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明解释如何得知李红梅死讯。
“我也是听诊所的病人说起,才知道她打完针没多久就死了。”
“经常到诊所的不止她一个,相互间虽谈不上熟识,但见着面还是认得。”
“有位老阿姨当时在打点滴,同时也在玩手机,突然就惊讶地说,某个群里发了个小视频,某幼儿园附近躺着个死人像是她…我们凑到一块细看,发现真的是她。”
“可惜,后边不让拍。”
“陆续有警察赶到现场,拉上警戒线,让其他人回避。”
“不过,群里陆续还在发远视角视频…”
“不光好多群友,我们诊所几人也在讨论。”
“大概知道是她喝了水果摊的椰子,当场就死了。警察来抓摊主,摊主拒捕挟持小孩上到天台…具体谈判过程不太清楚,后来听别人聊起才知道…”
“好像是某个高中生,猜出歹徒的内裤颜色…”
“这才放了人。”
“听上去挺扯淡,后边我就没关注了。”
“……”
嫌疑人停止讲述。
李华华从镜头里望过来,寻求指示。
杨聪淡淡摇头。
苏明月代为吩咐:“先晾着吧。”
杨聪陷入分析。
客观地讲,王浩明说的这些成立的可能性挺大。
可是,他没法证明。
除了死者李红梅,其他人也没法证明。
死无对证!
因此,并不能保证事实就如他所说。
而从目前掌握的证据来看,更倾向于是他通过以往的交谈,事先知道李红梅有大量现金,并且藏在其出租屋里。他并不满足于那白送的五万,铤而走险谋财害命。
之所以急着对癌症晚期的病人下手,是因为担心剩余那二十几万,被她转送给其他人,或者直接花掉。
更甚者…
现在都有充分理由怀疑,他才是整个事件的布局者。
毒药,现金,手机,变声器…都没有留下任何指纹,显然有人刻意为之,很可能是王浩明最近一次单独进入李红梅屋子,进行栽赃嫁祸。
更或者,李红梅其实一直是帮凶。
因为对王浩明感恩,帮着做了某些事情,比如托人买22张电影票,电影院前把毒药给2号死者美美。
这样才合理。
不然没法解释,一个癌症病人前后能有一百多万资金,而且还早早停止治疗。另外并非歧视李红梅小学文化,可事实是她无依无靠,长年做清洁工之类的工作,怎么能有这么聪明,布下这样一个大局?
更关键的是,她不能保证自己什么时候死呀。
可整个局至少两年前就在布置啦,如果真的要杀某几个人,为啥不趁早动手?
早早了事,死而无憾嘛!
所以目前最合理的结论为,王浩明是布局者,而李红梅是帮凶。
可即便这样,还是有一个重大疑点。
动机到底是什么?
从各个资料看,王浩明跟一二号死者和医生沈良,完全扯不上丁点关系。
那他只能也是被收买咯?
这是矛盾的。
因为李华华等人对其进行过详细调查,既然没反映问题,那说明银行流水,通话记录…等等都没问题。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
为啥要栽赃罗青山,他到底在整个局中扮演啥角色?
有点头疼啊。
苏明月同样跟着皱眉,不为别的,已然彻底放弃思考,只是心疼整个案子让杨聪伤脑筋。
因此,吐槽道:“这帮家伙也真是…”
“杀人就好好杀呗,非要这样布局那样布局,简直闲得慌!”
“尤其是呀…”
“全国十几亿人口,偏偏就这几个人中毒。”
“他们干脆去买彩票得啦!”
“噢…已经死了。”
“嗨…”
“死了都不让人轻松,真的是麻烦!”
“……”
“你说啥?”杨聪突然一愣,脑中有道灵光转瞬即逝,因此大声催促:“说呀!”
苏明月挺委屈。
本来是替某人操心呢,结果以为挨骂啦。
杨聪哪能骂她呀。
哎哟…
急死啦,刚刚某句话真的至关重要!
因此,他压低声音,几乎是央求道:“说呀,宝贝儿…”
苏明月差点傻啦。
宝贝儿?
咳。
眨巴着大眼睛,她羞羞的尝试着还原:“我说…说…他们应该去买彩票,十几亿分之一的概率都能中毒。”
“啪——”
杨聪猛地一拍巴掌,顿时恍然:“对啦,问题就在这儿!”
“苏明月,你简直是天才!”
“哈哈哈…”
“实在太好啦,问题症结找到啦!”
“……”
苏明月被夸有点失落。
因为,天才哪有那啥好听嘛?
……
……
整个案子就要真相大白啦。
经过苏明月的无心点醒,杨聪终于发现整件事的关键…
看似毫无相关的几人,必然有某些联系。
否则,不会中彩。
也就是说,布局者一定有动机。
只是动机还不明。
正是因为动机始终不明,所以矛盾点才称为矛盾点。
现在代入动机还原,就很合理啦…
布局者从至少两年前开始筹划,却等到最近才动手,是因为有一个人迟迟未到。
那就是,妓女美美。
她因为被拘留,前一阵才从苏省回到隆江。
等她回来,人员就齐整啦。
司机嫖客李明,妓女美美,妇产科医生沈良,清洁工李红梅,医生王浩明,以及(半个)罗青山。
六个人两两看似毫无关系。
可布局者却为了某种目的,要杀死五个,诬陷一个。
大局正式开启。
先是收买妓女美美,在电影院用嘴送毒杀死嫖客李明。
以椰子为依据,诬陷罗青山。
然后李红梅假扮医生,出老千,逼迫沈良就范。
沈良因两年前就开始的汇款,及自身牵涉进两起医疗事故,不得不参与赌局。结果赌输,动手杀人,杀人罪名成立等同于死。
接下来有两种可能。
第一,王浩明是布局者,李红梅是帮凶。
事后因为谋财,王浩明毒杀李红梅,并且让她死在水果摊前,对罗青山二次栽赃。更可能是栽赃李红梅,让人相信她才是布局者。或者两种目的都有,一箭双雕。
第二,李红梅是布局者,王浩明是入局者。
李红梅是,自杀!
但留下相关证据,足以证明王浩明杀她,使他的杀人罪名成立,等同于杀了他。
并以椰子为依据,再次诬陷罗青山。
可第二种可能有重大疑点。
先前也提到过,李红梅文化程度低,不太可能布下堪称完美的大局,且一百多万资金难以置信,而新型毒药来源更无法解释。
另外,如果王浩明杀人罪名被判不成立,也就是栽赃落空呢?
那何不直接杀他?
因此,杨聪更倾向于王浩明是布局者,李红梅是帮凶。
可即便这样,也有重大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