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你把他领进来吧,孤,要和他面谈。”
过了十来刻钟,一名士兵进入帐内,其面带肌色,且嘴唇干裂,明显是好几天没吃饱了。
进入帐中,语气焦急道:“在下奉漠南行军总管帅令,前来调粮,还请...。”
话没说完,一抬头就看到李承乾正笑眯眯的看着他
“太....你....你怎么在这?”李世民如今已经昭告天下废李承乾太子之位,这士兵也知道,一时间见不知该怎么称呼他。
“哈哈,兄弟这是来替李帅催粮的吧?无妨,你回去就说李承乾说了,我们也不富裕,还请李帅自己想办法吧,但要是实在不行,也可以让兄弟们来云中都督府,吃的管饱。”
士兵这还能说什么,只能点头。
“在下,明白,那我先走了?”
李承乾摆了摆手:“走吧,走吧,对了,告诉李帅,那天他要在大唐混不下去了,孤,这随时欢迎他。”
连日来,粮草供应不急让李世绩愁眉不展。
他多次上书李世民,请求立即调拨粮草。
但收到的回复却令他更加焦虑,建议他先从云中都督府调粮,那里还存有朝廷的数万担粮草。
可是大军每日就要消耗上千担粮草,云中都督府的几万担根本支撑不了多久。
但暂时也没别的办法,只能是聊胜于无了。
此时李世绩盯着面前被他派去云中都督府的传令兵,他甚至怀疑自己耳朵出毛病了。
“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回大帅,确实是李承乾坐镇云中....。”
李绩气的都要骂娘了,前几天朝廷奏报说,李承乾凭手中那点马匹就赶在朝廷旨意前占了张掖。
这就够邪乎了。
现在又告诉他李承乾跑到云中都督府来了?难道李承乾的部队长了翅膀会飞?他现在都怀疑朝廷是不是哪儿出了问题?
“报!启禀大帅,哨骑传来消息,大度设已率三万启禀屯兵若真水河以南,看情况再有三五日便会渡河。”
李绩本来打算,围绕若真水河这道天堑跟敌军周旋。
只要其忍不住冒进,他便借着势后退,而后在突然出兵,敌军匆忙间无法后退渡河,必然大败。
但现在他大军粮草不济,根本无法作战,如果这时大度设成功渡河,那情况就危险了。
思想来去,现在只能原地扎营,以起到一个威慑大度设的作用,看看能不能其渡河时间。
“马上修书一封,用八百里加急呈交朝廷!”
“诺!”
三天后,太极殿内,李世民端坐于龙椅之上,面色阴沉,双眸中隐隐透出一股凌厉的寒意,紧握扶手的指尖因用力而微微发白,显然在极力压制自己的怒意。
也难怪他如此愤怒,前脚刚收到李靖的战报,说李承乾已离开张掖,临走前还将张掖囤积的粮草全部浇上人中黄,无法再供大军食用。
后脚又接到李绩的八百里加急,说李承乾竟占据云中都督府。
如此一来,在偌真水河的唐军完全丧失后勤粮草,整不好就会被薛延陀歼灭,那可是足足五万精锐啊。
“唐俭,你是户部尚书,你说说,粮草最快多久能运至前线。”
唐俭出身于官宦世家,其父唐鉴是隋朝官员,早年与李渊关系密切,是李唐起兵反隋的重要支持者之一,算是大唐的肱股之臣。
一个身材略微有些肥胖,个子不高的中年男子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臣估算最快也好半月才能运到。”
就现在这情况,半个月粮草才运到,都不用打,李绩大军饿都饿死在草原了。
李世民自然明白这个道理,沉声道:“不行!必须七天内运到,不然李世绩大军必然危矣。”
朝廷从各地州府筹措粮草,然后在经漕运、陆运,前后辗转几千里地,七天无疑是痴人说梦。
唐俭自然不能应下这不可能的事,直言道:“陛下,这根本不可能。”
其实在场大臣也都明白这个道理,不过现在来看确实没有别的办法了。
李世民其实也明白这事根本不可能。
他现在真是又气又窝囊。
自他登基后除去渭水之盟外,对周边战事一直是无往不利。
但现在竟被逼到如此境地,难道真要坐视李世绩大军覆灭不成?
同时也震惊李承乾能在几日时间内辗转数千里,这在他认知里都快赶上飞了。
这让他心中更为渴望得到其手里增加战马奔跑距离的东西
长孙无忌站了出来,躬身到:“启禀陛下,臣有一个办法,不知可行不可行?”
见他有办法,李世民眼中顿时闪过一丝希冀之色,急切道:“哦?辅机有办法?快说?”
殿内所有大臣的目光也都聚焦在长孙无忌身上。
毕竟当前的局面已陷入僵局,都心中疑惑,他能想出什么办法?
长孙无忌略微沉吟了一下,而后缓缓道:“不如朝廷给太子修书一封,他如今占据云中都督府,手中有大约两万兵马且粮草充足,如果他能出兵袭扰大度设所部,李绩大军必能坚持到粮草运到。”
这话一出,众大臣都像看白痴一样看他,这不废话吗?
要是陛下能拉下脸给李承乾修书,直接让他把云中都督府的粮草分一半给李绩,那什么危机不都解了。
李世民听到这话,脸色阴沉的都快能滴出水来了,几乎是咬着后槽牙道:“你的意思,是让朕求那个逆子?”
说完整个腾的一下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语气愤怒到了极点。
“就算五万兵马不要,朕也不会求那个逆子!来人传旨,让李靖火速率军走拢右道,进攻云中,务必擒拿李承乾!”
众臣见状不由面面相觑。
他们的陛下这明显是疯了。
李绩都没粮草了,那李靖去不是一样没粮草,这不是给人送菜吗?
李世民自己说完这话后瞬间就后悔了,不由暗骂自己又被李承乾左右情绪了。
心中开始反复提醒自己,他李承乾是对手,不是他的儿子!
能铸造贞观之治这种古今罕见的盛世,一众大臣自然不是苟图己利的人。
见李世民疯了,很快就有几人站了出来。
为首的自然是有贞观第一铁嘴硬汉之称的魏征了。
只见魏征面色严肃,语气更是毫不客气。
“陛下!臣恳请您收回旨意!切莫因一时情绪而做出草率决定!”
“而且大唐将士的生命难道就那般轻贱吗?是陛下说不要就不要的?”
李世民知道自己刚才所言太过冲动。
但他现在本来就在气头上,现在又被魏征出言指责,顿时脸色发青,大口喘着粗气,明显是气上加气了。
其余大臣也都跟着说道。
“陛下,兵者乃国之重器,还请陛下收回旨意,从长计议。”
“陛下,您贵为天子,应为天下臣民计,万不能冲动行事啊。”
这时其余文武大臣也都起身,齐声道:“还请陛下为天下臣民计,收回旨意,从长计议。”
李世民见状气的都想哭。
憋屈啊,这真是太憋屈,自己堂堂天可汗、大唐皇帝,什么时候受过这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