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边疆的战事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魏璎珞的心却并未因此轻松下来。她深知,朝廷内部的斗争远比战场上的厮杀更加复杂和危险。娴妃虽已被打入冷宫,但她背后的关系网仍未彻底清除。而乾隆帝的态度也令魏璎珞感到隐隐不安——那份密报虽然被证实是伪造的,但皇帝眼中的疑虑似乎并未完全消散。
“娘娘,您该歇息了。”明玉端着一杯热茶走进书房,轻声劝道。
魏璎珞抬起头,揉了揉太阳穴,接过茶杯抿了一口:“这些日子事务繁忙,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尤其是京城那边……我总觉得还有更大的风暴在等着我们。”
明玉担忧地看着她:“娘娘,您已经做得很好了。巴图鲁一案牵连甚广,朝中不少人惶恐不安,这正是我们的机会。只要稳住局势,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敌人迟早会露出马脚。”
魏璎珞点了点头,目光深邃:“你说得对,但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掉以轻心。告诉李成,让他密切监视京城的一举一动,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禀报。”
---
#### 乾隆帝的试探
与此同时,乾清宫内,乾隆帝正召见福康安商议政务。自从魏璎珞凯旋回京后,她的声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仅朝臣对她刮目相看,就连民间也盛传她是“护国贵妃”。然而,这种局面却让乾隆帝心中五味杂陈。
“福爱卿,”乾隆帝放下手中的奏折,语气低沉,“你觉得魏贵妃此番立下如此大功,是否应当再给予嘉奖?”
福康安听出了皇帝话中的试探之意,连忙谨慎回答:“皇上英明,魏贵妃确有殊功,理应表彰。不过,臣以为,封赏之事需慎重考虑,以免引起其他大臣不满。毕竟,后宫干政历来为朝廷忌讳。”
乾隆帝微微皱眉:“朕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可若不嘉奖,又怕寒了她的心。况且,如今朝野上下皆称颂她的贤能,朕若表现得太冷淡,恐怕也会招致非议。”
福康安沉吟片刻,缓缓说道:“依臣之见,不如先将此事搁置一段时间,待风头过去后再作定夺。同时,皇上可以借机考察魏贵妃的言行,看看她是否有居功自傲的迹象。如此既能安抚人心,又能避免授人以柄。”
乾隆帝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爱卿所言极是。那就按你的意思办吧。”
---
#### 隐藏的危机
另一边,魏璎珞正在处理一批从巴图鲁营地缴获的信件。这些信件中不仅记录了叛军与某些官员的勾结细节,还提到了一个神秘人物——“影先生”。根据信中的描述,这位“影先生”似乎是一个极具权势的人物,不仅掌控着庞大的情报网络,还深度参与了巴图鲁的叛乱计划。
“影先生……”魏璎珞低声念着这个名字,眉头紧锁。她隐约觉得,这个人很可能就是幕后真正的黑手,甚至可能与娴妃事件有关联。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赶来,低声禀报道:“娘娘,刚刚收到消息,京城郊外发现了一具尸体,经辨认是户部主事刘大人。他曾在娴妃案中提供过关键证词。”
魏璎珞心头一震,立即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看来对方已经开始行动了。传令下去,加强所有相关人员的保护措施,绝不能再出现任何意外!”
---
#### 新的盟友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魏璎珞决定寻求新的助力。她想到了一个人——富察傅恒。作为昔日的挚友兼盟友,傅恒一直对魏璎珞抱有深厚的信任,而且他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两人在御花园的小亭内秘密见面。魏璎珞开门见山地说道:“傅大人,我需要你的帮助。最近接连发生几起针对案件相关人员的袭击事件,我怀疑有人试图销毁证据,掩盖真相。”
傅恒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娘娘放心,我会全力协助你。不过,这件事必须格外小心,因为对方显然拥有强大的势力,甚至可能渗透到了皇宫内部。”
魏璎珞赞同地说道:“没错。所以我希望你能帮我调查一个人——‘影先生’。我相信,找到他,就能揭开整个阴谋的核心。”
傅恒郑重承诺:“娘娘请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查清此事。”
---
#### 暗夜追凶
几天后,魏璎珞收到了一条重要线索:据可靠消息,“影先生”的真实身份可能与一位退休的老臣有关,此人名叫纳兰弘毅,曾担任刑部尚书多年,精通律法,人脉广泛。然而,自从辞官归隐后,他便鲜少露面,行踪极为隐秘。
魏璎珞决定亲自前往探查。她换上便装,在几名亲信的陪同下悄悄离开了紫禁城。经过一番周折,他们终于找到了纳兰弘毅的宅邸。
然而,当他们潜入宅邸时,却发现这里早已人去楼空,只留下了一些零散的文件和书信。其中一封信引起了魏璎珞的注意,上面写着:“计划已启动,目标锁定魏氏。务必速战速决,以免夜长梦多。”
魏璎珞握紧拳头,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危机感。她知道,自己已经成为对方的首要目标,而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
#### 尾声
返回紫禁城的路上,魏璎珞坐在马车内,闭目沉思。她明白,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她都必须坚持到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守护住她珍视的一切。
“娘娘,”明玉轻声唤道,“天快亮了。”
魏璎珞睁开眼睛,望着窗外渐亮的天空,嘴角浮现出一抹坚定的笑容:“是啊,天快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