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裹挟着暴雨,如凶猛的洪荒巨兽般,肆意地在马嵬坡的营地中横冲直撞、疯狂肆虐。豆大的雨点砸在地面,溅起层层浑浊的水花,又被狂风卷向四周,打得人面庞生疼。李隆基站在营帐前,被士兵们震耳欲聋的呼喊声紧紧包围,那此起彼伏的 “杀了杨国忠!杀了杨玉环!不然我们就反了!” 声声都像带着千钧之力的重锤,狠狠砸在他的心上,震得他胸腔都隐隐作痛。
他的内心正在痛苦地翻涌、挣扎,一边是与他恩爱多年、如胶似漆的杨玉环,她的一颦一笑,都曾是他生活中最温暖、最难以割舍的慰藉。往昔那些携手漫步在宫廷花园,共赏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如走马灯般在他脑海中不断浮现。可另一边,是大唐的万里锦绣江山,是天下千千万万黎民百姓的安危,更是眼前这些被愤怒冲昏头脑、即将哗变的士兵。他深知,此刻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像是在生死天平上落下的砝码,关乎着大唐的生死存亡,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陛下,我们已经没有时间了!” 一位年迈的大臣,脚步踉跄地奔到李隆基面前,声音颤抖得厉害,几乎是带着哭腔喊道,“若不答应他们,这队伍马上就会分崩离析,大唐的百年基业,就真的要毁于一旦了!” 这位大臣跟随李隆基多年,此刻满脸的焦急与绝望,岁月刻下的皱纹里都仿佛填满了恐惧。
李隆基的拳头下意识地握得紧紧的,手背上青筋暴起,好似一条条愤怒的小蛇。他的指关节因为过度用力而泛白,每一根手指都微微颤抖着。他的双眼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血丝,那是被痛苦与不甘熬红的。他缓缓转过头,看向营帐内的杨国忠,杨国忠早已瘫倒在地,面如死灰,毫无血色,眼神中满是深深的绝望,就像一只待宰的羔羊。
“陛下,我罪该万死,求您看在往日的情分上,饶我一命……” 杨国忠的声音微弱得几不可闻,像是被狂风瞬间就能吹散。他的身体不停地颤抖,如同寒风中一片将落未落的枯叶,孤苦无依。他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自己曾经在朝堂上意气风发、大权在握的模样,可如今却落得这般下场,心中满是悔恨与不甘。
李隆基的目光又缓缓移向杨玉环,杨玉环正静静地站在那里,身姿依旧婀娜,只是此刻她的眼神中没有了恐惧,只剩下无尽的哀伤。她看着李隆基,轻轻启唇,声音轻柔却又透着决然:“陛下,若是臣妾的死能换来大唐的安宁,能让陛下平安,臣妾…… 甘愿赴死。” 她想起与李隆基相知相爱的点点滴滴,心中虽有万般不舍,但为了大唐,为了心爱的他,她愿意舍弃自己的生命。
李隆基的心中一阵剧痛,像是被一把利刃狠狠划过。他不顾一切地冲过去,紧紧抱住杨玉环,仿佛这样就能将她从死神手中夺回。“爱妃,朕绝不允许你有事,绝不!” 他的声音坚定,可微微颤抖的尾音却泄露了他内心的恐惧与不安。他多希望此刻能有个万全之策,既能保住杨玉环,又能平息这场风波。
然而,营帐外士兵们的呼喊声越来越大,越来越急切,那声音如同汹涌的潮水,一波接着一波,仿佛要将整个世界淹没。雨水顺着他们的铠甲不断滑落,可他们心中的怒火却丝毫未减。
“陛下,不能再拖了!” 又一位大臣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泪流满面,脸上的泪水和雨水混在一起,“为了大唐的江山,为了天下百姓,您就答应他们吧!” 这位大臣声泪俱下,他深知此刻大唐的局势岌岌可危,容不得半点犹豫。
李隆基的心中在滴血,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他缓缓松开杨玉环,眼神中充满了不舍和痛苦,那眼神仿佛在诉说着千言万语,却又无从说起。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世间所有的痛苦都咽下,可那痛苦却如影随形。
“好,朕答应你们!” 李隆基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是从灵魂深处挤出来的,带着无尽的疲惫与无奈,“朕同意处死杨国忠!”
这句话一出口,整个营地瞬间安静了下来,只有雨水打在地面上的噼里啪啦声。但这安静仅仅持续了片刻,很快,士兵们又开始呼喊起来:“还有杨玉环!还有杨玉环!” 他们的声音再次打破了短暂的平静,在风雨中回荡,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坚决。
李隆基的身体微微颤抖,他转过头,看着那些士兵,眼中闪过一丝愤怒和无奈。“杨玉环是无辜的,她从未参与朝政,朕绝不能杀她!” 他的声音虽然坚定,但在这狂风暴雨中,却显得如此无力,就像一叶孤舟在惊涛骇浪中苦苦挣扎。
“陛下,您要是不杀杨玉环,我们就不再保护您!” 一个士兵大声喊道,他的脸上满是决绝,雨水顺着他坚毅的面庞滑落,更增添了几分狠厉。
“对,我们不再听您的号令!” 其他士兵纷纷附和,他们的声音在风雨中回荡,充满了威胁。一时间,营地内气氛剑拔弩张,仿佛随时都会爆发一场血腥冲突。
李隆基的心中一片混乱,他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他看着那些士兵,又看看杨玉环,只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地狱的边缘,每一个选择都充满了痛苦与挣扎。
“陛下,臣妾……” 杨玉环刚想说些什么,却被李隆基打断了。
“爱妃,别说了,朕不会让你死的,朕一定会想办法救你!” 李隆基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然,他知道,此刻的他,必须要为杨玉环争取一线生机。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他也绝不放弃。
“各位将士,朕已经答应处死杨国忠,这是朕最大的让步!” 李隆基大声说道,他的声音在风雨中显得有些嘶哑,还带着几分疲惫,“杨玉环真的是无辜的,她只是一个深爱着朕的女子。朕恳请你们,放过她吧!”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士兵,眼中满是恳求。
士兵们听了李隆基的话,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他们的眼神中,有愤怒,有犹豫,也有一丝动摇。有人想起杨玉环平日里的温婉善良,心中不免有些不忍;但也有人想到大唐如今的困境,又觉得杨玉环是祸根。
“陛下,我们可以放过杨玉环,但是……” 一个士兵站出来,犹豫了一下,说道,“她必须离开您,永远不能再回到您身边!” 这个士兵说出这句话时,心中也有些忐忑,他知道这对李隆基和杨玉环来说,是个极其残忍的决定。
李隆基听了这句话,心中一震,仿佛被重锤击中。他看着那个士兵,又看看杨玉环,心中五味杂陈。离开杨玉环,对他来说,就如同剜去心头的一块肉,那种疼痛让他几乎窒息。可他知道,这或许是保住杨玉环性命的唯一办法。
“陛下,答应他们吧,只要能保住贵妃娘娘的性命就好!” 一位大臣小声说道,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无奈和劝慰,深知此刻也只能退而求其次。
李隆基紧紧握着杨玉环的手,他的眼中满是痛苦和不舍,那双手仿佛在传递着他所有的眷恋与不舍。“爱妃,你……”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杨玉环打断了。
“陛下,只要能保住您的安危,能让大唐太平,臣妾愿意离开。” 杨玉环的眼中满是泪水,但她的声音却异常坚定。她知道,自己的离开或许能换来大唐的安宁,也能让李隆基不再为难。
李隆基看着杨玉环,心中一阵剧痛,仿佛有千万根针扎在心头。他缓缓松开杨玉环的手,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好,朕答应你们!” 他的声音低沉而无奈,仿佛是在宣告一场悲剧的落幕。那声音在风雨中渐渐消散,带着无尽的哀伤与凄凉。
这场因为士兵哗变而引发的危机,终于以李隆基的妥协暂时平息。但他和杨玉环心中的痛苦,却如这无尽的风雨,绵绵不绝。而大唐的命运,在这风雨飘摇中,又将何去何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