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站在咸阳宫的城楼上,望着城内一片繁荣景象,电报带来的变革让他深切意识到,人才是支撑大秦持续发展、实现踏平倭国宏愿的关键。当下,虽有墨渊等能工巧匠,但要满足大秦日益增长的工业、军事、科技等多方面需求,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于是,他决定在咸阳城的东郊,建立一所专业的技术学院。
胡亥再次召集朝中大臣,宣布了这一决定。他坐在龙椅上,目光坚定地说道:“我大秦如今发展迅猛,无论是工业生产、军事建设,还是科技研发,都离不开专业人才。朕欲建立一所技术学院,广纳天下英才,为大秦培养栋梁之材。众爱卿可畅所欲言,共商学院建设大计。”
李斯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圣明。学院建设乃国之大事,首先需确定学科门类,明确培养方向。”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随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根据大秦的发展需求,将学院学科分为工学、军事学、电学、医学、农学五个主要方向。
学院建设工程迅速启动。工匠们日夜赶工,一座宏伟的建筑群在东郊拔地而起。宽敞明亮的教学楼、设备齐全的实验室、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依次建成。同时,胡亥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张贴告示,选拔优秀学子和学识渊博的学者。
告示一经张贴,便在大秦各地引起了轰动。无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纷纷奔赴咸阳,渴望能进入这所充满希望的学院。经过层层选拔,第一批优秀学子踏入了学院的大门。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背景,但都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为大秦效力的决心。
学院开学仪式上,胡亥亲临现场。他看着台下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孔,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是大秦的未来,学院为你们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平台。希望你们能刻苦钻研,掌握专业知识,将来为大秦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工学学科主要培养工业技术人才。学院从各地聘请了经验丰富的工匠担任教授,他们不仅传授理论知识,还注重实践操作。学生们在实验室里,学习各种机械的设计与制造。他们拆解、组装各种设备,研究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改进工艺流程。在一次实践课程中,学生们接到任务,设计一种新型的纺织机。他们分成小组,查阅资料、绘制图纸、制作模型。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改进,终于成功设计出一款效率更高、操作更简便的纺织机。这款纺织机投入生产后,大大提高了大秦的丝绸产量和质量。
军事学学科旨在培养优秀的军事指挥和技术人才。学院邀请了军中的名将授课,传授战略战术、军事工程等知识。学生们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进行实战演练。他们在模拟战场上,排兵布阵、指挥作战,不断提升自己的军事素养。学院还研制了各种新型的军事装备,如改良后的弩箭、威力更大的投石机等。学生们参与到这些装备的研发和测试中,为大秦的军事现代化贡献力量。
电学学科是学院最具创新性的学科之一。这里汇聚了对电学充满热情的学生和学者,他们深入研究电的各种特性和应用。在实验室里,学生们学习电报技术的原理和维护,尝试改进电报设备,提高通讯的稳定性和速度。他们还研究如何利用电来驱动机械设备,为工业生产提供新的动力。经过不懈努力,他们成功研制出一种小型的电动马达,虽然功率有限,但为未来的电力应用奠定了基础。
医学学科专注于培养优秀的医生和医学研究人才。学院的教授们不仅传授传统的中医知识,还引入了一些新的医学理念和技术。学生们学习人体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知识,通过临床实践,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学院还设立了专门的医学研究机构,研究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草药配方,对治疗瘟疫有显着效果,在一次局部爆发的疫情中,成功控制了疫情的蔓延,拯救了无数百姓的生命。
农学学科致力于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作物产量。学院的教授们深入田间地头,研究土壤改良、灌溉技术、农作物种植等问题。学生们跟着教授学习农业知识,参与农业实践。他们尝试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改进种植方法。经过多年的努力,成功培育出一种高产、耐旱的小麦品种,在全国推广后,大大提高了大秦的粮食产量,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在学院的发展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师资力量的不足、教学资源的短缺等问题时有出现。但胡亥始终关注着学院的发展,及时调配资源,解决问题。他还经常亲自到学院视察,与学生和教授们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院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奔赴大秦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工业领域,新的发明创造不断涌现,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军事领域,军队的战斗力得到显着提升,为出征倭国做好了充分准备;科技领域,电学、医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不断应用于实际,改善了百姓的生活。
在大秦的技术学院蓬勃发展,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之时,后宫之中也即将迎来一场盛大的喜悦。赵灵儿与妹妹赵雪儿,这对在后宫中备受宠爱的姐妹花,即将临产!
随着预产期的临近,赵灵儿的宫殿里愈发忙碌起来。宫女们精心准备着各类婴儿用品,柔软的襁褓、精致的小衣服摆满了房间。太医们每日按时前来把脉问诊,仔细叮嘱着各种注意事项。赵灵儿轻抚着高高隆起的腹部,眼中满是温柔与期待,她时常与腹中的孩子轻声对话,想象着孩子的模样,心中默默祈祷着生产顺利。
而赵雪儿的宫殿同样热闹非凡。性格活泼的她,即便在孕期也难掩俏皮,时常拉着宫女们一起布置婴儿房,挂满了她亲手绘制的吉祥图案。她满心欢喜地期待着小生命的降临,脑海中总是浮现出孩子未来嬉笑玩耍的场景。
终于,这一天来临了。清晨的阳光刚刚洒进咸阳宫,赵灵儿便感到了一阵强烈的宫缩,疼痛瞬间袭来。产婆和宫女们迅速就位,产婆一边安慰着赵灵儿,一边有条不紊地准备接生。赵灵儿紧紧咬着牙关,汗水湿透了她的发丝,每一阵剧痛都让她几近昏厥,但为了孩子,她拼尽了全力。
与此同时,赵雪儿那边也出现了临产的征兆。她虽疼得脸色苍白,但仍强忍着疼痛,努力保持镇定。她的宫殿里,同样是一片忙碌的景象,产婆和宫女们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
胡亥得知两位爱妃同时生产的消息,心急如焚。他在两座宫殿之间来回踱步,眼神中满是焦虑与关切。他时而停下脚步,朝着宫殿内张望,试图听到一些消息;时而又握紧拳头,在心中默默为她们祈祷。
赵灵儿的宫殿内,她在产婆的鼓励下,不断用力。每一次宫缩都像是一场艰难的战斗,但她始终没有放弃。终于,一声响亮的啼哭划破了紧张的空气,“陛下,恭喜您,是个皇子!”产婆激动地喊道。胡亥听到这个消息,眼眶瞬间湿润,他快步走进宫殿,看到虚弱的赵灵儿正温柔地看着襁褓中的孩子,心中满是感动。他走到床边,轻轻握住赵灵儿的手,“爱妃,你受苦了。”赵灵儿微笑着摇摇头,“陛下,咱们的孩子,他以后一定会是大秦的骄傲。”
还没等胡亥从喜悦中缓过神来,赵雪儿的宫殿那边也传来了喜讯。“陛下,赵雪儿娘娘生了,是个公主!”胡亥连忙又赶到赵雪儿的宫殿。只见赵雪儿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怀中抱着可爱的小公主。小公主粉嘟嘟的脸蛋,小巧的嘴巴,正挥舞着小拳头。赵雪儿笑着说:“陛下,看看咱们的女儿,多可爱。”胡亥轻轻抱起女儿,感受着她的柔软与温暖,心中满是柔情,“有你这样的母亲,她将来定是聪慧过人。”
这一天,咸阳宫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赵灵儿生下皇子,赵雪儿生下公主,一男一女的诞生,为皇室增添了新的希望与活力。整个后宫都在为这两位新生命的到来而欢庆,胡亥也沉浸在初为人父的喜悦之中。他深知,这两个孩子将承载着大秦的未来,在这片繁荣的土地上茁壮成长,而他,也将带着这份喜悦与责任,继续实现自己一统天下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