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贾迎春,林黛玉,史湘云都是轻易拿捏,主要是赵镇知道她们的喜好,送什么东西心里面跟明镜似得。
倒是面对贾探春的时候,其实赵镇还是有一些尴尬的。
毕竟赵镇乃是现代人出身,虽然已经适应了这个时代的生活,可前世的习惯还是无法完全改掉。
总感觉当着贾探春的面迎娶薛宝钗,有种背叛的意思。
倒是贾探春没有丝毫感觉,唯一有些失望的就是自己的年龄还小。
虽然在这个年代已经可以成婚,可赵镇认为还是差了一些。
并且也将提前成婚的害处告知了她,所以贾探春是能够理解的。
她只希望时间过得快一些,这样的话自己就可以正式嫁给赵镇了。
“表哥,以后可不能欺负宝姐姐哦。”
贾探春如此说道。
众女对他的称呼都不同,唯独贾探春一直都是喊表哥,这是独属于贾探春的称呼,因此她从未改口过,估计将来也不会。
一番波折之后,赵镇总算是接上了薛宝钗。
与此同时秦国公府热闹非常,牛继宗帮着赵国基夫妇为赵镇接待宾客。
固然赵国基夫妇乃是贾家的奴仆出身,但是现如今朝中谁敢说他们的身份?
就算是议论也只是敢私底下议论,哪怕是那些看赵镇不爽的文官,那也不敢议论赵国基夫妇的身份。
这不,当初主宰赵国基夫妇生死的贾母,现如今见到两人的时候甚至还要主动行礼。
“朝中有权有势的都来了,这就是秦国公的威风啊!”
贾母低声感叹。
身旁的南安郡王老太妃点头。
“秦国公身为五军都督府大都督,掌握众多勋贵的前途,甚至这大周半数的兵马,这般风光也是正常的。”
“好姐姐,荣国府这一次算是捡到了。”
谁能想到贾探春一个庶女,居然可以攀附上赵镇。
甚至还因为赵镇的原因,得到了县主的封号,只能说这都是命。
虽然四王看着尊贵乃是王爵,可只有他们知道,离开了封地那一亩三分地他们什么都不算。
更为关键的是这些年开国勋贵没落了很多,四王也不如当初的辉煌。
如今东平郡王,西宁郡王,南安郡王都想与赵镇拉拢关系,看看是否可以改变三王尴尬的处境。
倒是北静郡王一如往常,因为北静郡王乃是当初主动交出兵权的,因此如今虽然没有实权,可皇室多有赏赐以及信任。
“老姐姐,我记得你们家还有几个姑娘吧?”
东宁郡王府老太妃突然间问道。
贾母眼前一亮,她如何听不出来这是想联姻的意思啊!
“是还有几个,只是我贾家并无嫡女。”
贾家这一代还未婚嫁的嫡女,只有贾元春以及贾惜春。
贾惜春年龄还小,所以应当不在婚嫁议论之列。
“你们家的元春不是马上就要出来了吗?听闻皇后娘娘还要封其为乡君呢。”
果然这帮郡王府老太妃就是有关系,皇宫中还未有旨意传出来,她们就提前知道消息了。
毕竟是郡王府邸,平日接触的皇亲贵胄很多,偶尔知道一些皇宫中的消息也是正常的。
贾元春年龄虽然大了一些,但毕竟是贾家的嫡女,这要是迎娶回去给各家的世子做世子妃,那就可以与秦国公成为连襟。
有这么一层关系,那将来王府就能够得到莫大的好处。
并且以乾元帝对赵镇的信任程度,或许可以缓解一些皇帝的忌惮。
不得不说贾母心动了,贾元春已经注定了不能成为妃子,但若是可以嫁入郡王府成为未来郡王妃的话,那似乎也是不错的选择。
更为关键的是,如今有赵镇与贾探春的关系在,嫁过去也绝对不会受委屈。
别说是贾母了,就算是贾母身边的王夫人也心动了。
当然她们两人最真实的想法,是想如果贾元春能够成为郡王妃的话,也能够给贾宝玉带来更多的帮助。
目前贾家还未找赵镇帮扶贾宝玉,那是因为贾探春还未嫁过去。
“陛下,皇后娘娘驾到!”
就在此时,门外响起一阵尖锐的声音,顿时全场宾客瞬间安静,而后齐刷刷的站起身。
不管男女都是来到了前厅,而后果然看到了皇帝的御辇。
当帝后二人下来的时候,在场的所有人都是心中暗道。
“虽然知道陛下收了秦国公为义子,对其宠信非常,可却没想到居然到了这般程度。”
“啧啧啧,你就算说秦国公乃是皇子我都相信了。”
“此举祸国啊!秦国公手握大周最精锐的重甲骑兵,更是五军都督府大都督,陛下还这般的宠信,将来如何制衡?”
“若此人有司马昭之心的话,那我大周谁人能挡?”
有一文官如此说道。
身旁的武将满脸不屑。
“秦国公的重甲骑兵可是自己养出来的,而且他的战功赫赫,若国朝有功不封的话,岂不是失信于天下人?”
眼看着群臣要闹起来,左右丞相哼了一声群臣顿时安静下来。
不多时乾元帝与皇后从御辇上下来。
“臣等参见陛下,娘娘!”
群臣跪拜行礼。
乾元帝以及皇后的脸上满是笑容,毕竟今日乃是赵镇的大婚之日,作为父母的他们当然开心了。
并且因为收赵镇为义子的原因,他们可以光明正大的坐在上首。
“都平身吧,今日是朕之义子大婚,不需要多礼。”
说完乾元帝就在赵国基夫妇的指引下进入了正厅。
乾元帝,皇后,赵国基夫妇都坐在最上首,当然赵国基夫妇要靠左右下边一点。
随着帝后落座之后,外面嘈杂的声音响起,赵镇领着薛宝钗走了进来。
不过吵闹的勋贵子弟们看到乾元帝以及皇后的时候,都是被吓了一跳。
乾元帝倒是满脸笑容,这些都是各家勋贵的继承人。
如今全部汇聚在赵镇的身边,便是将来赵镇登基称帝之后的班底。
并且乾元帝调查过了,虽然这些勋贵子弟不敢说多有本事,可总比贾家的那些废物好。
如果好好培养的话,将来还是可以一用的,主要是他们祖上的关系有用。
乾元帝想这些,皇后则是单纯的开心了。
看着赵镇新郎官的样子,她的眼中甚至有泪花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