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众人闻言,纷纷沉思了起来。
可以确定的是,龙国军队之中,的确是有一支装备精良的部队。
这支部队之前和第四十旅团交过手,打的第四十旅团伤亡惨重。
若非第二十师团不断增兵的话,第四十旅团全部打光,也未必能够攻下雪花山。
付出了八千多人伤亡的代价,才拿下了雪花山。
但对于日军而言,八千人的伤亡,能够打残敌人的一支精锐部队,倒也不亏了。
所有人都认为,那应该是龙国军队最后的精锐力量了。
那支部队被打垮了之后,龙国军队应该再也不会有那么强大的力量了。
结果现在,第104旅团说什么还有三万更为精锐的龙国军队?
这踏马的……让人实在是难以置信!
指挥部里,日军的几个中将,外加一堆少将、大佐等高级军官。
个个皆是面色凝重,相互之间看来看去,谁也没有率先发表意见。
第一个开口的,还是第一军司令官香月清司。
“都说说看吧,这封电报,几分真,几分假?”
此事对于他们的进攻计划至关重要,必须要搞清楚真假才行。
如果是假的,那么他们分兵去救,阳泉的进攻计划便会搁置。
可如果是真的,龙国真有这么一支强悍的精锐力量,又当如何丝毫?
如果是真的,那么龙国军队的战略计划,他们就得重新规划规划这仗该怎么打了。
毕竟这事儿太可疑了!
一支如此精锐的部队,整整三万人,不去守城,而是出现在野外。
他们想干嘛?
是想要直奔娘子关,端了他们的指挥部,还是想要对前线部队展开合围,一口气吃掉他们的三个师团?
他们都是帝国的中将,都明白三万名全体装备自动枪械,还有装甲部队的陆军的恐怖!
这种配置,吃掉他们的三个师团,绝对是绰绰有余!
第二十师团师团长川岛文三郎说道:“我认为此事有可能是真的,我们都以为我们了解龙国军队,但龙国毕竟底蕴雄厚,我们了解的,未必就是全部!”
“雪花山之战之前,我也不相信龙国除了那几个德械师之外,还有其他的精锐力量。”
“但雪花山之战,已经证明了,敌人还具备德械师以外的精锐力量。”
香月清司问道:“川岛文中将,关于雪花山的那支部队,搞清楚了吗?”
川岛文三郎点头道:“搞清楚了,那支部队隶属于川军,其旅长是川军总司令的直系长辈,所以这支部队能有那样的配置,并不奇怪。”
“川军的确很穷,但集全省之力,养出一支不到万人的精锐部队,还是有可能的。”
香月清司又问道:“所以你认为,104旅团口中的敌军精锐部队,也是如此?”
川岛文三郎点头道:“不错!龙国多年来纷争不休,各地军阀四起,而这些军阀虽然表面上都归顺了,可他们私下里到底养着多少人,这一点他们的领导都未必知晓,而我们也未必就知晓。”
一旁的山冈重厚附和道:“香月司令,在下以为川岛文君说的在理。”
“既然目前104旅团已经这么汇报了,我们就当这件事情是真的。”
“如果当此事是真的,那么敌人的目的,绝对不单单只是区区一个104旅团,他们必然有着更大的谋划!”
“我认为,不论如何,我们都应该暂且放弃阳泉的进攻计划,集中一切力量,先歼灭104旅团面对之敌!”
随着山冈重厚的表态,其他人也是纷纷表态。
而他们都支持山冈重厚的意见。
对于他们而言,阳泉什么时候都可以打。
但这支敌人的精锐部队,必须要尽快歼灭,而这支敌人的精锐部队到底存不存在,也得尽快查实。
否则的话,万一是真的,当敌人的精锐部队已然开始行动了,那可就太晚了!
香月清司面色凝重,沉思了许久,方才做出决断:“传令第109师团,密切监视阳泉动向。第20师团、第108师团,火速赶往黄崖底一带,协同104旅团,围歼伏击之敌。”
……
阳泉的战事,进行的如火如荼。
但忽然之间,日军的攻击便停下了。
孙司令和邓锡侯二人,都还没搞明白到底什么情况。
但对于二人而言,鬼子没有继续攻击,显然是好事,给了他们喘息的机会。
邓锡侯采用了刘文锋给出的办法,早早的,三千川军,便离开阳泉,直奔太原而去。
阎百川此人,在抗日的立场之上的确是不坚定,打起仗来也是优柔寡断,没少贻误战机。
但他在内政方面却是干的很不错,放眼全国各省,晋省的内政方面都算是首屈一指的。
都说阎百川很精明,很会做生意,是个合格的生意人。
一个合格的生意人,目光大多都是长远的。
早早的,阎百川便开始发展军工了。
在抗日爆发之前,龙国有三大兵工厂,分别是汉阳兵工厂、奉天兵工厂和太原兵工厂。
太原兵工厂发展至今,和阎百川的努力脱不开干系。
彼时的太原兵工厂,拥有大量的机床设备,产量很大,且质量也很好。
阎百川平日里虽然抠抠搜搜的,但现在的阎百川,还是相当的富有的。
晋绥军的装备,真就一点都不比中a央军要差多少!
阎百川是个谨慎的人,得知抗战全面爆发,板垣征四郎直奔自己而来,他觉得自己应该做两手准备。
所以表面上阎百川高喊着什么守土抗战,誓与晋省共存亡等冠冕堂皇的誓言。
但他背地里,却在战争刚刚打起来的时候,便想方设法的开始转移太原兵工厂了。
截至目前为止,太原兵工厂不少的机床设备,全都被转移到了川省境内。
他这么做自然是没有什么毛病,起码比奉军将奉天兵工厂白白的送给鬼子要好得多。
只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他这么干,就多少有点不太合适了。
起码在刘文锋看来,转移可以,但你阎百川就不该高喊什么守土抗战,和晋省共存亡之类的话,直接挑明打不过,要跑,需要有人帮助兵工厂转移争取时间。
如果阎百川一开始就这么说,刘文锋包括其他人也绝对不会说阎百川半句不是,还会夸他有远见,干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