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何长青说得一本正经。
他其实就是想要给何卫东使绊子。
贪婪是人的本性。
虽说不知道,何卫东到底赚了多少钱。
可看见弄这么多柴胡,去县城卖,证明肯定赚钱。
不然这小子猴精得要命,会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他家里可是在盖房子。
需要花钱,不赚钱的话,肯定不可能盖的。
找到了支书家,人不在。
气呼呼地说道:“大白天的,人不在家,跑去哪了?”
只能转身回去。
这边继续赚钱的何卫东。
白天拉着一车的柴胡去县城。
可是让不少人看见了。
纷纷跑去问他家人,这个真的能赚钱?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是可以赚钱的,如果他们想要挖柴胡赚钱的话。
可以洗干净晒干了,送过来。
何卫东一块五一斤收购。
想着可以换钱,去买个柴米油盐。
自然有不少人心动,跟着进山去挖柴胡了。
毕竟他们一家,天天早起带着麻袋一起出动。
队伍浩浩荡荡的。
说不眼馋是假的。
“东哥,怎么这么多人?”跟着何卫东进山的小小,见到这么多人,都在弯腰挖柴胡,吃惊地问道。
“估计听了我的话,想着换钱,都过来挖了。”何卫东想想说道:“走了,我们不跟他们抢,我们进去深一些。”
到了没有人的地方。
指着一块柴胡地说道:“小小,那边有不少,你去,我再去找一个地方。”
“多谢东哥。”小小拿着从何卫东三大爷,何世海家购买的竹筐,朝着何卫东指的方向跑去。
往前走了一段距离之后。
发现了一块柴胡地,比自己之前给小小指的地方,柴胡又多了不少。
他也没有含糊。
跑去挖掘。
下午的太阳,实在是太毒辣了。
不过,这些柴胡,在何卫东的眼里,都是钱。
辛苦一点,没有什么。
一天弄两百块钱,跟玩似的,他现在怎么能不拼命挖。
等大家都进山挖。
柴胡肯定会减少不少。
那个时候,自己就去贩菜。
手里的粮票,肯定要花出去。
换成钱,放在手里才安心。
算算日子,下次去卖柴胡的话。
要找到邮递员,花钱给他,到时候一定要在李玉霞大婚的日子。
把信件精准地送到她新婚丈夫的手里。
大戏开演,自然要好好看看。
晚上回去,收购干柴胡的牌子,也挂出去。
让更多的人知道,借他们的手,给自己赚钱。
虽说没有自己挖掘,一斤柴胡赚钱多。
可不累啊,而且积少成多。
慢慢累积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量。
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
何卫东挖了两麻袋柴胡。
估摸了一下,约一百三十多斤左右。
晒干了,也有60多斤,送过去也能赚180块左右。
满意的回去,正好碰到小小。
见到何卫东挖了这么多。
小小震惊得不行,“东哥,你都挖了两麻袋,一百多斤吧,我才一麻袋,差距咋这么大。”
取下手套,伸出自己满是伤痕的血手。
“你看看我的手,都成了什么样子,你只是看见了贼吃肉,没有看见贼挨打。”
“哎,东哥,我也想啊,可我找到的柴胡不多啊。”小小无奈的说道。
“好了,别说了,快点下山回家,还要去洗呢。”
两人回去的路上。
自然遇到了不少的人下山。
见到何卫东,就打招呼问问,到底收不收柴胡。
得到了保证之后,连忙表示。
晒干了之后,一定会送来。
何卫东赶忙说道:“不需要着急,多一些再送过来,一定要晒干了,不能有泥土才行。”
他们也跟着笑道:“肯定不会坑你的。”
知道聪明人比较多,不想你好的人也比较多。
如果不提前说清楚,到时候一定会麻烦。
不是说小柴胡卖不掉。
它不值钱,而且医院姓胡的,也不是个好东西,到时候肯定会为难自己。
何必为了讨好别人,让自己赔钱,还惹得不开心。
自然要把问题,提前给排除了。
到了河边,很多人发现,何卫东一家人,都用竹筐清洗柴胡。
可比自己弄得方便多了。
纷纷好奇,这个竹竿哪来的。
何卫东也没有吝啬,给三大爷介绍起来生意,说自己这个三块钱一个买的。
众人纷纷表示,自己晚上也去看看。
买一个回来。
小小拿着那个,比自己大一倍的竹筐。
脸都黑了,他一个人不方便,弄不动啊。
看见何卫东洗完了之后,讨好地说道:“东哥,你快点来帮帮我,这个太重了,我弄不动。”
“让你不听话,这次我帮你,明天就不帮你了。”面对小小的求帮忙,何卫东虽说嘴里嫌弃,可手上的动作没有停。
“知道了,东哥,以后我什么事情都听你的。”
“知道就好,对了把钱藏好,不要告诉别人,知道吗。”
“知道了。”
弄好之后,回家已经看不到路了。
把柴胡弄出来找个地方晾晒。
晚饭做好了,一家人都在等着呢,小孩子吵吵闹闹,肚子饿了。
被大人骂了一句之后,老实的等着。
看见何卫东弄好过来。
一家人才开始吃饭。
“那个钱我拿回来了,一会吃完饭,都分给你们,多少斤我都记账呢。”
听到有钱拿,两个嫂子的眼睛都亮了。
终于见到回头钱了。
相信拿到钱之后,明天他们会更加的努力。
“下次估计月底去县城,娘明天要是有人来问,你就把条件说下,先让他们放在家里。”何卫东想着晚上回来的事情,叮嘱道。
“好。”
吃完饭,把钱分了之后。
何长安说道:“这样,以后买材料、结账的时候,你们三兄弟平均拿钱出来,我给你们记个账。”
“好。”何卫东想都没有想,直接答应了。
可两个嫂子,脸色却不那么好了,这才到手的钱,还没有暖热乎。
就要拿出去。
可他们忘了,之前垫钱的时候,都是何卫东出得比较多。
面对公公的话,她们不敢多说话。
接下来的日子,何卫东每天两点一线干活。
周末的时候,家里大一点的小孩,也跟着去。
赚一点零花钱,其实这钱,算是何卫东补贴给他们的。
原价买,原价卖,自己搭上了时间、精力。
对于家人,没有太多怨言。
转眼就到了月底。
“东子,你什么时候去县城?”这天吃饭的时候,何父开口询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