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翻译
雷公向岐伯问道:“春季的三个月被称为‘发陈’(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夏季的三个月被称为‘蕃秀’(万物繁茂壮秀的时令),秋季的三个月被称为‘容平’(万物形态平定,果实成熟的时令),冬季的三个月被称为‘闭藏’(万物蛰藏的时令),天师在《四气调神大论》中已经详细记载了这些内容。然而,顺应四季的变化来调养身体,疾病就不会发生;不顺应四季的变化,疾病就必然会发作。那么,所谓的顺应四季变化,是指顺应阴阳变化的时令呢,还是指调节人体自身阴阳之气呢?希望您能详细地给我讲解一下。”
岐伯回答说:“你问得很有见地啊!调节人体阴阳之气,关键在于人自身,而不是时令本身。春季的三个月要调节木气,调节木气也就是顺应肝气。夏季的三个月要调节火气,调节火气也就是顺应心气。秋季的三个月要调节金气,调节金气也就是顺应肺气。冬季的三个月要调节水气,调节水气也就是顺应肾气。如果肝气不顺畅,就是违背了春季的气候特点,少阳经相关的疾病就会随之出现。如果心气不顺畅,就是违背了夏季的气候特点,太阳经相关的疾病就会出现。如果肺气不顺畅,就是违背了秋季的气候特点,太阴经相关的疾病就会出现。如果肾气不顺畅,就是违背了冬季的气候特点,少阴经相关的疾病就会出现。由此可见,四季的阴阳之气怎么能不调节呢?然而,调节起来确实很难,因为人体的阴阳之气不容易调节平衡,所以人们才会经常生病啊。”
雷公又问:“人既然已经生病了,用什么方法来治疗呢?”
岐伯说:“人是以胃气为根本的,当四季的阴阳之气调节失常,导致疾病发生时,仍然要从调节胃气入手。只要胃气调节好了,脾气自然也会得到调节,脾气调节好了,那么肝、心、肺、肾的功能也没有不顺畅的了。”
雷公接着说:“在疾病发生之前,根据四季的变化来调养阴阳,这方面的知识怎么能不讲究呢?”
岐伯说:“阳气以阴气为根本,阴气以阳气为根本,养阳就要从滋养阴气入手,养阴就要从滋养阳气入手。用阳气来滋养阴气,用阴气来滋养阳气,重要的是要在疾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进行调养,这样的话,还有什么邪气能够侵犯人体呢?闭上眼睛,闭上嘴巴(避免外界干扰),向内观察自己的心和肾,养阳的时候就将口中的津液漱出后送入心中,养阴的时候就将口中的津液漱出后送入肾中,没有其他特别的方法了。”
雷公说:“说得好。”
天老接着问道:“只要阴阳之气不违背自然规律,人就不会生病,那么养阳养阴的方法就仅仅是调节心和肾吗?”
岐伯回答说:“《内经》这本书中,记载的都是养阳养阴的方法啊。”
天老又说:“阴阳的变化是没有固定规律的,那么养阴养阳的方法又怎么能一成不变地去执行呢?”
岐伯说:“您说得非常好啊。对于一些特殊和复杂的疾病,必须要用特殊的方法来治疗。提前调节心肾,是在没有生病的时候就进行阴阳的调养。然而,疾病发作急的时候不能延缓治疗,疾病发展缓慢的时候也不能急于求成,这也要看具体的病情来决定。所以,不适合发汗的情况就不要发汗,这是为了养阳;适合发汗的情况就及时发汗,这同样也是为了养阳;不适合泻下的情况就不要泻下,这是为了养阴;适合泻下的情况就大力泻下,这也是为了养阴。难道养阳养阴就只注重补法而不注重攻法吗?在补法中运用攻法,这才是善于运用攻法;在攻法中运用补法,这才是善于运用补法。攻法和补法同时使用,养阳的时候不损伤阴气,养阴的时候不损伤阳气,这样才可以说是善于调养阴阳的方法啊。”
天老说:“说得好。”
陈士铎说:“这篇关于善于调养的论述,都不是泛泛而谈的内容,在运用攻法和补法的时候,不能随意使用啊。”
幽默风趣解读
小伙伴们,今天咱们要一起走进中医那充满智慧的“养生课堂”,来聊聊关于调养阴阳的那些事儿。这调养阴阳啊,就像是给我们的身体制定一个超级科学的“保养计划”,让我们的身体在四季的变化中都能保持健康。咱们就跟着雷公、岐伯还有天老他们一起,来听听这堂课都讲了些啥有趣的知识吧。
故事一开始,雷公就像一个充满求知欲的“好学生”,跑去问岐伯:“岐伯老师,我知道春天叫‘发陈’,夏天叫‘蕃秀’,秋天叫‘容平’,冬天叫‘闭藏’,天师在《四气调神大论》里都写得明明白白的。可我一直有个疑惑,顺应四季变化调养身体,到底是顺应阴阳变化的时令呢,还是调节我们身体自己的阴阳之气呀?您快给我讲讲呗。”
岐伯一听,高兴地说:“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好啦!调节阴阳之气呀,关键还得看我们自己,而不是光看季节。春天的时候,我们要调节木气,其实就是让肝气顺顺当当的。夏天呢,调节火气,也就是让心气舒舒服服的。秋天调节金气,就是让肺气和和气气的。冬天调节水气,就是让肾气稳稳当当的。要是肝气不顺畅,就相当于跟春天对着干啦,少阳经的病就会来找麻烦。心气不顺畅,就是跟夏天唱反调,太阳经的病就会找上门。肺气不顺畅,违背了秋天的节奏,太阴经的病就会出现。肾气不顺畅,跟冬天闹别扭,少阴经的病就会缠上你。所以呀,这四季的阴阳之气可太重要了,必须得好好调节。不过呢,调节起来可不简单,因为人体的阴阳之气就像两个调皮的小家伙,不容易平衡,所以人们才老是生病呀。”
雷公又接着问:“那要是人已经生病了,该咋办呢?”
岐伯说:“我们的身体呀,胃气可是根本。要是四季调节不好生病了,那就从调节胃气开始。胃气调好了,脾气也会跟着好起来,脾气好了,肝、心、肺、肾也都会乖乖听话,顺顺畅畅的。”
雷公又想到了一个问题,说:“那在生病之前,根据四季调养阴阳的方法,也得好好讲讲吧?”
岐伯说:“这你就问到点子上啦!阳气和阴气是相互依存的,养阳得从养阴入手,养阴得从养阳入手。用阳气滋养阴气,用阴气滋养阳气,最重要的是在没生病的时候就开始调养,这样邪气就拿我们没办法啦。怎么调养呢?其实也简单,闭上眼睛,闭上嘴巴,别让外界打扰,然后观察自己的心和肾。养阳的时候,把嘴里的津液漱出来送到心里;养阴的时候,把津液漱出来送到肾里,就这么简单,没别的招儿啦。”
雷公听了,直点头:“老师,您说得太对啦!”
这时候,天老也来凑热闹了,问道:“要是阴阳之气不捣乱,人就不会生病,那养阳养阴就只调节心肾吗?”
岐伯笑了笑,说:“《内经》这本书里,全是养阳养阴的方法呢,可不止调节心肾哦。”
天老又说:“阴阳变化这么复杂,养阳养阴的方法也不能一成不变吧?”
岐伯竖起大拇指,说:“你说得太对啦!对于一些奇怪的病,就得用特别的方法治。提前调节心肾,是没病时候的保养。但生病的时候,急病不能拖,慢病不能急,得看具体情况。不该发汗的时候别发汗,这是养阳;该发汗的时候赶紧发汗,也是养阳。不该泻下的时候别泻下,这是养阴;该泻下的时候就痛痛快快泻下,也是养阴。养阳养阴可不是只知道补,不知道攻哦。在补的时候用攻法,这才是高手;在攻的时候用补法,也是厉害的招儿。攻补一起用,养阳不伤阴,养阴不伤阳,这才是真正会养阴阳的人呢。”
天老听了,也赞不绝口:“老师,您太厉害了!”
最后陈士铎总结说:“这篇关于调养的内容,可都是精华,用攻法和补法的时候,可不能乱来呀。”
你看,中医调养阴阳的知识可真丰富又有趣。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小宇宙,阴阳之气就像这个宇宙里的“能量平衡器”,四季的变化就像是外界的“小干扰”。中医就像一个超级厉害的“宇宙工程师”,能教我们怎么调节阴阳,让身体在四季中都能保持平衡,不生病。希望大家通过这次的解读,能对调养阴阳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更加重视自己的身体,按照中医的方法好好保养。以后咱们也能像个“养生小达人”一样,根据四季变化,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让阴阳和谐,健康快乐地生活哦!而且呀,这也让我们知道,中医的智慧真的是无穷无尽,每一个知识都值得我们好好去学习和运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