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柳镇岳说完第一个原因后,杜逸别提有多惊讶了。
没想到勋贵们为了获得军功,竟然考虑了这么多。
明知潘王们心中有鬼,却没有想要阻止的意思。
反而还在暗中关注,就等着他们给自己送军功。
“除了这一点以外,本帅之所以不急着进攻,也有想要锻炼殿下的原因。”
“之所以一直把你留在身边,就是想要让你边看边学。”
“等到时机成熟了,再让你独领一军。”
“到时候经过战场的洗礼,想来应该足够你在军中立足了。”
“如果表现得还不错,将来有可能会让你独领大军,独自面对镇南王。”
“到时候本帅就可以放心回京,把南边的事情交给你处理。”
“毕竟谁也不敢保证,其他地方就不会出问题。”
“因此本帅身为大将军,不可能离开京城太久。”
柳镇岳还有一点没说,这次他亲自到南方平叛。
除了想要稍微活动一下身子以外,还有暂时脱离朝堂纷争的意思在里面。
没有他领头的勋贵党,根本不是清流党和世家的对手。
因此不会参与双方之间的争斗,可以放心让他们斗个你死我活。
等他们争得差不多了,再突然返回。
到时候来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一想到他们到时的表情,柳镇岳就忍不住嘴角一翘。
可惜另外两股势力也不是好相与的,到时可能不会那么顺畅。
不过只要有所收获还是赚的,总好过被他们使绊子强。
杜逸也没想到,柳镇岳竟然会为他考虑这么多,不愧是他外祖父。
“多谢大将军厚爱,本王会努力学习治军,尽快融入军队之中。”
“到时候绝不让大将军失望,可以放心回京坐镇。”
柳镇岳看他一脸认真的表情,不由欣慰点头。
“殿下能够这样想最好,只要能够在军中立足,并培养自己的势力。”
“将来哪怕太子再强势,也不一定是你的对手。”
“所以你要好好努力,可别让你那帮兄弟比下去了!”
教导完楚王,柳镇岳又拉着他,说了一些战场上的事情。
等到过足了教导瘾,才放他离开。
之后楚王就开始尝试领军,独自进攻特意留下来的一座小镇,让他练练手。
等到他学会如何攻城后,又让他独自进攻一座县城。
之后也算有一定攻城经验,就让他尝试攻打最弱的关卡。
期间为了保证他的安全,身边始终跟着多位宗师级高手。
镇南王收到消息后,有想过要不要把楚王直接留在战场上。
最后思来想去,还是放弃了这个诱人想法。
毕竟没人能够保证,这是不是引他放弃防守的诱饵。
如果他真敢派出大宗师级武者,跟随军队袭击楚王部队。
到时候要是真的中了埋伏,可就得不偿失了。
他可不信楚王身边,没有大宗师级武者跟着。
就算柳镇岳放心,皇室那边也不会放心的。
总会有一些皇室高手,偷偷跟在楚王身边,保证他在战场上的安全。
……
桂州主城晋兴城,也是镇南王府所在。
此时的镇南王杜衡,正在和部下商讨未来战略。
“北边的情况如何?是否能够撑得住?”
面对镇南王提问,作为头号大将的赵静武,首先抱拳行礼。
“回王爷,只要朝廷不发动猛攻,不计损失也要拔掉所有阻碍,北边关卡暂时不用担心。”
“毕竟我们为了今天,这些年的努力也不是白做的。”
“各地城防都在原本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加固。”
“只要始终保持坚守不出策略,就可以把朝廷大军挡在北部山脉之外。”
“那东边和西边呢?”杜衡再次询问。
赵静武早有准备,直接回答。
“我们桂州东边最不容易防守的区域,可是紧邻南海王的地盘。”
“只要他们不出错,朝廷大军不会选择这个方向进攻。”
“否则逼反了南海王,他们将和我们连成一片。”
“到时候整个越州,将会受到南海王的兵锋所指。”
“除此之外的其他地方,都被山脉地形所阻隔。”
“想要进攻可比北边难多了,因此不用担心。”
“西边的滇州就更不用说了,除了山脉还是山脉,想从这边进攻更加困难。”
镇南王也知道两边的情况,之所以这么问,不过是为了确定两边没有出现意外。
这样他才好把主要精力放在北边,不用为东西两边头疼。
确定和朝廷接壤的区域没问题后,杜衡才开始询问南林国的情况。
负责这一方面的首席谋士苏智渊,马上为他解答。
“南林国那边也不用担心,他们现在已经和爪哇国开战。”
“只要还没有分出胜负,就会一直为我们提供各种物资。”
“因此王爷只需坚守桂州,直到朝廷大军退兵为止。”
“到时候我们就可以联合各地藩王,共同推翻狗皇帝的统治,瓜分整个东星国。”
“之后由谁登临大宝,就看各自的手段了!”
从苏智渊的语气中,可以听出他对当朝皇帝的恨意。
至于缘由,杜衡并不清楚。
他坚信只要苏智渊不背叛自己,迟早能够搞清楚原因。
所以并不急于一时,免得被他察觉。
到时候离心离德,他还从哪里找到这么好的谋士。
“南林国那边没问题就好,那和我们合作的其他藩王呢?”
苏智渊主管情报,对各路藩王的情报了如指掌。
“镇北王需要防备北原国,镇西王需要防备西荒国,所以不能轻举妄动。”
“毕竟这两国可不像南林国,很少和我们东星国爆发军事冲突。”
“他们经常会越境劫掠我国,与他们合作容易失民心。”
“到时候都不用朝廷围剿,两地就会直接陷入内乱中。”
“因此两位王爷一直在观望,一旦我们彻底失败,将会暂时放弃反叛朝廷。”
“东北王夹在北原国与海倭国之间,想动也动不了。”
“他对我们的计划持保留态度,只要镇北王不反,他就不会考虑。”
“同理西北王也一样,他们更加凶险,直接与北原国和西荒国接壤。”
“因此需要朝廷策应,想要让他和我们一起很难。”
“东海王独自坐镇夷洲,需要防备东北边的海倭国,以及东南边的爪哇国。”
“他们本就经常和两国海盗交战,还孤悬于海外,与本土隔海相望。”
“如果没有其他藩王接应,一旦反叛将会与大陆失联,得不到物资援助。”
“到时候海倭国与爪哇国可不会轻易放过他,一定会趁机吞并夷洲。”
“因此他一直没有答应和我们合作,所以不能指望。”
“南海王就更不用说了,需要防备南林国海军。”
“一旦反叛将会独立面对南林国海军,很容易失去沿海控制权。”
“经济命脉都在海上的南海王,怎么可能轻易失去对沿海掌控。”
“而且他们也需要帮我们守住沿海,避免南林国过河拆桥。”
“因此能不反叛还是先不反叛,这样对我们更有利。”
“至于其他不需要镇守边关的藩王,本身兵力就不是很多。”
“如果不是全面开花,他们可不敢反叛朝廷,所以不能指望。”
经过苏智渊这么一分析,现场众人很容易理清各地藩王现状。
这样他们就能够以此为基调,调整之后的各项计划。
看着议论纷纷的众将和谋士,杜衡的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有着这么多人才为我效力,本王就不信挡不住朝廷反攻。”
“一旦让我缓过来,到时候大事可成!”
带着这样的期盼,杜衡开始继续主持会议,定下之后的作战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