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城市繁华,人口密集,建筑众多,林羽意识到消防安全问题不容小觑。当下虽有一些基本的防火意识与简单举措,但整体在消防设施配备、火灾预警机制以及民众消防知识普及等方面还存在诸多欠缺,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重大损失,危及百姓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必须完善消防安全措施,守护一方平安。
林羽进宫面见李世民,言辞恳切地进言道:“陛下,如今我大唐市井热闹,屋舍林立,然消防安全隐患重重,防火设施不足,预警乏力,民众防火之识淡薄,若遇火灾,恐生灵涂炭,财产毁于一旦。臣恳请陛下准许臣完善消防安全措施,保我大唐城郭安宁,百姓无虞啊。”
李世民听后,深表认同,说道:“林羽,你所言极是,消防安全关乎国之安稳,朕允你着手此事,望你能筑牢这道安全防线。”
林羽领命后,先是从消防设施的配备入手。在城市的各个街巷、坊区以及重要建筑周边,广泛设置水缸、水桶等储水容器,要求定期检查并确保储水充足,以便在火灾初起时能及时取水灭火。同时,组织工匠打造专业的消防水车,这种水车具备较大的储水容量,且设计有便于推动和操作的结构,在火灾发生时,可快速被推至现场,通过连接水带等方式,将水喷射到着火点进行灭火。
此外,在一些大型的仓库、商铺集中区以及官府建筑等容易引发火灾且火势容易蔓延的场所,安装简易的防火墙,用砖石等耐火材料砌成,起到阻隔火势蔓延的作用。还督促各户人家准备灭火用的沙堆,一旦遇到小火情,可及时用沙子覆盖灭火,尤其是对于厨房等容易起火的地方,沙子能发挥很好的灭火功效。
在火灾预警机制方面,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了望与传讯系统。在城市的高处,如城楼、高塔等地方设置了望台,安排专人值守,负责观察周边区域是否有冒烟等火灾迹象。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过敲锣、鸣钟等方式发出警报信号,同时利用烽火台或者快马传讯等手段,将火灾发生的具体方位等信息迅速传递给官府的消防管理部门以及周边的居民,以便各方能及时做出应对准备。
而且,为了提高民众的消防意识,开展大规模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张贴消防宣传标语、图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火灾的危害、日常防火的要点以及遇到火灾时的逃生自救方法等内容。在乡村,利用说书、唱戏等民间艺术形式,将消防故事融入其中,让百姓在娱乐的同时受到消防安全思想的熏陶。在官学、私学中开设消防安全课程,从小培养学生的消防观念,让他们成为消防安全知识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同时,加强对消防工作的管理与监督。设立专门的消防管理机构,负责对消防设施的配备、维护情况,各区域的防火安全状况以及民众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等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对于那些未按要求配备消防设施、存在火灾隐患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罚,并责令限期整改,确保消防安全措施能够切实落实到位。
然而,在完善消防安全措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部分民众觉得准备消防设施麻烦,对相关要求置若罔闻;一些商户为了节省空间和成本,不愿安装防火墙等设施;还有些了望人员存在懈怠心理,在值守时不够认真,影响火灾预警的及时性。
林羽针对这些情况,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对于忽视消防设施准备的民众,安排专人上门进行劝导,反复强调火灾的严重性以及消防设施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展示一些因消防设施缺失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案例,让他们切实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引导他们自觉准备好消防设施。
针对商户不愿配合的情况,出台相关政策,对积极安装防火墙等消防设施的商户给予一定的赋税减免、经营许可优先办理等优惠,减轻他们的成本压力,同时加强监管,对于拒不配合的,责令停产整顿,直至达到消防要求为止。
对于了望人员懈怠的问题,建立严格的考核问责机制,明确了望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要求,加强对他们值守情况的巡查,对于玩忽职守的了望人员,给予严肃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予以辞退处理,确保火灾预警工作能够严谨、高效地开展。
随着消防安全措施的逐步完善,大唐的城市和乡村在面对火灾隐患时,有了更强的应对能力。消防设施配备齐全,火灾预警更加及时准确,民众的消防意识也日益增强,火灾发生的频率和造成的损失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整个大唐社会呈现出一片安全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和谐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