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到你们那个时空?我去不了就不能和始皇帝打招呼啦?你别管,你快去买东西。”
“买东西去吧,园长都拆好座椅等你了。”刘据也过来说道。
韩信也不多说什么了,赶紧出门去找沈言之。
出门刚走了两步,韩信突然又返回来。
“嘿嘿,照姐,刘老师,我以后可是天天都可以见到始皇帝的,嘿嘿,我出门了哈!”
韩信一溜烟跑了。
李清照和刘据咬牙切齿。
沈言之坐上驾驶座了,看到了这一幕:……
这韩信,他是不是忘了李清照和刘据等会儿还要录视频和中年嬴政打招呼的,他竟敢在李清照和刘据面前这么嘚瑟。
就不怕李清照和刘据一气之下乱说话?
果然,沈言之看到韩信捂着屁股走过来一眼,就看到韩信身后的李清照和刘据脸上突然出现了反派一样的笑容。
沈言之:……
韩信啊韩信,自求多福吧。
“走吧,你蹲好扶好了啊,我会把车开得特别慢,可你也不能不扶的。”
“好!嘿嘿。”韩信脸上还是一个很得意的表情。
蹲好后单手扶着前排座椅,另一只手看手机上列的采购清单,想想还有什么缺的漏的。
韩信和沈言之出门后,嬴稷把小嬴政和小扶苏抱了过来,抱到自己用支架支着的手机前。
“来,阿政,扶苏,你俩都和中年版的阿政打个招呼。”
“阿政你好好和他说,你现在不用过朝不保夕颠沛流离的生活了,你在赶回咸阳的路上。”
“扶苏你也和他说, 你在你的时空不会反对他的政见,会好好和他商量着用对大秦最好的制度,不会天天和他对着干了。”
……
嬴稷自己已经和中年嬴政打完招呼了,就教教小嬴政和小扶苏。
两个小奶娃特别听嬴稷的话,乖乖按照嬴稷说的,和中年嬴政打招呼。
刘据和李清照也在思考怎么和中年嬴政打招呼才行。
主要是他们之前都没想过韩信见到中年嬴政后还有这一出,要是提前知道的话,肯定早想好应该说些什么了。
刘据主要是真的很希望有一个对自己那么好的亲爹。
李清照对嬴政的感受就复杂多了。
在古代,嬴政的名声可不是很好。
比如在离嬴政的年代不到三十年的时代,出现过一位很有威望的大儒——贾谊。
他就以大秦,以嬴政为反面案例借古讽今。
他给汉文帝写了二十多篇上书,其中最有名的,也是他二十多篇上书之首,就是《过秦论》。
虽然《过秦论》里描述的大秦在现代人看来威风凛凛牛逼轰轰,可这篇文章却是骂大秦的。
对贾谊,现代人可能并不熟悉,可在古代,他的地位可是很高的,尤其古代儒学还很盛行,像他这样的大儒的思想,一直被传颂。
另外还有杜牧写的《阿房宫赋》,也是借秦讽今,里面的嬴政骄奢淫逸、残暴无道……
像贾谊、杜牧这样有影响力的人,以大秦为反面教材的可不少。
李清照从小接受的教育里,嬴政也是个暴君。
可来到现代后,上了网,她发现,不对啊!
《阿房宫赋》里的阿房宫富丽堂皇,穷奢极侈,可现代考古的发现,阿房宫根本就没建起来,只建了个地基。面积还特别小。
就连司马迁详细写项羽入咸阳宫后火烧咸阳,写的也是“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对“火烧阿房”都没提。
嬴政执政几十年,秦直道修了,驰道修了,燕赵秦的长城连起来了,这些基建项目他都建了,偏偏花了几十年的时间,阿房宫就建了个地基。
他住的咸阳宫,是秦孝公时期建的,都一百多年了。
普通老百姓都很少有住一百多年的老房子的,始皇帝住。
汉武帝时期,长乐宫和未央宫建了五十多年,刘彻都嫌旧了,尤其嫌下水系统陈旧,才修建了建章宫。
一辈子就住在一百多年的老房子里的嬴政被后人写《阿房宫赋》骂穷奢极欲,真的好冤枉。
而在贾谊的思想里,嬴政能有那么大功绩,是奋六世之余烈,是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是靠着六个巨人托举起他才完成的大业,这是古代不少人的共识。
李清照来到现代上网后发现,这也不对啊。
嬴政的功绩难道只有统一大业?
其实统一只是一个开始,他统一六国后劳心劳力的那些事,也真真正正影响了这片土地几千年。
暂且不说统一文字之类的伟大举措,就单独拿在全大秦推行郡县制这件事来说,这在人类文明史上都可以称之为伟大的举措。
李清照很喜欢上网看新闻,她来了没多久就看到2025年元旦刚过没多久,大洋彼岸那个美什么国,洛杉矶就发生了一场大火。
洛杉矶的消防系统不行,没能及时控制火势。
大火烧了几天几夜后,才调动到隔壁州市的消防资源过来灭火,可大火还是烧了将近一个月,才被完全扑灭。
因为美那个国是典型的小政府大市场,没有足够强大的中枢去调动资源。
而同样是大火,2022年重庆也发生了一场很严重的山火,只花了四天就完全扑灭了。
要知道那可是更难控制的山火,是在远离城市,没有消防通道,甚至没有路的山火,只花了四天就扑灭了。
而且山火刚烧起来没多久,消防资源马上就到位了,哪会像大洋彼岸那个发达国家一样,火势给你烧个几天几夜了,消防资源才协调好调动过来。
更有对比性的例子,就是洛杉矶发生大火的同一天,也就是2025年1月7日,西藏发生了地震。
地是上午九点震的,救援队是立即成立的,蓝天救援队、壹基金、深圳公益救援队不到下午一点就到位,现场开展救援,一刻都不给你拖。
要知道发生地震的地方那可是很偏远的地方。
这是从始皇帝全国推行的郡县制慢慢发展而来的现代华国的省市县制度才有的效率,才有的中央集权体制下的资源调配。
在这个制度下,那么大一片国土,不管你在哪个偏远地方发生灾难、动乱或者别的紧急情况,中枢都可以马上调动资源,火速应对。
在这个制度下,才可以做成许多举倾国之力去完成的大目标。
这是嬴政留给后世的政治财富。
当然也有人说这是李斯的功劳,因为全国推行郡县制,是李斯强烈建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