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权面对众人七嘴八舌,根本插不上话,无奈地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
“陛下已经醒了,正传召你们。不过陛下刚醒,身体还未完全恢复,诸位尽量长话短说。”
众人闻言,脸上全露出大喜之色,随后推开房门进入。
此时,李世民半倚在床榻上,手中端着药液缓缓喝着,整个人看着有些虚弱。
见众将到来,他脸上露出一抹笑意,声音沙哑道:“你们来了。”
众人跟随李世民征战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他如此虚弱的一面,不由都有些眼中含泪。
尉迟敬德抹了把脸,笑道:“来了,陛下,我们来了。”
李世民作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心智何其敏锐,知道如果只是自己昏迷,断不会让这些人前来保驾,特别是其中几人因常年征战,如今已重病缠身。
“敬德,朕昏迷几天了?都发生什么了?”
“回陛下,您已经昏迷三天了。您刚昏迷那天,前方就传来战报,军情紧急,诸位大臣私下做主看了战报,是薛延陀派十万大军悍然犯境。”
“不过陛下您不用担心,中书省已按之前议好的章程下旨发兵。”
李世民听完,虽神色不变,但眼眸深处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奇怪目光。
“哦?军情如火,确该如此,做得不错。”
说完,他语气好似不经意一般,继续道:“对了,是谁做主下旨发兵的?长孙无忌吗?还是房玄龄?”
尉迟敬德闻言支支吾吾,不知该怎么说。毕竟李世民是让李承乾气晕的,这刚醒就在他面前提起李承乾,弄不好就又晕过去了。
“呵呵?敬德,在朕印象里,你可不是吞吞吐吐的人。怎么?老了胆子小了?”
“没有……陛下。”
“这发兵的旨意……是……是太子殿下批答的。”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意外之色,随即露出一抹嘲弄的笑意。
“呵呵,他倒是好本事,那般忤逆朕后还能下旨发兵。你速召他前来见朕!朕要问问他,他为何那般对朕。”
“额……回陛下,暂时叫不来了。”
李世民乍一听,还以为李承乾真去太庙自尽了,语气稍微有些颤抖:“怎么?那个逆子死了?”
“没……没,我们怎么可能让殿下死。他是随军一起出征薛延陀了。”
李世民听到这话,顿时脸色大变,当即就要发怒。
这时候让李承乾率军出去,这不是等着祸起萧墙?
尉迟敬德见状立刻继续道:“不过陛下不用担心,他只是随军而已,而且李绩为主帅,程咬金为先锋。”
李世民政治嗅觉何其敏锐,沉吟片刻,便将事情经过猜了个大概。
“哦,这般安排也算妥善。马上传朕旨意,令程咬金火速押解李承乾回京。”
“臣遵旨。”
“对了,朕还没问,你们怎么都来了?”
“回禀陛下,今日午时,宫中禁军突然频繁调动,我们担心您的安危,所以就来了。”
“好,朕知道了。你们下去休息吧,顺便叫长孙无忌来见朕。”说完,李世民便闭目歇息。
众人见状也都离开。毕竟只要李世民醒了,谁调动兵马也掀不起什么乱子。没办法,天策上将就是有这种威慑力。
长孙无忌等大臣早就收到了消息,不过被尉迟敬德等人拦在了外面。
此时收到李世民传召,长孙无忌一路小跑往太极殿赶去。
留下其他大臣神色各异,但心中俱是一般想法:陛下果然还是最信任长孙无忌啊。
其中,房玄龄神色有些灰暗。因为在他看来,自己和长孙无忌在陛下心里的地位应该差不多,但没想到此时竟还是先叫了长孙无忌。
太极殿内,长孙无忌轻声走到李世民床榻前。看到他正在闭目休息,长孙无忌也没说话,只是静静站着。
过了良久,李世民双眼微睁:“是辅机来了吧?”
“启禀陛下,是臣来了。”
李世民拍了拍身旁床榻:“来,坐下说话。”
长孙无忌也没推辞,径直过去坐下。
“唉,朕刚才想了挺多。你说承乾为何做出那般大逆不道的事?”
长孙无忌能深受李世民信任,能力和其外戚身份只是一方面,主要还是行事谨慎。
沉吟片刻,他才小心翼翼道:“陛下,臣觉得,太子殿下可能是觉得他这次犯的错,陛下肯定不会原谅,情急之下才在朝堂上那般吧?”
“是吗?那你觉得承乾为何会做下错事?是朕管教不严吗?还是别的什么?”
这话中的意思可就太多了。
长孙无忌怎么可能不明白,李承乾弄到如今地步,完全是李世民逼迫所致,但这话肯定不能说。
而且作为臣子也不能说皇帝教子无方。但李世民这人向来喜欢听实话,又不能拍马屁。还有最后那句“别的什么”,意思就太多了。难道说‘陛下您皇位就是造反得来的,太子也是学您?’
“陛下,有可能是太子殿下不明白您的苦心吧。而且皇子教育朝廷有固定章程,又不是您一人说了算。至于别的,殿下年幼时至纯至孝,如今这般肯定是听信了小人谗言。”
面对这滴水不漏的回答,李世民点了点头,随即又笑了笑。
“陛下为何发笑?”长孙无忌神色不解。
“朕是笑啊,这承乾还真是朕的亲儿子。不瞒你说,其实当初你们劝朕行‘不得已之举’时,朕心里还有另外一个打算。”
“就是放弃所有一切,然后去皇宫质问大行高祖皇帝,明明我们都是您的儿子,为何您单单要把朕逼到死路上。”
长孙无忌听到这话,心中一动。看来陛下对太子的父子之情还是很深的,看来太子死罪肯定是免了。
“当然了,太子是您和皇后的第一个儿子,儿子像父亲不是正常吗?”
“是啊……是啊……儿子像父亲是正常的。”
说完,李世民眼中露出一丝柔软之色,心中不由回忆起李承乾小时候的点点滴滴。
良久,他微微叹了口气,而后飞快收起独属父亲的柔软,恢复大唐帝王的威严。
“辅机,你可知道今天城内禁军为何调动?”
长孙无忌这种重臣,消息灵通,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
但事关皇室骨肉相残,他也不好明说。
“臣具体不知道。但今天中午,李绩派人押解一名刺客回长安,同时行军司马快马发回一份刺客口供。”
刺客?谁家刺客会冲到军营刺杀?
政治嗅觉敏锐的李世民立马意识到,这是有人在禁军中安插亲信了。
至于被刺杀的人,自然是如今随军的李承乾,其背后主使他也大致猜到。
“呵呵,好,好,好,一个个都是好本事啊。”
现在要是李承乾在这,本着气死李世民不偿命的宗旨,肯定跟着来一句“这不都是您带的好头”。
“辅机,你先退下吧,明天朝会,朕自有安排。”
“遵旨。”说完,长孙无忌便起身告退,同时心中暗道,今夜的长安城,应该要有人睡不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