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清晨的阳光温柔地洒在大地上,给这片土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别苑里,杨玉环早早地起了床,今日的她,没有像往常一样在庭院中漫步,而是精心挑选了一套普通百姓的衣裳,简单朴素却不失整洁。她对着铜镜,仔细地将自己的头发梳理成寻常女子的发髻,略施粉黛,掩盖住那与生俱来的雍容气质,一切准备就绪,她微微点头,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绿儿,我们走吧。”杨玉环轻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兴奋。这些日子,她在别苑中,虽然生活宁静,但心中却始终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她渴望了解这片土地上百姓们的真实生活。
绿儿跟在杨玉环身后,脸上带着些许担忧:“娘娘,您真的要微服出去吗?万一被人认出来,可就麻烦了。”
杨玉环微微一笑,安慰道:“放心吧,我只是想出去走走,看看百姓们的生活。有你陪着我,不会有事的。”
两人悄悄地从别苑的侧门走出,踏上了蜀中那蜿蜒的小路。小路两旁,是大片大片的农田,绿油油的庄稼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农民们早已在田间劳作,他们弯着腰,辛勤地耕耘着土地,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的脸上却洋溢着质朴的笑容。
“这些百姓可真辛苦啊。”杨玉环轻声感慨道,她看着田间劳作的农民,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之情。
走着走着,她们来到了一个小镇。小镇上热闹非凡,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摊位,商贩们大声叫卖着,吆喝声此起彼伏。有卖新鲜蔬菜的,嫩绿的青菜、红彤彤的萝卜,水灵灵的,十分诱人;有卖手工刺绣的,绣品上的花鸟鱼虫栩栩如生,针法细腻,一看就知道出自巧手;还有卖特色小吃的,香气扑鼻,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购买。
杨玉环和绿儿在街道上漫步,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突然,一阵悠扬的歌声传来,她们顺着声音的方向走去,只见一群年轻的姑娘正在溪边洗衣服,她们一边洗,一边唱着欢快的山歌,歌声清脆悦耳,仿佛山间的清泉。
“姑娘们,你们唱得可真好听。”杨玉环走上前去,微笑着说道。
姑娘们看到杨玉环,先是一愣,随即露出了热情的笑容:“多谢夸赞,您是外地来的吧?”
杨玉环点了点头,说道:“是啊,我和丫鬟路过这里,被你们的歌声吸引了。”
“我们这儿的姑娘都爱唱歌,这是我们的习俗。”一个姑娘笑着解释道。
杨玉环和姑娘们聊了起来,从她们的口中,她了解到了许多关于蜀中的风土人情。这里的人们,生活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乐趣。他们热爱生活,珍惜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那你们平日里除了干活,还喜欢做些什么呢?”杨玉环好奇地问道。
“农闲的时候,我们会一起做些女红,或者聚在一起聊天。”一个姑娘回答道,“有时候,还会去参加镇上的庙会,可热闹了。”
“庙会?”杨玉环眼中闪过一丝好奇,“那一定很有意思吧。”
“可有意思啦!”另一个姑娘抢着说道,“庙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表演,舞龙舞狮、杂技魔术,还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
杨玉环听着,心中充满了向往。她想起了长安的庙会,虽然规模宏大,但却少了几分这样的质朴和热闹。
告别了姑娘们,杨玉环和绿儿继续在小镇上逛着。她们来到了一个小茶馆,茶馆里坐满了人,人们一边喝茶,一边聊天,气氛十分融洽。
“客官,里边请。”店小二热情地迎了上来,“您二位要点什么?”
“来两杯茶吧。”杨玉环说道,她和绿儿找了个空位坐下。
这时,邻桌的几个老人正在谈论着大唐的局势。
“听说叛军还在到处作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太平。”一个老人忧心忡忡地说道。
“是啊,这日子过得不安生,真希望陛下能早日平定叛乱。”另一个老人附和道。
“陛下肯定行的!”一个年轻人说道,“我们大唐这么强大,一定能打败叛军。”
杨玉环听着他们的话,心中一阵难过。她深知,百姓们渴望的不过是简单的生活,国家的安定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老人家,您觉得现在的生活怎么样?”杨玉环忍不住问道。
老人看了看杨玉环,叹了口气:“唉,虽然日子苦了点,但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的,也就知足了。就是这战乱,让人心慌啊。”
杨玉环点了点头,说道:“老人家,您放心,陛下一定会尽快平定叛乱,让大家过上安稳的日子。”
“希望如此吧。”老人说道,“我们老百姓,就盼着能有个太平日子。”
从茶馆出来后,杨玉环的心情变得有些沉重。她看到了百姓们的朴实生活,也感受到了他们对和平的渴望。国家的安定,不仅仅是朝堂上的事情,更是千千万万百姓的期盼。
“绿儿,你说我们能为百姓们做些什么呢?”杨玉环轻声问道。
绿儿想了想,说道:“娘娘,您和陛下都在为平定叛乱努力,这就是对百姓们最好的帮助了。”
杨玉环微微点头,说道:“我知道,可我还是觉得自己做得不够。我要回去和陛下商量,看看还有什么办法,能让百姓们少受些苦。”
不知不觉,天色渐晚,杨玉环和绿儿告别了小镇,踏上了回别苑的路。一路上,杨玉环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百姓们的笑容和他们对和平的渴望。她暗暗发誓,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帮助大唐度过这场危机,让百姓们都能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
回到别苑后,杨玉环径直来到了李隆基的书房。李隆基正在批阅奏折,看到杨玉环进来,他放下手中的笔,微笑着问道:“爱妃,你今日出去逛得如何?”
杨玉环走到李隆基身边,神色凝重地说道:“陛下,我今日出去,看到了百姓们的生活,他们虽然朴实,但却深受战乱之苦。我们一定要尽快平定叛乱,让百姓们过上安稳的日子。”
李隆基点了点头,说道:“爱妃,你说得对。朕也一直在为此努力,已经有几位节度使响应了勤王的号召,相信不久之后,我们就能组织起一支强大的军队,与叛军决一死战。”
“那就好。”杨玉环说道,“陛下,我们还要想办法安抚百姓,让他们知道,我们一直在为他们着想。”
“朕已经派人去各地发放粮食和物资,救济那些受灾的百姓。”李隆基说道,“同时,也在加强对地方的管理,确保百姓们的生活能够正常进行。”
“陛下英明。”杨玉环说道,“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让大唐恢复往日的繁荣。”
两人又商量了许久,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旨在稳定民心,加强防御,为平定叛乱做好充分的准备。夜晚,杨玉环躺在床上,回想着白天的所见所闻,心中充满了感慨。她知道,前方的路还很漫长,但只要能看到百姓们幸福的笑容,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