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厂保卫科的铁门在许大茂身后重重合拢,发出令人牙酸的金属摩擦声。他踉跄着被推搡进审讯室。
“老实点!”李科长把搪瓷缸往铁皮桌上一墩,茶水溅在许大茂昨晚刚熨好的的确良衬衫上。他下意识要掏手帕,手腕却被铐在暖气管上的手铐扯得生疼。铁管上凝结的水珠顺着小臂滑进袖口,冰得他打了个哆嗦。
三盏200瓦的灯泡同时亮起,刺得许大茂睁不开眼。他听见牛皮纸袋窸窣的声响,接着是金属碰撞声——那帮人把他锁在放映室的铁皮柜都给撬开了。冷汗顺着后颈流进衣领,他突然想起柜子底层用油纸包着的两条牡丹香烟,那是准备送给老中医王广德的,据说他特擅长治疗不孕不育……
“许大茂同志,解释解释情况吧。”李科长面色冷峻的盯着许大茂。
审讯室的门突然被推开,穿蓝布工装的刘干事抱着档案袋进来:“科长,二车间女工证词,上周三晚上九点,有人看见许大茂在锅炉房后头……”话音未落,许大茂猛地挣动铁链:“放屁!那天我在文化宫放《红色娘子军》!”
“说不说?”保卫干事小王把钢笔往记录本上重重一戳,墨水溅在许大茂的检讨书上。那是去年他偷拿厂里胶片被查获时写的,此刻正摊在桌角,泛黄的纸页上“资产阶级享乐思想”几个字被新溅的墨渍晕染得越发狰狞。
许大茂的视线开始模糊,他看见李科长背后的伟人像在强光里晃动,下面贴着“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标语。
审讯室的铁门第三次打开时,许大茂已经分不清淌进嘴角的是冷汗还是尿渍。他盯着李科长手里泛着寒光的铜扣皮带,突然听见走廊传来皮鞋跟敲击水泥地的脆响——这种带着回音的步调全厂只有一个人。
“李大有同志!”李副厂长的声音裹着东北腔穿透门缝,“你们保卫科扣着放映员许大茂干什么,人家红星公社都打电话过来了,问放映员许大茂怎么还没有过去,今天晚上要给群众放电影,四邻八村的人都赶过去要看呢,你们查的怎么样,发现什么证据了没有?”许大茂看见李科长的手抖了一下,皮带扣当啷砸在铁皮桌上,震得那摞按满红手印的笔录纸簌簌作响。
“李副厂长目前还没有,不过我们正在紧锣密鼓的调查,我们也是接到了群众举报,是锣鼓巷95号院的居民开大会全体表决通过以后,我们厂的职工刘海中同志才带着人把许大茂给送过来的。他们认为许大茂有着严重的作风问题!证据就是昨天下午许大茂的媳妇娄小娥洗衣服的时候,发现许大茂的裤衩丢了,他衣领上还有口红印,身上还有别的女人的香水味,裤兜里还有两张电影票,娄小娥证实电影不是她跟许大茂去看的,我们觉得许大茂身上的问题很大!”保卫科李大有科长看到李副厂长进来赶忙站了起来,把位置让了出来。
门开处飘进一缕中华烟的烟味,李副厂长锃亮的牛皮鞋尖踢开散落的审讯记录。突然笑出声来:“我说小李啊,上个月三车间女工澡堂丢的三十七件内衣裤,你们查出结果来了吗?”
李科长油亮的中分头沁出汗珠,在200瓦灯泡下泛着水光。他瞥见李副厂长背后的刘干事正悄悄把从铁皮柜里找出来的牡丹香烟又重新塞了回去,喉结上下滚动两下:“李副厂长,我们这也是按照程序……”
“嗯我知道,当然应该遵守相关规定,按照程序来办事,这一点你们做得很好。你们的工作也确实非常重要,是我们厂长治久安的有力保障,但是凡事都要讲原则讲证据,你们查出确凿的证据来了没有?没问题就先把人给放了,那么多群众等着他去放电影呢。”李副厂长半眯着眼睛,皱了皱眉,吩咐道。
“是李副厂长,我们坚决执行领导的命令。”李大有科长立马表态,示意保卫干事小王给许大茂打开手铐。
许大茂瘫坐在厂区围墙下的阴沟旁,恍如隔世。摸到裤兜里娄晓娥亲自给他绣的鸳鸯手帕。陷入了深深的后悔之中。他不知道他俩的婚姻怎么就走到了这个地步,昨天确实是他太冲动了。不过也不能全怪他,换了谁想到那火辣辣的菊花和那白色不明物质,都会歇斯底里的。而娄小娥正好撞到了枪口上。
但是,他绝对不能失去娄小娥,先不说没了娄家的财源,他的生活水平将会一落千丈。过惯了现在奢侈的生活,谁又想回去过苦日子呢。再说还有那么多的寡妇等着他的接济……他的池塘里,可远远不止秦淮茹这俏寡妇一条鱼。
甚至他还要面临娄家可能的报复,他岳父解放前号称“娄半城”,那可是四九城响当当的大人物,黑白两道谁不敬着三分,跺一跺脚城门楼子都要抖三抖。虽然现在不比当年,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想要弄死他许大茂就跟捏死个臭虫一样。随便撒点钱,就有的是亡命之徒把他给办了。做了那么多年的夫妻,娄小娥的性格他十分清楚,也是一个很要面子的人,不会这么快就回娘家去哭诉,必须想办法及时弥补,不然他就完了。至于去红星公社放电影的事,找人通知他爹许富贵,让他爹带着几个学徒去一趟就可以了。他放电影的手艺还都是他爹手把手教出来的。
轧钢厂大喇叭突然开始播放《大海航行靠舵手》,嘹亮的歌声中,许大茂看见李副厂长的吉普车碾过满地烟头驶向厂医院。他突然想起三个月前司机小王说过,妇科诊室的张护士长搬进干部楼那天,拉窗帘时摔碎过一瓶法国香水。他爹许富贵上次有朋友从沪市出差回来,就帮着捎回来过一瓶这样的香水。(pS:许大茂他爹,许富贵的名字在何雨柱给许家拿回房本那一集出现过 ,并非作者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