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以农为本,农业生产在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在种植方面,过度依赖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板结,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遭到破坏,同时,农药残留也污染了周边的水体、土壤以及农作物本身,影响农产品质量和生态安全;在养殖领域,畜禽粪便等废弃物处理不当,随意排放堆积,不仅散发难闻气味,污染空气,还容易滋生细菌、病毒,引发疫病传播,危害人畜健康;此外,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缺乏有效的协同,没有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生态循环,若能大力加强生态农业发展,推广绿色种植养殖技术,完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促进农业与生态和谐共生,必能在保障农业产量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大唐的绿水青山和农业繁荣筑牢根基。
林羽进宫面见李世民,奏道:“陛下,如今我大唐虽昌盛繁荣,然生态农业发展堪忧,种植污,养殖乱,协同缺,长此以往,恐农损境坏,有碍大唐之可持续发展。臣恳请陛下准许臣加强生态农业发展,使农业生态,环境优美,尽显我大唐之重农环保智慧啊。”
李世民听后,深表认同,说道:“林羽,你所言极是,生态农业发展关乎国之可持续发展,朕允你着手此事,望你能打造出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发展新局面。”
林羽领命后,先是从推广绿色种植养殖技术入手。在种植方面,鼓励农民采用有机肥料替代化肥,组织农业专家指导农民利用动植物残体、人畜粪便等进行堆肥发酵,制作出富含养分且环保的有机肥料,施用于农田,既能提高土壤肥力,又能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推广生物防治技术替代化学农药,例如引入害虫的天敌,如七星瓢虫防治蚜虫、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等,利用害虫的自然天敌关系控制害虫数量,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同时,推广间作、套作、轮作等种植模式,合理搭配农作物品种,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不同作物间的养分互补,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保障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在养殖领域,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引导养殖户采用散养、放养等方式,让畜禽在自然环境中有更多的活动空间,增强其体质,减少疾病发生,同时,合理规划养殖场地,充分利用周边的草地、林地等自然资源,实现畜禽粪便的自然消纳,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对于规模化养殖场,建设配套的废弃物处理设施,如沼气池、化粪池等,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转化为沼气、有机肥料等可利用资源,沼气可用于养殖场的照明、取暖、炊事等,有机肥料则可以供应周边农田使用,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对于完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立区域内的农业废弃物综合管理平台。协调各方力量,将种植、养殖等产生的各类废弃物进行统一收集、分类管理,通过专业的技术手段,分析废弃物的成分和特性,制定合理的循环利用方案。例如,将农作物秸秆加工成饲料、燃料、建筑材料等,实现秸秆的多元利用;对于无法直接利用的废弃物,通过堆肥、发酵等方式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同时,鼓励农业企业、合作社等主体参与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给予政策优惠和资金扶持,如税收减免、专项补贴等,促进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形成完整的废弃物循环利用链条,提高农业生态效益。
此外,为了提高农民对生态农业发展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在乡村的主要道路、集市等地张贴生态农业发展宣传标语、图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具体举措以及农民可以参与的方式等内容,让农民了解生态农业发展与自己生活的紧密联系;在乡村的官学、私学中开设生态农业发展课程,从小培养学生的生态农业发展观念,让他们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理念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利用说书、唱戏等民间艺术形式,将生态农业发展故事融入其中,让农民在娱乐的同时受到生态农业发展思想的熏陶。
然而,在加强生态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部分农民对生态农业技术掌握不够,担心采用新技术后会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养殖效益,因而对推广的绿色种植养殖技术存在疑虑;一些地区由于资金有限,难以承担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推广生态农业技术以及开展宣传教育等所需的费用,导致生态农业发展缓慢;还有些地方的农业企业和养殖户对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认为收益不明显,投入成本高,不愿意投入精力和资金。
林羽针对这些情况,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对于农民疑虑问题,加强技术培训与示范引导。组织农业专家、技术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养殖场,为农民进行现场培训,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制作有机肥料、运用生物防治技术等,同时,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展示绿色种植养殖技术应用后的良好效果,如农作物产量稳定、品质提升,畜禽健康生长等,让农民亲眼看到新技术的优势,消除他们的疑虑,引导他们积极采用生态农业技术。
针对资金难题,协调朝廷和地方官府加大对生态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设立专项基金,对经济困难地区进行重点扶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通过吸引慈善组织捐赠、发动富绅资助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推广生态农业技术以及开展宣传教育等工作;还可以探索与其他地区开展合作共建的模式,共享资源、分担成本,推动生态农业发展顺利进行。
对于农业企业和养殖户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加强政策引导与效益分析宣传。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对参与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的优惠政策,比如加大税收减免力度、提高专项补贴额度等,切实降低企业和养殖户的投入成本,增加其收益预期;另一方面,组织专业人员深入企业和养殖户当中,详细分析废弃物循环利用带来的长期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通过实际案例展示废弃物变废为宝后如何助力企业拓展业务、提升品牌形象等,让他们认识到参与其中的好处,从而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随着生态农业发展举措的逐步落实,大唐的农业生产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农田里,绿色种植技术广泛应用,土壤肥力逐渐恢复,农作物在健康的土壤环境中茁壮成长,农药残留大幅减少,农产品的品质越来越高;养殖场中,生态养殖模式有序推行,畜禽粪便得到妥善处理和循环利用,空气更加清新,疫病传播风险有效降低;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农业废弃物转化为宝贵资源,整个农业生态系统形成了良性循环。农民们切实感受到了生态农业发展带来的好处,收入稳定增加的同时,生活环境也更加优美。大唐的农业在生态与经济的协同发展下,根基愈发稳固,继续在繁荣昌盛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尽显生态农业发展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