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早饭的时候,许承安想起了什么:“对了,待会我得进趟城!”
施秋玲停下筷子,一下子来了精神:“二姐夫,你进城干嘛?”
幺妹喜欢进城,因为城里热闹,市集上卖的东西多,甚至还能看电影。
许承安随口道:“给村委会买个功放和几个大喇叭,搭建个广播系统,以后召集村民或者有啥事的话,在村委会那边喊一嗓子就行了。”
“秋玲,承安有正事,你就别跟着凑热闹了,摩托车的后排还得放东西呢!”
施秋晴了解幺妹的心思,及时出言阻止,省得施秋玲贪玩当小尾巴,妨碍许承安办正事。
施秋玲点了点头:“嗯,大姐,我知道了,我不会跟着二姐夫去的!”
她只是天真烂漫,并非毫不懂事,怎么说已经是十八岁的成年姑娘了。
如果许承安只是去城里闲逛的话,幺妹可能就会央求二姐夫带自己去转悠一圈。
许承安笑着说道:“秋玲,这次姐夫没空,办完事就回来了,下次再带你进城玩,对了,你们有啥要捎的不,我给你们捎回来!”
施秋玲摆着小手:“不用了不用了,二姐夫,你后座得放那么多东西呢!”
施秋晴也道:“我也不用,家里啥都不缺了!”
话虽如此,许承安还是打算给她们买点小礼物。
两姐妹都不知道自己有大罗乾坤袋,可以随便放东西。
吃过早餐,许承安就骑着小嘉陵离家了。
听到那公鸡打鸣般“咯咯咯”引擎声远去,施秋晴便走进了许承安房间。
门是敞开着的,很多农村人白天不习惯关房门,而且许承安平时也故意开着,好让施秋晴进去给自己收拾。
自从那次晚上送麦乳精被轻薄之后,施秋晴就不敢贸然只身一人进他房间了。
然而施秋晴让她帮忙照顾许承安的生活起居,平时这个男人也确实丢三落四的,施秋晴又不能坐视不管。
于是她通常等到许承安外出的时候才收拾。
踏入门口,就看到里面有点乱。
以前她觉得许承安还蛮喜欢干净整洁的,房间收拾得井井有条,然而这段时间却总是乱糟糟。
但是施秋晴也没太感到奇怪,毕竟许承安在外边忙嘛。
男人忙着其他事,自然就不像女人有那么多心机打理家务活了。
反正自己平时在家里闲着,就帮忙收拾一下了。
当然她不知道,许承安是故意的。
这是媳妇的活,他就是想让施秋晴更多地代入媳妇的角色,这样就更好pua这个女人了。
施秋晴先是打扫干净,然后再把乱丢的东西放回原处。
给许承安打理房间这么久,她对那些大小物事摆放在哪里已是了如指掌。
床上散落的着几本书,却并非高考资料。
《食用菌病虫害防止》《黑木耳如何种植》《食用菌栽培实用技术》……
系统奖励了个灵材种植术,不过还是得和现实世界的技术结合起来,同时也能对比优劣,所以许承安一直都在学习。
不过越是对比,他愈是发现80年代初的木耳栽培技术落后,还真远远不如自己目前掌握的。
施秋晴坐在床边,拿起一本《食用菌栽培实用技术》。
翻开第一页,入目就是一大堆术语,让人头晕眼花。
种粮种菜还好理解,涉及到菌种原理啥的对一个只念过小学的村里姑娘而言就过于深奥了。
承安脑子真的好使啊,他就算从书上自学培育黑木耳的技术也能当专家,换成我就不成。
施秋晴合上那本《食用菌栽培实用技术》,连带其他几本书叠起来放到床头,继续给许承安收拾房间了。
……
有摩托车进城就是方便,一个小时后,许承安便来到了城里的国营百货商店。
把车子停靠在门口,直奔电器区的音响架子。
进口功放功放价格极贵,许承安年前已经入手一套了,得几千,能换套砖石房,一般人还真买不起,不过那音质确实没话说,就算后世很多人都是老功放的发烧友,还有人高价收。
村委会的广播系统对于音质要求不需要那么高,只要功率够大够响就行,于是整套国产的,一千多块搞定。
除了功放,再整四个大喇叭就差不多了。
屯子不算大,总共也就上百户,村民们的家分布得也不是很零散。
村委会位于村中央,四个大喇叭分装房顶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就oK。
最后买点线材,和给施秋晴施秋玲捎的小礼物,许承安就撤了。
回到屯子,来到村委会,老支书和工作人员们早已等待着了,当下指挥众人把功放和喇叭搬下车。
村委会还是第一次搭建这种广播系统,工作人员都不懂怎么弄,但是这玩意许承安熟。
前世他也是老功放的发烧友,就喜欢这种八九十年代的音响,调音风格有味道,而且年前家里还买了套进口音响。
许承安下了车,亲自教几个工作人员如何布线,又如何进行调试。
一切弄好,却还不能马上试用,因为这会是午后,很多村民可能正在睡午觉,放大喇叭就扰民了。
一看才一点多,许承安便先回家了。
音响基本已经调好了,到时老支书直接试音就行,应该不会有啥问题。
……
下午两点半,屯子里的人们刚午睡起床没多久,就听到了村委会那边传来的大喇叭的声音。
“喂,喂,我是村支书赵卫民……”
“咱屯子新装了广播系统,以后有啥事要召集各位村民,就用大喇叭通知各家各户了!”
“如果村民们有啥急事,也可以用大喇叭!”
“在这里郑重感谢许承安许知青,这套广播系统是在他的大力资助下搭建起来的!”
“……”
当大喇叭试音的时候,许承安正在房里,隔着墙也听得一清二楚。
有这几组大喇叭,以后就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