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的转型不是一件小事。
趁着离国庆节还有几天,苏豫将这份建议书,通过网络发送给了“112办公室”总部,由其转交给三号首长。
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投入使用,现在办公和文件传送的效率提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苏豫与三号首长实现了第一次的网络视频通话,面对面讲述了农业转型的一些细节。
高层召开会议后,决定立刻采纳苏豫的建议,迅速布置这一项工作,目前的时间节点刚刚好,落实到明年的农业生产中去完全来得及。
丁文军的一双儿女,在十月一日的清晨呱呱落地。
这两个小家伙也是挑着时间出生的,选在了这个举国欢庆的国庆日来到人间。
林小凤生产的很顺利,可能是玄清子的药丸或者是苏豫的空间泉水的作用,不但母子平安,而且小凤也没有受多少罪,生得很快。
段成君和秦湘萍的婚礼安排在了十月二日。
婚礼并没有大操大办,很低调地就在段成君的家里摆了几桌,两个人谈不上有亲戚,都是朋友们送上了祝福。
赵玉贵作为女方的家长,玄清子道长也没啥讲究,作为男方的长辈参加了他们的婚礼。
段成君是道长的徒弟,甚至可以说是道长的养子,他并没有道家的身份。
秦湘萍的儿子赵正宇懂事且孝顺,他刚出生不久,父亲赵长明就去世了,他等于是母亲一个人一手拉扯大的,秦湘萍的辛劳他是一直看着眼里,痛在心里的。
赵正宇和苏豫的小舅子赵正意,都在朗山一中读高二,两人是同班同学,也是叔伯兄弟,感情好的很。
如今看到母亲终于有了好的归宿,大大方方、开开心心地叫了段成君一声爸,把段成君的大牙差点没笑崩了。
所有人都为这新成立的一个家庭感到高兴。
婚礼结束后,秦湘萍就把家搬到了段成君这边,“萍姐羊肉馆”那边干脆全部改建成了餐馆,面积大了不少。
结婚第二天,秦湘萍跟段成君说,“以后你忙你的,我忙我的,之前我们怎么过,现在还是怎么过,只不过我们组成了一个新家,彼此多了一个牵挂的人、帮衬的人,但是我们都独立惯了,还是不要破坏彼此的独立。”
段成君深以为然,“湘萍,你说得真好,都听你的。”
十月三日,苏豫也休息,段成君便和赵正宇一起,一起去帮着打理羊肉馆的生意,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段成君是用刀的高手,宰羊剔肉那根本不在话下,动作麻利又轻快,把秦湘萍看得一愣一愣的。
“老段,早上那段话我收回,以后这处理羊肉的事就你干了,你这半小时顶我三个小时!”
“哈哈哈,好!这还不是小事一桩,回头我给店里弄个大冰柜来,处理一次肉,够你用一周的,那样你就不用那么累了。”
段成君笑着说道,目光灼灼地看向秦湘萍,看得她脸红心热的,心说,有个男人还是真不错啊!
秦湘萍赶紧躲开了段成君的眼光,“冻肉口感差一些,平时救救急或者葱爆红烧还行,正常的以后每天还是要弄新鲜的羊肉的,我这萍姐羊肉馆的招牌可不兴糊弄人。”
段成君正要开口,就听见前面的大堂里传来苏豫的声音。
“老段,开张啦!”
段成君赶忙一边往前面去,一边叫道,“来啦,来啦,我们在后面院子里呢!”
来到大堂里,苏豫、安永亮和林大林三个人正站在那儿朝他笑。
“你们怎么来了?”
安永亮笑道,“你这家伙不够意思,昨天结婚,居然都不叫我!”
林大龙也叫道,“确实确实,老段你这也太抠门了。”
段成君挠了挠头,“小凤不是还在医院里吗,文军我都没让他来,大龙、永亮,我是思量着过两天到北望再请你们补喝一顿喜酒的。”
他说着话,朝着后面院子叫道,“湘萍,正宇,出来一下,来贵客了!”
说完,转过头又继续说道,“跟苏豫商量了一下,又征求了湘萍的意见,决定就在家里简简单单办个婚礼,有些情况,你们可能也知道的。”
林大龙摇了摇头,“不行,明天让嫂子一起到北望,我们在北望再给你办一场,哪能这么简单,这样,对不起人湘萍嫂子。”
安永亮也一拍大腿,“哎,大龙这个主意好,就这样办!今儿我们先来尝尝嫂子的手艺,苏豫这臭小子,都馋了我们好几次了。”
苏豫哈哈大笑道,“我觉得大龙这个主意还真是不错,也别明天了,就后天吧,到北望再大办它一场,这事大龙你落实。”
林大龙头点得像小鸡啄米,“成,这事交给我,就瞧好吧,保证办得妥妥的。”
这时秦湘萍和赵正宇都走了过来,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又认出了安永亮安书记,不免有些拘谨。
段成君把两人拉了过去,一一介绍了一遍。
安永亮和林大龙一口一个嫂子,叫得那叫一个亲热,总算打消了秦湘萍的紧张。
“正宇,快去收拾一个包厢,让叔叔们坐下喝茶。”
赵正宇应了一声,刚要转身,苏豫赶紧一把拉住了赵正宇,“正宇你去把正意和他爹叫来,包厢啥的我们自己弄。”
“哎,好的,苏大哥!”赵正宇如释重负地跑出店去,这几个人给他的压力太大了,都是什么神仙大人物啊!
段成君把几人领进了包厢,秦湘萍赶紧去后厨准备菜品。
几人坐定后,安永亮和林大龙又正式给段成君送上了祝福。
“趁这个空档,正好有一件奇事说一下。”安永亮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老神在在地说道。
“哦!奇事?”
几个人的好奇心被安永亮的话调动了起来,都饶有兴趣地看向他。
“是这样,北望粮食局下属有一个城西仓库,是三四十年代的北望监狱改造的,咱们在征集那个年代的故事过程中,涉及到不少当年关押在那里的无名英雄的事迹。
所以我们决定将那个仓库还原出来,做一个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
在重新修缮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秘密,在一堵青砖墙里出现了一扎手稿,你猜这份手稿是谁写的?”
“谁?”
众人异口同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