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宫的御书房内,李隆基独自坐在书桌前,面前堆满了关于边疆战事的军报和各地呈上来的密折。他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与思索。自朝堂上听取了陈武和赵云飞对边疆战事的见解后,他便一直在权衡利弊,反复斟酌着到底该如何安排将领,才能确保边疆战事取得胜利。
陈武,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丰富的作战经验是他最大的优势。他提出的稳扎稳打策略,先加固边境防线,再徐徐图之,无疑是在当前大唐国力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较为稳妥的选择。可李隆基也明白,一味防守虽能暂时稳住局势,但难以在短期内彻底击退敌军,恢复边境的长久安宁。
而赵云飞,年轻气盛,充满了冒险精神与创新思维。他那奇袭敌方粮草大营的大胆计划,一旦成功,确实能如同一把利刃,迅速打乱敌军部署,扭转战局。然而,奇袭计划风险巨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奇袭部队全军覆没,不仅无法达成目的,还会让敌军气焰更加嚣张。
李隆基在御书房内踱步良久,脑海中不断回想着两人的策略以及朝堂上大臣们的争论。他深知,这一任命关乎大唐的边疆安危,关乎万千百姓的生死存亡,容不得半点马虎。经过无数次内心的挣扎与权衡,他终于下定决心。
“来人啊!” 李隆基高声喊道。
“陛下,奴才在。” 贴身太监立刻上前,恭敬地说道。
“传朕旨意,明日早朝,朕要宣布边疆将领任命之事。” 李隆基神色坚定地说道。
“遵旨!” 太监领命后,匆匆退下。
第二日清晨,大明宫的朝堂上,文武百官早早齐聚。众人心中都隐隐猜到,今日早朝,皇帝恐怕要对边疆战事做出重大决策。
“皇上驾到!” 随着一声高呼,李隆基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上龙椅。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臣们整齐跪地行礼。
“众爱卿平身。” 李隆基说道,随后目光缓缓扫过众人,“今日早朝,朕经过深思熟虑,已对边疆将领任命一事做出决定。朕任命陈武为帅,赵云飞为副将,率领大军前往边疆平乱。”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一阵议论声。有的大臣对这一任命表示赞同,认为陈武经验丰富,能把控大局,赵云飞年轻有冲劲,两人相互配合,或许能创造奇迹。而有的大臣则面露担忧之色,担心赵云飞的奇袭计划会让大军陷入危险境地。
“陛下,陈将军和赵将军皆是难得的将才,只是这奇袭计划风险实在太大,若有闪失……” 一位老臣站出来,忧心忡忡地说道。
李隆基微微点头,说道:“朕明白爱卿的担忧。但朕相信,陈武将军会把控好全局,赵云飞将军的奇袭计划也并非毫无胜算。且朕已命他们在稳固防线的基础上,再寻机实施奇袭。如此,可保万无一失。”
听了皇帝的解释,大臣们纷纷点头,不再多言。
出征仪式定在了三日后。这一日,长安城的校场上,军旗飘扬,士兵们整齐排列,气势恢宏。陈武和赵云飞身着崭新的戎装,英姿飒爽地站在队伍前方。
李隆基亲临校场,他手中端着两杯美酒,缓缓走向陈武和赵云飞。“两位将军,此次出征,责任重大。朕敬你们一杯,望你们奋勇杀敌,保我大唐边疆安宁,护我百姓周全。”
陈武和赵云飞连忙跪地,双手接过酒杯,陈武神情庄重,声音洪亮地说道:“陛下,自臣投身军旅,便将生死置之度外,一心只为守护我大唐山河。边疆乃我大唐门户,如今蛮夷来犯,烧杀抢掠,致使百姓流离失所,臣痛心疾首。此次挂帅出征,臣定当凭借多年征战积累的经验,精心布局,稳扎稳打。先筑牢边境防线,让敌军无机可乘。待时机成熟,臣将与赵副将密切配合,带领将士们奋勇出击,一寸一寸收复失地,将那些蛮夷彻底赶出我大唐国境,还边疆百姓一片安宁祥和的乐土,不负陛下的信任与重托!” 说罢,仰头将酒一饮而尽。
赵云飞紧接着跪地,眼中燃烧着炽热的斗志,激昂地说道:“陛下,能得您信任,委以副将重任,随陈帅出征,乃臣之荣幸!臣虽年轻,资历尚浅,但对兵法谋略钻研颇深,且满怀一腔热血。敌军粮草大营乃其命脉所在,臣定会挑选军中最为精锐之骑兵,组成突击队。凭借他们矫健的身手与无畏的勇气,趁着夜色掩护,沿着隐秘小路,如鬼魅般悄然穿插至敌军后方。在行动过程中,我们将严守纪律,保持高度警惕,避开敌军主力。同时,制造多处佯攻,迷惑敌军,吸引其注意力。一旦抵达敌军粮草大营,臣将身先士卒,带领突击队以雷霆万钧之势发动攻击,烧毁敌军粮草,打乱其部署。待敌军军心大乱之时,配合陈帅的正面进攻,一举将敌军击溃。臣愿以手中之剑,为大唐边疆披荆斩棘,为陛下和百姓斩尽来犯之敌,若不能凯旋,臣誓不还朝!” 言毕,同样将酒一饮而尽。
此时,杨玉环也带着几名宫女来到了校场。她手中捧着一套精心准备的战甲和一把锋利的宝剑,战甲上绣着寓意吉祥的图案,宝剑的剑柄上镶嵌着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陈将军,赵将军。” 杨玉环轻声说道,“这战甲和宝剑,是本宫特意为二位准备的。愿它们能为二位将军带来好运,助你们旗开得胜,早日凯旋。”
陈武和赵云飞连忙再次跪地谢恩。“多谢贵妃娘娘!”
陈武接过战甲,仔细端详着,感慨道:“娘娘如此用心,臣定当不负所望。这战甲,臣定会穿着它奋勇杀敌。每一次披上它,臣都会想起娘娘的期望,想起陛下的信任,想起万千百姓的安危,这将成为臣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
赵云飞也双手接过宝剑,轻轻抽出,宝剑寒光一闪,他眼中满是斗志,说道:“有娘娘这宝剑在手,臣定能在战场上披荆斩棘,杀退敌军。这宝剑,不仅是杀敌的利器,更是娘娘给予臣的力量与祝福。臣定会让它在战场上闪耀光芒,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
周围的士兵们看着这一幕,心中都充满了感动与振奋。他们纷纷高呼:“奋勇杀敌!保家卫国!” 声音响彻云霄。
在一片欢呼声中,陈武和赵云飞翻身上马,率领着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边疆进发。李隆基和杨玉环站在校场的高台上,望着远去的大军,心中满是期望与担忧。
“陛下,相信陈将军和赵将军一定能凯旋而归。” 杨玉环轻声说道。
李隆基微微点头,说道:“朕也希望如此。此次边疆战事,关系重大。朕只盼能早日击退敌军,让百姓过上安宁的日子。”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整个长安城都在关注着边疆战事的进展。人们纷纷为出征的将士们祈祷,希望他们能平安归来,为大唐赢得胜利。而陈武和赵云飞,带着皇帝的信任、贵妃的祝福以及万千百姓的期望,踏上了充满挑战的征程,他们将在边疆的战场上,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