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向李隆基阐述了她对宫廷教育改革的想法:“陛下,宫廷教育不应仅为培养贵族子弟的学识,更应注重其综合素养与治国理政能力。可增设算术、天文、地理等实用学科,拓宽他们的视野。” 李隆基对她的见解颇为赞赏,命她着手筹备相关事宜。
从李隆基的宫殿出来后,杨玉环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宫廷教育改革的筹备工作中。她深知,这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不仅涉及到教学内容的重大调整,还需要协调各方资源,说服众多的宫廷夫子和贵族们接受这些新的理念。
首先,杨玉环决定召集宫廷中德高望重的夫子们,召开一场关于教育改革的研讨会。在宫廷的一间宽敞的书房里,夫子们围坐在一起,脸上带着疑惑与好奇。他们大多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杨玉环提出的改革方案,心中难免有些忐忑。
“诸位夫子,今日召集大家,是为了商讨宫廷教育改革之事。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如今时代在变,我们的教育也不能一成不变。” 杨玉环微笑着,目光扫过每一位夫子,语气亲切而坚定。
一位年长的夫子微微皱眉,说道:“娘娘,我等在宫廷教学多年,一直遵循着传统的教学方法,教授经史子集。这突然要增设算术、天文、地理等学科,会不会有些不妥?这些学科,与我大唐的文化传承似乎并无太大关联。”
杨玉环耐心地解释道:“夫子,您的担忧我能理解。但您想想,这经史子集固然重要,可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的国家栋梁。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算术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国家财政,核算税收、物资调配等都离不开算术知识。天文地理则能让他们了解天时地利,在制定农业政策、规划城市建设、行军打仗时,都能做出更明智的决策。这并非是要摒弃传统,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为孩子们增添更多实用的技能和更广阔的视野。”
夫子们听了,纷纷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起来。过了一会儿,另一位夫子问道:“娘娘,就算要增设这些学科,可这师资从何处来呢?我们这些人,对经史子集还算精通,可对于算术、天文地理,实在是知之甚少。”
杨玉环早有准备,她说道:“这一点大家不必担心。陛下已应允,我们可以从民间招募一些精通这些学科的人才,充实到宫廷教师队伍中来。同时,也可以选派一些年轻有潜力的夫子,去民间求学,学习这些新的知识,回来后再传授给学生们。”
经过一番讨论,夫子们的态度逐渐有所转变。他们虽然仍有一些疑虑,但也不得不承认杨玉环的话有一定的道理。最终,他们表示愿意配合杨玉环的改革工作。
解决了夫子们的问题,杨玉环又开始着手制定新学科的教学大纲。她找来了一些对算术、天文、地理有研究的学者,与他们一起商讨课程内容。
在算术课程方面,他们决定从最基础的数字认知、四则运算开始教起,逐步深入到复杂的财务核算、工程计算等。“这算术课程,一定要注重实用性。让孩子们学会如何计算土地面积、粮食产量,如何进行商业交易中的账目核算。” 杨玉环一边翻阅着资料,一边对学者们说道。
对于天文课程,他们计划让学生们了解天体的运行规律、星宿的辨认、历法的制定等知识。“天文知识,不仅能让孩子们了解宇宙的奥秘,还能对农业生产起到指导作用。比如,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事活动。” 一位天文学者补充道。
而地理课程,则涵盖了大唐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交通要道,以及周边国家的地理概况。“孩子们要知道我们大唐的疆域有多大,各地的特产是什么,这样在日后的治理中,才能因地制宜,制定合适的政策。同时,了解周边国家的地理情况,对于外交和军事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杨玉环说道。
在制定教学大纲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难题。比如,如何将这些复杂的知识,以一种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传授给他们。学者们为此绞尽脑汁,提出了各种方案。有的建议制作一些精美的教具,如天文星图、地理沙盘等,让学生们能够直观地感受;有的则提议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来讲解抽象的知识。
经过反复的讨论和修改,终于确定了一套完整的教学大纲。杨玉环看着手中的大纲,心中充满了期待。她知道,这只是改革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她。
接下来,便是招募新教师的工作。杨玉环命人在长安城内张贴告示,广纳算术、天文、地理等方面的人才。告示一出,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许多民间的学者、艺人纷纷前来报名。
在选拔教师的过程中,杨玉环亲自参与面试。她仔细询问每一位应聘者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你对天文知识颇有研究,那你说说,如何用简单的方法让孩子们理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理?” 她问一位应聘天文教师的年轻人。
年轻人思考片刻,回答道:“娘娘,我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比喻。将太阳比作一个大灯笼,地球比作一个皮球,月亮比作一个乒乓球。当月亮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挡住了太阳的光线,就像乒乓球挡住了灯笼的光,在地球上的某些地方就会看到日食。月食则是地球在太阳和月亮中间,地球的影子挡住了月亮,就形成了月食。这样孩子们应该比较容易理解。”
杨玉环听了,满意地点点头。经过层层筛选,终于选拔出了一批优秀的教师。
在准备改革的这段时间里,杨玉环也听到了一些贵族们的反对声音。一些贵族认为,这些新学科会让孩子们分心,影响他们对经史子集的学习,而且这些实用学科,与贵族的身份不符。
面对这些反对声音,杨玉环没有退缩。她亲自拜访了一些有影响力的贵族,与他们耐心沟通。“各位大人,我们培养孩子,是为了让他们将来能更好地为国家效力。这些新学科,能让孩子们具备更全面的能力,在治国理政时更加得心应手。而且,这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杨玉环的努力下,一些贵族的态度开始转变。他们逐渐认识到,教育改革或许真的能为孩子们带来更好的未来。
随着各项准备工作的逐步推进,宫廷教育改革即将拉开帷幕。杨玉环站在宫廷的花园里,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信心。她知道,这场改革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但只要能为大唐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