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原地休整了一番之后,录制继续。
卫约介绍道:“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叫做想村乡,是从县十九个乡镇之一,面积约22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为一万三千人左右,是一个地广人稀的世外之地。
想村乡位处月亮山腹地,西临都江东邻合河乡,可以说这是一个被江与山包围着的乡镇。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所以这里还保留着最为原生态的苗族村寨。
咱们今天的任务很简单,就是找到今晚入住的寨子。
由于这里没有合适的民居可以容纳我们所有人一起入住,所以今天九位嘉宾将分至三户不同的村民家中入住。
首先进行分组,三个alpha加蒋老师为第一组,两位女性omega许老师和纪老师你们是第二组,邱南邱北还有夏野老师,你们是第三组。
虽然已经分好组了,但是具体住哪一户需要你们自己找。”
卫约拿出三张卡片,分别是三户人家的局部图片,看起来都有些相似,看不出好坏,于是三组分别派人各领取了一张。
卫约又分别给了他们一沓卡片,“这是关于几个民居的线索卡,请大家根据线索卡上的内容找到自己今晚的落脚点吧。”
每组各有十张线索卡。
赖特维将最上面的那张卡片上的文字念出来:“请找到引路人,并说出接头暗号。”
他又翻了下其他的卡片,疑惑道:“好像鬼画符,看不懂都是些什么。”
李思特接过来,只见那些卡片上都写了一些奇怪的符号,有些像外文的字母,又有点像是汉字的偏旁部首,但在“字母”和“偏旁部首”上又会莫名多出一两笔,卡片看起来都是手写的,那多出来的一两笔还有一些小黑点,不知道是笔误还是真的有那个笔画。
他看着这些符号,莫名觉得有些眼熟,好像在哪见过。
蒋林泉拿着看了会儿,说:“好像是苗文,有些苗文就是用拼音、部首拼起来的。”
“好像刚刚在哪看到过。”卓令川凑到李思特身边,看着他手中的卡片,“对了,公告栏!你还记得吗?刚刚咱们在公告栏看到的那个很粗糙的手写纸。走,过去看看。”
李思特听他这么一说也想起来了,只是刚刚他有些不舒服所以只是随意瞟了一眼没有细看,但现在一回想,确实跟这些卡片上的文字有些像。
四人来到公告栏前,隔着玻璃窗看里面的那几张手写纸。
赖特维摆弄着那几张卡片,“好了,现在可以确定这应该是苗文了,但还是看不懂啊。”
许露薇他们几个也走了过来,“有什么发现吗?”
众人互相看了对方的线索卡,发现都是一些看不懂的苗文,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提示。
“看这里,落款是想村乡管委会。”李思特指着一张用汉字打印的安全告示,“会不会是告诉我们,管委会这里会有线索?”
邱北问:“可是管委会在哪里呢?”
他刚吐了好一会儿,现在脸色都还有些苍白,但还是很积极地加入大家的讨论中。
夏野指了指他们刚刚停车的地方,“那里的房子会不会是管委会的?”
穿过高高的寨门,一条碎石子铺的土路将一个小广场分成两边。
左边是一个篮球场,只是球框和球网很破旧,像是很久没有人使用过。
右边是他们停车的地方,旁边还有三间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平房。
众人走上前去,就见其中一间门口挂着块牌子,上面写着“想村乡管委会”。另外一间也有块牌子,写着“想村旅客中心”。还有一间没挂牌子。
三间房子都半敞开着,纪卿卿敲了敲管委会的门,问:“我们可以进去吗?”
邱北比她动作快多了,直接将门推开,“门敞开着应该就是可以的意思吧?”
里面没有人在,但唯一的一张书桌上还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茶,看起来应该是刚离开没多久。
既然他们进去了,几个alpha便没去凑这个热闹,蒋林泉直接推开了旁边没有牌子的那个房间。
一眼看去,房间里很是空旷,墙上贴着几张泛黄的画,画风很“复古”,纸张很劣质,看样子是很多年前在外面买了带进来的。
除了那几张画,房间里只有一张茶几和几把竹椅,靠墙还放着一个柜子,地上放着几个暖水瓶和一个原木色的箱子。
几人走进房间,卓令川直接朝着那个箱子走过去。
箱子造型古朴,约有一米宽、一米深,上面绘着一些祥云、瑞兽、仙草仙果之类的图案,还嵌了一些银片。上面挂着一把密码锁,密码为四个字母。锁上的提示字母看着跟线索卡上的字母有些像。
茶几上放着一把茶壶和几个茶杯,旁边还放着几本书,看起来都是很普通的书籍,没什么特别,只有最下面一本《图说苗族文化》引起了李思特的注意。
他拿起来翻了翻,在“苗族文字”的部分看出了一点端倪。
里面讲述了苗文的发展和传承历史,其中一段说的是一位名叫伯格理的英国传教士远渡重洋来到这里苗区传教,但因为语言不通,便根据苗语发音,创制了一套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这套文字当时流行于川滇黔苗区,但因为使用范围有限,后来就逐渐没人用了。到了80年代,为了推行苗文实现苗区的汉苗双语教学,国家重新确立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苗文拼音方案。
李思特抬头看向其他人,似乎都在找线索,他搜寻了一番锁定了目标,信步走过去,将手中的书递给他,“卓令川,你看。”
“嗯?”卓令川接过去,很快明白了李思特的意思,“你是说,我们刚刚以为的英文字母其实是拉丁字母?”
李思特颔首,“嗯,可是即便如此,也还是不知道密码是什么。可能我们要找到这个所谓的拼音方案,对照着说不定能找到线索。”
“对,还有就是我们的线索卡上的这些符号,看起来是这个所谓的城步苗文的变体和延伸。现在这些对我们来说就是密码和天书,必须得有对照本才能知道。”
“找到什么了?”蒋林泉问。
卓令川把手中的书递给他,“苗文的发展历史,密码锁上的字母应该是拉丁文。你手里拿的是?”
“哦,这个。”蒋林泉把封面给两人看,“是苗人木工传。”
他往后翻找了一会儿,“这里,你们看,这个记号像不像我们线索卡上的符号?”
顺着蒋林泉手指的那张图片。
图片拍摄的是一块长条形的木制品,看样子是某个物件上的一部分,长条木头的两端各有一个符号。
卓令川把书来回转了几个方向,突然想到了什么,“这会不会是匠人们做工时留下的记号?我记得汉人木工在做东西的时候,也会在木头上写上一些上下前后的标记,方便后面拼接的时候快速找到对应的构件。”
蒋林泉一拍手中的书,叫道:“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李思特说:“如果是指代方位的话,那具体会是哪几个字呢?这有没有可能,后面我们找住处的时候,会使用到方位指向?”
卓令川点点头,“很有可能。”
这时,房间外走廊上突然传来许露薇的声音。
“快出来走廊一起看,找到了一个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