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珏忍不住去看杨思思的背影。
他至今依旧记得自己作为碎玉圣地的幸存者,皇甫太一的拖油瓶,第一次见到杨思思的情形。
云鬓霓裳的少女气质绝尘,容色倾城,笑容温婉平静,只一眼便让他喜欢上。
后来他成为守护侍卫,跟少女相处的时间越长,越被圣女身上的善良仁厚所吸引。
皇甫太一曾劝皇甫珏不必太上头,身为瑶池圣储,未来圣人,杨思思不可能这么简单。
皇甫珏不以为然。
不是他不相信一个人能够扮演出与本性完全相悖的性格。
而是即便是伪装的保护色,时间一长也就成了人格底色。
杨思思长期善良仁厚,善良仁厚也就浸入了她的骨子里。
哪怕秦飞宇、杨炎、顾全先后损于杨思思之手,哪怕他在至诚一心所看见了“混世魔王”的命书。
皇甫珏依旧坚定地相信着杨思思是善良仁厚的杨思思。
有的时候,皇甫珏甚至觉得圣女之位配不上杨思思。
是的,不是圣女过于宅心仁厚,撑不起瑶池传承万年的门楣。
是这个位子勾心斗角,要遇见太多魑魅魍魉,不适合善良仁厚的杨思思。
如果没有瑶池圣女的重担,杨思思本可以过另外一种更悠闲的人生。
就像如果不是碎玉圣地灭门,皇甫太一或许可以跟杨真真幸福快乐的生活下去。
可如果没有那场浩劫,皇甫太一又未必会与杨真真相遇相知。
皇甫太一与杨真真的相爱心存目的,却也是相爱。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冲进别有洞天的瞬间,看见皇甫太一的尸身,皇甫珏就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为了这个,才让我去大奉的吗?”
皇甫太一决心对杨真真不利,他没有告诉皇甫珏,甚至在动手前将皇甫珏支出了瑶池圣地。
要防的就是万一失败,皇甫珏也能够撇清干系,保护自己,顺便庇护杨戟。
如果不是皇甫太一的安排,皇甫珏早在第一时间就步了皇甫太一的后尘。
看着皇甫太一的尸身,皇甫珏想起皇甫太一劝他不要对杨思思太上头。
他忽然明白皇甫太一为何总是在背后用复杂的目光注视着杨真真。
一如此刻,他依旧喜欢杨思思,却知道不可能了,只能用复杂的目光注视着她。
“小叔!”
皇甫珏一声长叹,抱紧了嚎啕的杨戟。
杨思思走出别有洞天,龙傲天正与无极子闲谈。
“你轮回千世,有遇到修无情道的吗?”无极子问。
“当然有。”龙傲天回答。
“那她们会杀夫证道吗?”无极子又问。
“当然会。”龙傲天继续回答。
无极子满面的好奇便急切到了极点:“都成功的几个?”
“你问成功杀了我,还是成功修成无情道?”龙傲天反问。
无极子有些不好意思,赧然地笑了:“都想问,行吗?”
“行。”
“那……”
龙傲天仰天心算片刻:“一百六十九,零。”
“一百六十九,零?”
“一百六十九,零。”
“你是说你被杀了一百六十九次,其中无一人证得无情道?”
“是。”
“这怎么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
“你死了一百六十九次啊!一个证道成功的都没有,你不是白死了吗?”
“我死,是为了历我的情劫。我不只死了一百六十九次,历千世情劫,我死了一千次,只要我最后历劫成功,就不算白死。至于谁杀了我,如何杀我,杀我后又是否证道,与我何干?”
无极子沉默了:“你这话说得很有哲学思辨的味道。”
龙傲天笑起来:“我与你说话投机,你可想知道她们为何失败?”
无极子点头:“当然想。”
“修道修的是自己没有的东西,你能明白吗?”
无极子想了想:“佛家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不是差不多的意思?”
龙傲天点头:“对,按照这个规律,无情者修仁心,多情者才修无情。若是生来蔑视感情性命,她杀我顺应本能,发泄怨气,连修心都谈不上,何谈修道证道?”
“原来如此,”无极子恍然大悟,“要办成对自己而言最难办的一件事,才能证道。就拿杀夫证道这事来说,夫必须是超越其他所有一切的,最重要的,杀了才能证道。如果夫不是,杀夫跟杀一只喜爱但不是最爱的小狗有什么区别?没有区别。可如果夫是最重要的,却就又下不去手了。”
“对,”龙傲天接过话茬,“甚至在这个过程中,也不能为了苍生为了大义而杀夫,因为如果夫可以为苍生大义而杀,那么夫就不是最重要的,苍生大义才是,要想证道,就得改成杀天下苍生。”
无极子咋舌:“原来道也是如此哲学思辨的东西。”
“你知道《知北游》吗?”
“是什么?”
“是庄周的一篇文章。”
“庄子?”
“对,是他。”
“《知北游》说了什么?”
“说一个叫知的人想知道如何能够得道,向北游历,先后遇到了无为谓,狂屈和黄帝三人。黄帝告诉知,无为谓不知道怎么说,所以他是真正得道的人。狂屈想说却忘了怎么说,所以他是接近于道的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如你我这般说得头头是道,品鉴哲学思辨的,离大道还很远。”
无极子咀嚼着龙傲天的那句“如你我这般说得头头是道的,离大道还很远”,醍醐灌顶:“你骂我!”
“我没有。”
“你骂了!”
“你生气了?”
“我能不生气吗?”
“你刚才拿我跟一只喜爱但不是最爱的小狗比较,我也没有生气。”
“嗬!在这儿等我呢!算了算了,咱们扯平了吧。”
龙傲天微微一笑,猛然回头看向杨思思:“你呢?想清楚了吗,为什么非得当一个反派?”
杨思思张嘴嗫嚅,最终什么都没说,只是摇了摇头。
杨思思抬头,脚踩万千圣水凝聚成的一汪寒潭,目光穿过别有洞天的钟乳石。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物已死生方圆,莫知其根也。扁然而万物,自古以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