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连锁超市总部返回农庄的路上,车内气氛凝重。熊志远紧握着方向盘,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打破沉默道:“这次谈判比我预想的还棘手,15%的降价幅度,农庄根本承受不起。”陈瑶瑶靠在椅背上,满脸疲惫又气愤:“这刘经理太过分了,哪有这样单方面大幅压价的,当我们是软柿子吗?”萧逸望着窗外一闪而过的景色,心中盘算着应对之策,缓缓开口:“先别急,咱们回农庄好好分析下成本,看看能在哪些环节优化,争取拿出个让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一回到农庄办公室,三人便围坐在会议桌前,面前堆满了各类成本核算报表。萧逸拿起一份报表,仔细研读后说:“大家看,原材料采购成本方面,我们和现有供应商合作稳定,价格已接近市场最低价,很难再压缩。但在加工环节,我们可以优化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一些人工成本。”陈瑶瑶点头赞同:“没错,我之前就留意到,部分加工工序衔接不够流畅,存在时间浪费。我们可以重新规划生产线布局,减少不必要的搬运和等待时间。”熊志远思索片刻后说:“这些措施短期内能降一点成本,但远不够填补15%的价格缺口。我们还得从其他方面想想办法。”
讨论陷入僵局时,萧逸突然灵机一动:“刘经理不是提到市场竞争激烈,超市面临成本压力吗?我们不妨从这方面入手。我们可以向超市提议,联合推出一些特色促销活动,突出我们农庄产品的品质优势,吸引更多顾客,提升销售额。这样一来,超市的利润有望通过销量增长来弥补,或许就能降低对降价的执着。”陈瑶瑶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我们可以打造‘农庄直采,品质无忧’的主题促销,设置试吃环节,让顾客亲身感受我们产品的新鲜和美味。同时,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宣传,扩大活动影响力。”熊志远也露出一丝笑容:“行,就这么办。我们先做个详细的促销活动策划方案,连同成本优化后的新报价一起,尽快发给刘经理。”
经过两天两夜的紧张筹备,一份涵盖新报价、成本优化说明以及详细促销活动策划的方案完成了。萧逸将方案发送给刘经理,并附上一条信息:“刘经理,您好!经过慎重考虑和内部核算,我们为您呈上这份方案。希望能在保障双方利益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良好合作。期待您的回复。”
然而,等待的过程漫长而煎熬。三天过去了,刘经理那边毫无音讯。熊志远有些坐不住了,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都这么久了,刘经理怎么还不回复?难道我们的方案他不满意?”陈瑶瑶安慰道:“熊总,别着急,也许对方在内部商讨,再等等看。”就在大家焦虑不安时,萧逸的手机终于收到了刘经理的回复:“萧先生,方案已阅。新报价和促销活动有一定可行性,但降价幅度仍未达到我们的预期。我们希望能再降10%,否则合作可能难以继续。”
看到这条信息,陈瑶瑶气得差点把手机扔出去:“这刘经理太得寸进尺了!我们都做出这么大让步,还不满足。事不过三,这次绝不能再妥协了!”萧逸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大家先别慌。刘经理既然回复了,说明还有谈判的余地。我们再分析下他的回复,看看能不能找到突破口。他强调降价幅度,说明对成本还是很在意。或许我们可以在促销活动的预期收益上再做文章,让他看到通过提升销量带来的利润增长空间。”熊志远点头表示赞同:“萧逸说得对。我们再做一份详细的市场调研和销售预测报告,向刘经理展示提升销量的可能性,同时强调我们产品品质对顾客忠诚度的提升作用,争取让他接受我们的方案。”
这时,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敲响,高晴走了进来。她手中拿着一叠资料,神色有些匆忙:“萧逸,我刚从市场上收集了一些重要信息。我发现,我们的竞争对手A农庄,最近也在和这家连锁超市接触,他们给出了非常诱人的低价,这很可能是刘经理一直压价的原因。”萧逸眉头紧锁:“果然有竞争对手在背后搅局。高晴,你来得太及时了。这些信息对我们很重要。我们得重新审视方案,突出我们与A农庄的差异化优势。”陈瑶瑶好奇地问:“高晴,快说说,我们和A农庄相比,有哪些明显优势?”高晴推了推眼镜,认真地说:“A农庄虽然价格低,但他们的产品在质量追溯体系上做得不完善。我们农庄一直注重农产品的源头把控,从种子、土壤到加工过程,都有详细记录,这是我们的一大亮点。而且,我们的产品种类更丰富,能满足超市多样化的采购需求。”
熊志远眼睛一亮,连忙说道:“晴姐,干得漂亮!这就是我们的突破口。萧逸、瑶瑶,我们在新方案里,重点突出这两点。强调我们的质量追溯体系能提升超市的品牌形象,丰富的产品种类能吸引更多不同需求的顾客。”于是,萧逸和陈瑶瑶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结合高晴带来的信息,重新收集市场数据、分析行业趋势、预测销售增长……他们深知,这是农庄与连锁超市合作的关键转折点,成败在此一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