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城的士兵们,日复一日伫立在城墙之上,目光透过那厚重的城门,望向宫廷的方向。只见宫廷里头仿若陷入了一场永无休止的混乱,大臣们身着朝服,却全然没了往日的端庄仪态,在朝堂之上争得面红耳赤,吵得不可开交。而那高高在上的皇上,此刻也没了主意,眼神中满是焦虑与迷茫。再将视线转至城内,百姓们拖家带口,神色慌张,脚步匆匆,仿若惊弓之鸟,慌慌张张地四处逃命。这般景象,看在士兵们的眼中,他们心里头那股子原本炽热的劲儿啊,恰似泄了气的皮球,一点点、慢慢地就没了。
本来这些士兵们,心中也知晓安禄山的叛军训练有素、战力强悍,绝非易与之辈。可他们自幼受大唐的恩泽,心中怀着忠君爱国的热血,想着为了保卫京城,保卫圣上,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也得咬着牙拼上一拼。然而,眼前这混乱不堪的局面,却让他们的内心开始动摇,不由自主地犯起了嘀咕。
“你说,咱们在这儿没日没夜、拼死拼活地守着,可上面的人却乱成这副模样,这城当真还守得住吗?” 一个身形略显稚嫩的小兵,微微凑近旁边的战友,用只有他们两人能听见的声音小声说道。
“唉,依我看呐,悬得很呐。你瞧那些大臣,今天说要弃城而逃,明日又主张坚守到底,翻来覆去,毫无定数,皇上也被搅得没了准主意。咱们如此拼命,可到时候一旦城破,说不定非但得不到嘉奖,还落得个悲惨下场,连个好归宿都没有。” 另一个士兵,满脸无奈,缓缓地摇了摇头,言语间满是对未来的担忧。
不光是这些小兵们心中没底,就连一些身经百战的将领们,也开始对朝廷的指挥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有个面容坚毅的将领,此刻眉头紧紧皱成了一个 “川” 字,转头对身边的副将说道:“你好好瞧瞧这朝廷,如今都乱成什么样子了。咱们在前线浴血奋战,他们在后方却自己先乱了阵脚。就眼下这糟糕情况,咱们拿什么去跟安禄山那如狼似虎的叛军抗衡?”
副将亦是一脸愁容,眼中闪过一丝犹豫,轻声说道:“将军,要不咱们也……” 说着,他微微做了个暗示的手势,那意思再明显不过,是在劝将军也别太卖命了,得给自己留条后路。
将领心中其实也在天人交战,一方面是多年的忠诚与责任,另一方面是眼前令人绝望的局势。但他还是立刻板起脸,大声呵斥道:“别胡说八道!咱们领了皇上的俸禄,吃着朝廷的粮饷,就当尽忠职守,践行忠君之事。虽然朝廷现在乱了套,但咱们身为军人,怎能临阵退缩,做出这等不忠不义之事!” 可尽管嘴上这般强硬,他的眼神中却已然没了之前那股子坚定不移的劲头。
随着时间一天天无情地流逝,军心愈发动摇。每日清晨的训练场上,士兵们再也没了往日的精气神,步伐拖沓,动作懒散,一个个无精打采,仿若被抽去了脊梁骨。更有甚者,一些士兵趁着夜色,偷偷收拾起自己的细软之物,满心想着万一城破,便能第一时间带着家当赶紧逃命。
有一回,朝廷紧急下令,要求士兵们立刻加强城防工事,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叛军攻城。可士兵们接到命令后,却都磨磨蹭蹭的,毫无紧迫感,根本不积极。将领们骑着高头大马,在队伍中来回穿梭,扯着嗓子大声催促,可士兵们依旧我行我素,不为所动。将领们气得满脸通红,直跺脚,却又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看着城防工作进展缓慢。
士气低落的情况愈发严重,整个守城军队仿若一盘散沙,风一吹便要消散。而反观安禄山的叛军,他们一路势如破竹,正一步步气势汹汹地逼近京城。叛军之中,战旗飘扬,喊杀声震天,士兵们个个士气高昂,摩拳擦掌,准备随时攻城。这一鲜明对比之下,大唐守城的形势变得愈发严峻,岌岌可危。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李隆基身上,就看这位大唐天子能不能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想出良策来稳定军心,如若不然,这繁华的京城恐怕在劫难逃,危在旦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