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的司司,则低垂着头,显得有些沮丧和难为情。
他用手轻轻摸了摸自己那高高肿起的脸颊,嘟囔道:“是不是真的很难看啊?你要是实在觉得好笑,那就笑出来吧,反正我也不会介意的……”话虽如此说,可司司心里其实还是希望飞飞能够稍微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
然而,已经憋到极限的飞飞终于还是没能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紧接着,便像是被点燃的爆竹,笑得前仰后合、花枝乱颤。她甚至弯下腰去,双手紧紧捂住肚子,仿佛只有这样才能阻止笑声继续喷涌而出。
好不容易等飞飞止住了笑声,她这才直起身来,擦了擦眼角笑出的泪花,走到司司面前准备给他敷药。可是当她再次看到司司那滑稽可笑的模样时,刚刚平复下去的笑意瞬间又涌上心头,让她不得不重新咬紧牙关,强忍着不让自己再度失态。
司司见状,无奈地摇了摇头,轻叹一声说道:“好啦好啦,知道你笑点低,不过能不能先帮我把药敷上好歹减轻点疼痛啊?哎哟喂,疼死我啦……”
听到司司的抱怨声,飞飞赶紧收敛心神,打开小瓷瓶的瓶盖,轻轻地挖出一些散发着淡淡清香的药膏,轻柔地涂抹在了司司红肿的脸上。
合作初期,各方都沉浸在携手开拓市场的喜悦中,齐心协力让素色衣物的生意愈发兴隆。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利益分配这一敏感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新的矛盾悄然滋生。
一些参与合作的同行觉得,村子里的工坊在制作工艺上占据优势,生产效率较高,获得的利润分成也相对较多,他们认为这不公平。
他们觉得自己在拓展销售渠道、对外宣传等方面付出很多,理应得到更多利益。而村民们则认为,制作工艺是核心竞争力,是他们通过辛勤学习和不断摸索才掌握的,这些同行不应该觊觎过多分成。
在一次合作商讨会上,矛盾彻底爆发。一位同行代表率先发难:“你们工坊靠着工艺多拿利润,可市场能打开全靠我们四处奔波拉订单,这分配不合理!”村民代表也毫不示弱:“没有我们精心制作的好衣服,你们拿什么去卖?工艺的价值不容小觑。”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会议陷入僵局。
飞飞和司司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深知,若不妥善解决利益分配问题,合作必将破裂。于是,二人开始分别与双方沟通。
飞飞找到同行们,耐心地说:“我们理解大家的付出,拓展市场确实功不可没。但制作工艺的传承和改进也需要大量心血,我们希望能找到一个平衡的办法。”
司司则对村民们说:“我们的生意能做大,离不开合作伙伴的努力,适当调整利益分配,对长期发展有益。”
经过多轮协商,他们共同制定了新的利益分配方案。根据各方在生产、销售、技术创新等环节的实际投入和贡献,进行动态调整。
在新品研发阶段,投入更多人力物力的一方可获得相应比例的额外分成;在销售旺季,对销售渠道拓展有突出贡献的则能得到奖励。同时,设立一个共同的发展基金,用于技术升级和市场推广。
新方案实施后,各方都看到了公平与希望。同行们更加积极地拓展业务,村民们也努力提升工艺,大家不再为利益分配争吵,而是将精力重新投入到合作中。一场可能毁掉合作的矛盾,在飞飞和司司的协调下顺利化解,各方在互利共赢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随着素色衣物生意合作规模进一步扩大,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果然吸引了新的势力加入。一些擅长经营管理的商人和掌握独特染色技术的手艺人纷纷前来寻求合作。
新势力的加入,起初确实带来了不少积极变化。擅长经营管理的商人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丰富的商业资源,帮助优化了生产流程和销售策略,使得产品能更高效地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掌握独特染色技术的手艺人则为素色衣物增添了更多丰富且自然的色彩选择,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竞争力,吸引了更多不同需求的顾客,生意愈发火爆。
新势力的加入也带来了一系列新挑战。首先是管理上的难题。新成员有着不同的行事风格和理念,原有的沟通和决策机制在应对更复杂的人员结构时显得力不从心。各方对于发展方向和重点常常难以达成一致,导致决策过程冗长,错过不少商机。
利益分配方面也出现了新矛盾。新加入的势力贡献不同,对利益分配的期望也各不相同。
擅长经营管理的商人认为自己在拓展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上作用巨大,应获取更多利润;掌握独特染色技术的手艺人则觉得新技术是产品增值的关键,应得到更大份额。这使得原本就复杂的利益分配体系更加混乱,各方矛盾一触即发。
而且,随着合作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把控也变得困难重重。新加入的生产环节和技术可能与原有的标准存在差异,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飞飞在担忧: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不仅会影响品牌声誉,还可能引发客户投诉和退货潮,对整个合作体系造成严重打击。
文化理念的融合也是一大挑战。不同背景的成员有着各自的文化和价值观,在合作过程中难免产生摩擦。
比如,一些传统手艺人注重手工制作的匠心精神,追求品质的极致;而部分商人更看重效率和利润,这种理念上的差异若不能妥善处理,会影响团队凝聚力和合作的稳定性。面对这些新挑战,飞飞和司司意识到,必须要进行全面的改革和调整,才能让合作持续发展下去。
飞飞有时候感觉自己的管理知识不太够用,吐槽着,早知道以前学个管理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