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声越来越近,魏璎珞屏住呼吸,将身体紧紧贴在营帐的角落里。她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如擂鼓般急促,但此刻容不得半点慌乱。一旦被发现,不仅她的性命难保,所有努力也将付诸东流。
外面的人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异常,开始逐一搜查营帐内的每个角落。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魏璎珞忽然灵机一动,迅速从怀中取出一块火折子点燃了账簿的一角,然后用力将燃烧的纸页抛向堆放军需物资的方向。
“着火了!快救火!”伴随着一声惊呼,混乱再次升级。士兵们纷纷冲向起火点,试图扑灭火焰,而原本严密的包围圈也因此出现了松动。
魏璎珞抓住这个机会,趁乱翻出营帐后窗,借助夜色掩护迅速撤离。然而,她刚跑出不到百步,便听到身后传来马蹄声和怒喝:“站住!别跑!”
---
#### 逃亡中的智慧
魏璎珞回头一看,只见几名骑兵正策马追来,距离越来越近。她咬紧牙关,知道仅凭脚力根本无法甩开对方。情急之下,她猛地改变方向,钻进了一片茂密的树林。
树林中枝叶交错,视线受阻,骑兵的速度被迫减缓。魏璎珞利用地形优势不断迂回穿梭,同时故意制造一些误导性的痕迹,比如折断树枝、留下浅显的脚印等,以迷惑追兵。
果然,这一策略奏效了。追兵很快分成了两拨,其中一部分沿着错误的路线继续追踪,而另一部分则放缓速度仔细搜寻。趁着这个空隙,魏璎珞悄然绕到追兵的背后,用随身携带的匕首割断了几匹战马的缰绳,导致它们受惊狂奔,进一步扰乱了敌人的阵脚。
当最后一名追兵也被甩开时,魏璎珞终于松了一口气。她靠在一棵大树下喘息片刻,确认四周安全后,才重新踏上返回长春宫的路途。
---
#### 回归与谋划
回到宫中时,天已蒙蒙亮。魏璎珞径直前往祈年殿拜见皇后,将昨夜的经历详细讲述了一遍,并呈上了那份尚未完全烧毁的账簿残页。
皇后接过账簿,细细翻阅之后,脸色愈发凝重。“这些记录足以证明裕亲王私建军备的事实,”她沉声道,“但要彻底扳倒他,还需要更多公开且无可辩驳的证据。”
魏璎珞点头表示赞同:“娘娘说得是。我此次行动虽然冒险,但也暴露了一个重要信息——裕亲王对这次演习极为重视,甚至亲自派遣心腹监督。如果能够找到他的核心幕僚,或许可以挖出更多内幕。”
皇后若有所思地点头:“不错。不过,裕亲王必定已经得知有人潜入演习现场,接下来一定会加强戒备。我们必须更加谨慎行事。”
魏璎珞思索片刻,忽然眼睛一亮:“娘娘,其实我们还有一个突破口——那就是宁常在。”
“哦?”皇后挑眉看向她,“你有什么想法?”
魏璎珞解释道:“宁常在为了传递密函不惜牺牲自己,说明她对裕亲王的罪行深恶痛绝。如果我们能设法联系上她的旧部或家人,或许能够获取更多关于裕亲王的秘密。”
皇后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好主意。那就交给你去办吧。不过切记,此事必须秘密进行,绝不能让裕亲王察觉。”
---
#### 宁常在的遗志
几日后,魏璎珞通过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宁常在的一位远房表兄李大人。此人虽官职不高,却为人正直,对宁常在的死悲愤不已。
在一次秘密会面中,魏璎珞向李大人透露了自己的身份和目的,并出示了那封沾满血迹的密函。李大人看完后泪流满面,激动地说道:“宁家世代忠良,却惨遭奸佞迫害。若能为舍妹报仇雪恨,我愿赴汤蹈火!”
魏璎珞郑重地点头:“李大人放心,您的妹妹不会白死。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让裕亲王伏法。”
随后,李大人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情报,包括裕亲王与某些朝臣之间的金钱往来记录,以及他私下豢养杀手组织的线索。这些资料无疑为下一步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
#### 风暴前夕
随着证据逐渐积累,魏璎珞心中也越发笃定。然而,她深知,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裕亲王绝非易与之辈,他手中掌握的权力和资源足以掀起滔天巨浪。而这场博弈的结果,不仅关系到朝廷的安危,更关乎天下百姓的命运。
夜深人静时,魏璎珞站在窗前,望着满天繁星,默默握紧拳头。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她都决心坚持到底。因为这是她身为长春宫主事者的责任,也是对宁常在遗志的最好回应。