校园晚会、运动会、歌唱舞蹈比赛……每一次文娱活动,大到每一场考试、学术竞赛、对外演讲,两个女孩儿从未露怯过。
她们是大大小小,各色活动里的常客,只要参与,必定能凭个人实力获得名次,不是并列第一,就是勇夺冠亚军。
姐妹俩勇于挑战自我,不断刷新自己的能力上限,更是较着劲般,立志要做到最好。
要知道,在天赋不差的情况下,足够的努力总是能获取等量的回报的。
更别说,孟唯安和薛全宁是既具天赋,又从不懈怠、敷衍了事,还愿意加倍刻苦努力的双料人才。
因此,她们总是能获得远超所有人预期的回报。
本就生活在一众长辈真挚、热忱的爱意里的姐妹俩,就这样一点点成为了大家的骄傲。
给两个孩子开家长会,参与她们的校园活动,也就此成了薛、孟两家,还有小公主的干爸干妈们,所有人都乐此不疲,跃跃欲试地争抢参与名额的事情。
只是,不知为何,孟唯安和薛全宁年岁越长,便越喜欢“钦点”奶奶作为全家代表去给她们开家长会。
付闻樱虽然不清楚自己是怎么越过儿子儿媳,得到两个宝贝孙女儿的特别钟爱的。
但像这样,能去学校露脸,听老师们源源不断的赞扬声,迎接其余家长艳羡又憧憬目光的大好事,好面子的付女士当然愿意捧场。
她便总是打扮得优雅得体,大方端庄,争取做一众家长里最亮眼,气场最强大的那个人,不给自家孙女儿丢脸,高高兴兴地去听老师们的花式夸赞,打算回来后再给孟宴臣和薛明若情景再现。
偶尔孟怀瑾厚着脸皮,非要蹭着付闻樱的车一起去时,付闻樱便会毫不掩饰地白他一眼,哪怕在孟怀瑾的一意卖惨与劝说下,勉为其难地点头同意了,却还不忘冷哼一声,再三强调道:“老孟啊,你得搞清楚先后顺序,孩子们邀请的是我,你只是沾了我这个做奶奶的光。”
“是是是,我哪儿有付女士面子大啊。”孟怀瑾笑呵呵地哄着已升级成为老小孩的妻子,死皮赖脸地就是要和她一块儿去给孩子们送惊喜。
……
付闻樱就这样,作为孙女们的头号观众、忠实粉丝,看着她们一点点长大,从奶声奶气、可可爱爱的稚童成长为可靠又值得信赖,能够独当一面,挥斥方遒,了不得的大人。
付闻樱慈爱地关注着她们,看着她们顺利接班,成为国坤的第三代掌门人,与薛家的薛乘益守望相助,推动明英和国坤再攀高峰。
她听着威严日重、说一不二的孙女儿们又像幼时那样冲她撒娇,笑嘻嘻地哄她:“我们能有今天,成为厉害的女霸总,那都是因为奶奶教导有方啊。”
她们……肯定了她的教育模式。
这一回,付闻樱总算是体会到了培养顶级UR卡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